一级种怎样扩大繁殖成二级种

一级种怎样扩大繁殖成二级种,第1张

每支银耳试管一级种一般只能扩接成1瓶二级种;而木屑1瓶二级种可以扩接成40~50瓶二级种。一级种移接扩繁二级种程序与方法如下:

(1)检验一级种质量

在扩繁二级种前,检验所用的一级种质量,具体做到“三看”:一看标签是否符合所需要的品种;二看菌丝有否退化或污染杂菌;三看菌丝活力,银耳原基是否正常分泌水珠,耳友菌丝色泽和生长是否正常。菌龄较长的一级种,斜面上原基胶质化萎缩,前端部位菌丝干涸。在冰箱中保存的适期一级种,提前取出置于25℃以下恢复菌丝生长1~2天再使用;若在冰箱中保存期超过3个月的一级种,必须通过转管培养后使用。

(2)无菌 *** 作

为了保证扩繁的菌种是纯培养,防止杂菌污染,扩繁必须在空间消毒后的接种箱内进行,在生产性的接种前24小时,按各种空间消毒剂的用量,对接种箱先进行一次空消。在接种前30分钟,当试管一级种或木屑一级种,二级种培养基、接种工具装入箱内后,一级种用牛皮纸包裹或纱布遮盖,按常规,用5%石炭酸溶液喷雾,紫外线灯照射15~20分钟。工作人员洗净手,并更换工作服。

(3)接种方法

银耳试管一级种扩接二级种,原则上是1∶1接种,即1支试管种接1瓶木屑二级种。若试管内有2个白毛团可接2瓶二级种,也有人把白毛团分割多块,以多接二级种。接种时按无菌 *** 作要求先接入白毛团菌丝,同时挑取试管培养基前端长势良好的羽毛状菌丝接在白毛团旁边,使之拌生。

木屑培养基一级种扩接时,选取一级种1瓶,与经装料灭菌的,按比例连同接种工具一起装入接种箱内40~50瓶二级种培养基,经空间消毒后,按无菌 *** 作进行破瓶,刮除耳基上部的结块和黑点,选取中下部位菌丝体,移入二级种菌瓶中,进行反复搅拌,使两种菌丝混合于料中;然后用接种匙从中提取一小匙的菌种,接入二级种培养基上。也可以在一级种的菌丝块中取米粒大小的菌丝体,接入二级种培养基中央。这种移接的二级种,也可作为一次性木屑一级种使用。银耳木屑一级种扩接二级种见图20。

图20 银耳木屑一级种移接原种

1木屑母种 2击碎种瓶上部 3挖掉表层菌丝 4放入料瓶内拌匀 5接种在原种培养基上

(4)上架培养

接种后的二级种,排放上架,瓶距2~3厘米,控温23~25℃培养,菌丝量增多后调低1~2℃,空间相对湿度70%以下,散射光线,定期通风。二级种培养时间取决于一级种的种型和接入菌种量的多少,木屑一级种接种的,培养15~20天;采用试管一级种接种的需要培养25~30天。二级种成熟的标准是菌丝伸展至离瓶底2~3厘米,原基形成碎米状的耳芽或小耳片,伴有棕红色水珠。

有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优良单株选择——株系比较选择——品种预备实验——品种比较实验——生产试验和区域实验。

有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的基本选择法有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不需要很多土地、劳力及专设的实验圃地就能迅速地从混杂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类型,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多的繁殖材料,便于及早推广。对混杂严重的农家品种也可提纯良种。混合选择时不同单株间可以自由授粉,可以保持丰富的遗传特性,故不会造成生活力衰退。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混繁不能鉴别每一个体基因型的优劣,这就使由于环境条件优越而性状表现突出的单株选留下来,但其基因型并非优良,从而降低了选择效果。

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若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消除环境饰变引起的误差,提高选择效率。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A费工费时。需专门设立圃地,异花授粉作物需要隔离。

B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粉易引起生活力衰退。

C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提前进行生产试验与多点试验;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异地栽培加速繁殖;加速繁殖和提高种子繁殖系数。

动物的繁殖行为比较复杂,包括繁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过程。

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但是,对一种动物来说,可能只具有其中的某几个阶段。

有的繁育人可能不会去管母猫,因为母猫经验丰富,一切都能自己搞定,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的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充当一名助产士的角色,或多或少的参与到母猫整个分娩的过程当中。

通常我们要帮助母猫完成的动作包括(可能会是其中的几项):

1、帮助母猫从产道拉出小猫

2、撕开羊膜

3、剪断脐带

4、清理气道

5、用碘伏给脐带消毒

6、给新生儿称体重

7、记录出生时间、性别及体重

8、给母猫以及小猫注射青霉素防止感染

9、分娩结束给母猫注射催产素(即缩宫素)

新手繁育人通常选择做的很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害怕做错事,所以他们最终什么也不做。当经验丰富之后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母猫会更舒服,小猫的成活率也会显著提高。

分娩期间的协助

最常见的情况是,母猫会毫无问题地亲自接生每只小猫。然而,有时母猫需要帮助才能把小猫生出来——尤其是臀位分娩的时候。

对于第一次分娩的母亲来说,第一只小猫出生缓慢也并不罕见。如果小猫分娩缓慢,它可能会窒息。抓住脖子后面的皮肤,轻轻地向下拉,可以帮助小猫更快地出来——或许可以挽救它的生命。

给猫咪接生 *** 作步骤

1、撕开羊膜

如果小猫头先来,则要撕开羊膜,即使婴儿只是部分分娩,快速撕开羊膜也能防止小猫意外地将液体吸入肺部。

2、夹紧脐带

一旦小猫的身体全都出来了,用一个小止血钳夹住离新生儿肚子大约 2 厘米的脐带。

3、进一步疏通气道,用力摩擦

清理小猫的嘴。甩出气道的羊水。用力摩擦身体以刺激呼吸。你想让小猫叫,当它叫的时候,说明它正在深呼吸。

4、剪断脐带

一旦小猫成功分娩,气道清理完成,请剪断脐带。如果母猫愿意,可以给她胎盘吃。不要让母猫吃太多胎盘,因为这会让她呕吐。

5、用碘伏消毒脐带

作为分娩程序的一部分,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剪断脐带后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用碘伏涂抹整个脐带——从脐带的末端一直到腹部,这对于避免脐带感染是必要的。

6、给小猫称体重

每只小猫出生时称重,每个繁育人都需要一个准确的数字秤来称量小猫。

7、保存准确的分娩记录

当每只小猫出生时,写下:小猫出生时间、体重、颜色、性别、对胎盘计数,注意是否与小猫数相符。胎盘滞留是危险的。

8、青霉素注射

准备一个放在电褥子上的纸箱。如果母猫正在分娩另一只小猫,你可以把新生的小猫放在单独的纸箱里,直到母猫分娩结束。如果母猫没有分娩,给她新生儿,并鼓励小猫叼住乳头开始吮吸。

9、催产素注射

母猫分娩完所有小猫后,给她注射催产素,以清理子宫,并帮助她促进母乳的产生。

10、最后的一些叮嘱

一旦母猫生完小猫,清洁产箱,更换所有被褥。把所有小猫还给母猫。现在,你的职责从积极帮助转移到观察:

每日称重、必要时补奶、确保每只小猫都紧紧叼住乳头并在吃奶、确保母猫没有在分娩、确保小猫抱在一起,这样每个人都很温暖。

记住,有一个优秀的标准接生程序,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保证挽救一些小猫的生命。因为有时候如果你什么都不做,这些小猫就会很快死掉。

虎皮鱼繁殖出绿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培养绿色虎皮鱼的种苗,二是通过调节水质条件来改变虎皮鱼的体色。首先,要选择绿色虎皮鱼的种苗,以确保繁殖出的虎皮鱼体色为绿色。其次,要调节水质条件,如水温、水质、水流等,以促进虎皮鱼体色的变化,使其变得更加绿色。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其实你说的很清楚了,那我就简单解释每个过程,看看是否如你所愿。

1、外植体选择

包括根、茎、叶、花、根等在内的几乎所有植物的器官(细胞全能性)都可以选取作为外植体材料,然后进行消毒培养,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2、增殖培养

将愈伤组织经过合适的培养基、激素等内部条件和光照、温度等外部条件培育后使其再次分化形成丛生芽(如果是兰花的根状茎则可直接进行扩增),这个过程其实就包含了增殖,可以对新形成的分化程度较低的材料再次进行切割培养,形成更多的后代。

3、生根发芽

对扩增出来的丛生芽进行进一步培养,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选取合适条件使其有利于芽伸长,另一是使其有利于生根,经过这个阶段后长出来的就是小苗了。

4、移栽

移栽组培苗涉及到炼苗的过程,因为组培苗所待的温室环境和室外环境毕竟相差很大,而且从无菌环境带入有菌环境自然就涉及到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引导适应性的阶段。

5、管理

因为移栽后的苗比起自然生长的苗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因为自身出身“高贵”,所以就显得“娇气”一些,对于施肥,用药等各方面都需比普通苗注意很多,以保持移栽苗优良的品质。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专家解答

组织培养繁殖法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和组织的再生能力,切取草莓植株的部分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使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草莓组织培养繁殖的优点是:

(1)植株健壮结果好任何植物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都容易感染病毒,受到病毒感染的植株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而组织培养繁殖的整个过程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对于做繁殖材料的茎尖也要进行脱毒处理,这样所得的秧苗不含或少含病毒,比一般秧苗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生长健壮且整齐一致;结果期延长3周,平均增产20%左右;果个大,品质优。

(2)繁殖速度快利用组织培养法繁殖草莓,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株甚至几万株秧苗,这种繁殖方法对加速新品种推广,特别是对抽生匍匐茎低的品种的繁殖更为有利。

(3)繁殖不受季节限制组织培养是在 *** 作室和配套温室中进行的,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生产,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进行工厂化育苗。

(4)节省土地,利于种质保存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对露地占用少。所以,不仅节省土地,便于管理,而且对保存种质资源更加安全。

组织培养繁殖有以下几个步骤:

(1)配制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怀特培养基,其配方见表11。

①配制母液。将营养成分中大量元素扩大10倍,微量元素扩大100倍。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生长物质分别贴上标签,放在3~5℃环境中待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苄基嘌呤、激动素用少量05摩尔/升的盐酸溶解,萘乙酸用酒精溶解,溶解后加水稀释。

②培养基配制。将所要用的琼脂加热溶解,加入蔗糖搅拌,配制成琼脂-蔗糖液。然后按量把配制好的母液置入准备好的容器中,接着把琼脂-蔗糖液也置入同一容器中,充分搅拌,定容到规定的体积。

③调整酸碱度。琼脂培养基加热灭菌时,pH会降低01~03,所以在加热前用01摩尔/升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液调整培养基的pH。

④高温消毒。把培养基趁热注入试管或三角瓶内,注入量为容器容积的1/3左右,塞上棉塞,缚紧,放入高压蒸汽锅内灭菌。蒸汽锅压力维持在785~98千帕,时间为10~20分钟。

单位:毫克/升序号化合物MSWhite1硝酸钾(KNO3)1900802硝酸铵(NH4NO3)1650-3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3004硫酸钠(Na2SO4)-2005七水硫酸镁(MgSO4·7H2O)3707206七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7H2O)-1657磷酸二氢钾(KH2PO4)170-8氯化钾(KCl)-659一水氯化钾(KCl·H2O)440-10四水硫酸锰(MnSO4·4H2O)2237011七水硫酸锌(ZnSO4·7H2O)8630表11营养基配方序号化合物MSWhite12硫酸铁[Fe2(SO4)3]-2513五水硫酸铜(CuSO4·5H2O)0025000114氧化钼(MoO3)-000115硼酸(H3PO3)621516碘化钾(KI)08307517六水氯化亚钴(CoCl2·6H2O)0025-18二水钼酸钠(Na2MoO4·2H2O)025-19肌醇10010020烟酸050321盐酸硫胺素040122盐酸吡哆醇050123甘氨酸20324蔗糖300002000025琼脂100001000026pH5856表11营养基配方(续)-1(2)选材与消毒选取健壮植株上充实、小叶尚未展开的匍匐茎先端3厘米左右的幼嫩组织作培养材料。将材料用洁净流动的清水冲洗05~1个小时,然后用70%的酒精浸泡1分钟,再用01%升汞水浸泡7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3)接种在无菌的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去掉茎尖组织的叶片,在解剖镜下,用消过毒的刀片切取茎尖分生组织03~05毫米大小,放入备用的培养基上。

(4)初代培养将接过种的试管或三角瓶放置在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勒克斯,每天照射10小时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10~15天接种物开始萌发,再经7~10天接种物产生很多小芽,形成芽丛;3个月后,无根苗长至3~4厘米。这时初代培养结束。

(5)继代培养当初代培养的无根苗长到3~4厘米时,将其取出进行生根培养。把剩下没达到3~4厘米的芽,按3~4个芽为一个芽丛重新分开,再重新植入同种培养基(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这种增殖培养称继代培养。1个月左右新的一批无根苗又繁殖出来,再用同种方法进行下一次继代培养。

(6)生根培养将初代培养或继代培养的高度已达到3~4厘米的无根苗,扦插到珍珠岩内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的苗床温度保持在18~20℃,空气湿度在80%以上,珍珠岩中要喷洒营养液和生根素。20天以后,当秧苗长出3~4条,长度达15~25厘米的根系时,可进行移栽锻炼。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营养液配方见表12。

化合物名称园试配方化合物用量毫克/升毫摩/升元素含量(毫克/升)大量元素总计(毫克/升)Ca(NO3)29454N112Ca160KNO38098N112K312NH4H2PO41534N187P41MgSO47H2O4932Mg48S64Na2Fe-EDTA20-Fe28H3BO3286-B05MnSO4·4H2O213-Mn005ZnSO4·7H2O022-Zn005CuSO4·5H2O008-Cu002(NH4)6Mo7O24·4H2O002-Mo001N243P41K312Ca160Mg48S64表12营养液配方注:参引2001年张福墁主编《设施园艺学》。

(7)移栽当秧苗已长出3~4条15~25厘米长新根时,可移栽到室外进行土壤育苗。移栽后的前两周应覆盖薄膜与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缓苗后撤除覆盖物。

提示板

组织培养能培育优质的壮苗,但技术要求比较严谨,目前还只在科研院所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繁育场将逐步得到推广。无毒育苗将是草莓苗木繁育的主要手段。

以上就是关于一级种怎样扩大繁殖成二级种全部的内容,包括:一级种怎样扩大繁殖成二级种、有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的基本程序和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有哪些、动物的繁殖行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3543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