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爱可声助听器吗

有人知道爱可声助听器吗,第1张

爱可声助听器是由隶属于ACOSOUND TECHNOLOY(CANADA) INC的杭州爱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涵盖耳背机,耳内机,耳道机及100%隐形助听器等全系列型号的数字助听器。其主要客户人群为具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年轻人、儿童等。

爱可声的产品

灵犀系列助听器

·自验配助听器

·支持专家远程验配

·120db超大功率

·听力师通过电脑验配软件实时调节远程用户助听器,现场调节无需编程器/线

·听力师通过APP控制助听器为用户进行原位测听

·听力师通过APP进行智能验配,通过用户反馈优化验配听力师通过APP进行专业调节,对各频段放大均可自由控制

·用户通过APP切换聆听程序,配合智能调节,优化各场景的聆听体验用户通过APP调整音量,查询电池电量

黑珍珠系列助听器

·充电式助听器

·入耳检测 USB充电,微压调节 防水设计,左右通用

·数字6通道 4程序DSP芯片设计

·真耳数据采样 医用树脂材料 6种硅胶软耳塞

·持久续航,助听器单次使用时间长达30小时

·移动充电,便携充电盒可充4-5次 [5]

红宝石爱系列助听器

·受话器比红宝石小37%,体积比传统IIC缩小15%-20%,更精巧细致、更隐形,最大限度保障用户的隐私。

·虚拟按键技术,轻拍耳朵,自动切换聆听程序。

·ERAC智能压缩技术,基于语境,智能解析。

·EDNR环境侦测降噪,智能降噪。

·声场评估系统,自主研发。

·DFBC声反馈消除,避免啸叫,舒适聆听。

·最高可达24通道压缩放大,32频段增益可调,使各频段声音处理更精细,在保证低失真的同时确保音质的品质提升。

·外壳采用不透明纳米陶瓷材料,更坚固更具韧性,不易损坏。

·采用中文语音平台的全新芯片,符合国人语言使用习惯。

·新增断电记忆功能,即使断电后再开机,依旧维持原有的设定,无需再次设定。 [6]

声朵系列助听器

·强大的的芯片平台和ERAC20智能压缩多拐点技术为用户提供聆听音质。

·ENDR30环境侦测降噪技术、DFBC+SIW超级啸叫隔离墙技术、 降噪系统使用户舒适聆听,应对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场景。

·智能方向性语音增强技术、智能环境识别系统和智能自适应双麦克风技术让用户发现更多生活乐趣。

乐雅系列助听器

·最大输出134dB,满足各种程度听力损失用户的选配功率需求。

·强大的芯片平台搭配卓越的ERAC10智能压缩技术为用户提供性价比高的助听器。

·ENDR20环境侦测降噪技术,SIW啸叫隔离墙技术,降噪系统 让用户在大多数生活场景中拥有舒适的聆听体验;方向性语言 增强技术,环境识别系统和双麦克风技术让用户辨析语音。

1可能是麦克风效果不好

2可能是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建议多进行几次语音练习,让windows语音识别适应你的说话语速、音调。

3就我使用的经验来说,windows语音识别对英文命令识别率比普通话高得多,比如,打开IE浏览器,说“open Internet Explorer”比说"打开IE浏览器"要准确些。

从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到现在,已经有137年的历史了。

助听器的发展历程: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制备出了第一代电子管助听器。

1904年,丹麦人Hans Demant与美国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资批量生产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

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随着真空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变小,实现了主机和电池的分离。1921年,英国生产了第一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由于电子管需要两个电源供电(一是加热电子管中的灯丝,使之发放电子;二是驱动电子通过电栅到达阳极),因此这种助听器体积大而笨重,虽然增益和清晰度较好,但几乎无法携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汞电池代替了锌电池,使电池的体积显著减小,电池与助听器终于可以合为一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如印刷电路和陶瓷电容等新技术材料,使得一体式助听器的体积显著缩小,这样,助听器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逐渐地,助听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PC)和压缩( 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等技术。

1943年,开始研制集成式助听器,将电源、传声器和放大器装在一个小盒子内,为现代盒式助听器的雏形。同年,丹麦建立了两家工厂批量生产助听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听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最后,竟能像香烟盒一样大,携带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导体问世,电子工程师们立即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助听器,获得较好效果。采用一部分半导体元件,可以使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如果全部采用半导体元件,声反馈将不可避免。

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使助听器向微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现了眼镜式助听器。为了避免声反馈,设计者将接受器和麦克风分别装在两边的眼镜腿上,但未能实现双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个机身都在单个镜腿上的眼镜式助听器,使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成为可能。

1956年,制成了耳背式助听器,不仅体积进一步减小,优越性也超过了眼镜式和盒式助听器,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助听器。

1957年,耳内式助听器问世。新的陶瓷传声器频率响宽阔平坦,克服了以往压电晶体的不足。钽电容的出现,使电容体积进一步减小,晶体管电路向集成电路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耳内式助听器出现以后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相继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观上的需要。

1958年,中国开始生产盒式助听器。

1988年出现的可编程助听器,利用遥控器变换多个聆听程序,以达到最舒适的听觉感受。可编程助听器采用广角麦克风和指向性麦克风助听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杂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聆听模式,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配带指向性助听器的人虽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专心收听您的讲话,故似乎有监听的特殊用途。据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配戴这样的助听器。

集成电路的问世又迅速地取代了“晶体管助听器”,集成电路IC于1964年问世,其体重小,低耗电,稳定性更高。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也逐步向智能化、体内化发展:1982年“驻极体麦克风”的问世实现助听器微型化,灵敏度及清晰度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随着“电脑编程助听器”的问世,助听器增益初步智能化调整,又让助听器达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数字助听器”的增益智能化调整,使用极为方便,性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又推出了“数码”助听器,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极强,为选配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可实现100%的隐形助听器。

最后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助听器已经有了隐形助听器、耳内式、耳背式、盒式、眼镜式、发卡式、钢笔式、无线式等多种形状,助听效果明显提高。

以上就是关于有人知道爱可声助听器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有人知道爱可声助听器吗、求助啊 大神 我用win7语音识别打开某个程序 老是显示正在移动,然后就显示正在聆听..程序的影子都没见到、助听器的发展史是一个什么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6535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