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第1张

一、开工报告

1工程总开工报告

2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单

3工序转换申报单

4材料进场报批单

5工程质量缺陷与事故的处理程序

二、中间交工证书

1分项工程交验报告

2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中间交工证书》

三、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的依据

2竣工验收的程序

3竣工验收的的资料整理

4竣工图的绘制

四、工程变更的程序

附:框架图

五、分项工程及工序的划分

附:划分表

六、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附:框架图

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1路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2路面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3桥梁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4排水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如下:

1、顺序结构,程序中各个 *** 作按照在源代码中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2、选择结构,根据某个特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后,选择其中一支执行;

3、循环结构,在程序中需要反复执行某个或某些 *** 作,直到条件为假或为真时才停止循环。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程序中的各个 *** 作是按照它们在源代码中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用于判断给定的条件,进而控制程序的流程。它会根据某个特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后,选择其中一支执行。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指在程序中需要反复执行某个或某些 *** 作,直到条件为假或为真时才停止循环一种程序结构。

它由循环体中的条件,判断继续执行某个功能还是退出循环。根据判断条件,循环结构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当型循环结构:先判断(条件)再执行。

2、直到型循环结构:先执行后判断。

循环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个条件判断语句和一个向回转向语句的组合。另外,循环结构的三个要素:循环变量、循环体和循环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在程序框图中是利用判断框来表示,判断框内写上条件,两个出口分别对应着条件成立和条件不成立时所执行的不同指令,其中一个要指向循环体,然后再从循环体回到判断框的入口处

工程监理规划属于指导性文件的一种,它具体是指依据相关审批文件以及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和监理大纲,经过相关部门人士审核后,用于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开展监理工作。工程监理规划在实际的 *** 作过程中需要依据情景的不同而在内容或是格式上稍作改善。那么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工程监理规划的简介、相关规定、编制依据以及主要内容四个方面的信息吧。

一、工程监理规划的简介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制、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用来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工程监理规划的相关规定

监理规划编制的程序与依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2监理规划应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制;

3编制监理规划应依据:--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审批文件;--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监理大纲、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以及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合同文件。

三、工程监理规划的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及项目审批文件;

2、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

3、监理大纲,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以及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合同文件。

四、工程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慨况

(二)、监理工作范围、内容、目标

1、监理范围

2、监理内容

3、监理目标

(三)、监理工作依据

(四)、监理组织形式、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五)、监理工作制度

1、图纸会审制度

2、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制度

3、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4、材料、构件检验及复核制度

5、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6、工程质量监理制度

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8、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9、施工进度监督报告制度

10、工程造价监督制度

11、监理报告制度

12、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13、现场协调会制度

14、备忘录签发制度

15、工程款签审制度

16、索赔签审制度

(六)、工程质量控制

1、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3、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4、工程质量事前预控措施

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6、工程质量事后把关控制

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七)、工程造价控制

1、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

2、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3、工程造价控制基本程序

4、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八)、工程进度控制

1、工程进度控制的原则

2、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

3、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

4、工程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九)、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

1、安全监理目标

2、安全监理范围

3、安全监理组织机构

4、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5、安全监理程序

6、安全监理措施

  (十)、合同与信息管理

1、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2、管理的基本程序

  (十一)、组织协调

1、监理协调工作的内容

2、监理协调工作的原则

3、监理协调工作的措施

(十二)、监理工作设施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工程监理规划的四个方面的信息,其中包括工程监理规划的简介、工程监理规划的相关规定、编制依据以及主要内容这四个板块的文字信息。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工程监理规划是指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的,用来指挥相关部门展开一系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工程监理规划按照实际情景的不同而在格式、内容等等方面有所差异。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制订标准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产品质量特性、生产数量、生产进度规定一个数量界限。它可以用实物数量表示,也可以用货币数量表示,包括各项生产计划指标,各种消耗定额,产品质量指标,库存标准,费用支出限额等等。控制标准要求制订得合理可行。制订标准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类比法。参照本企业的历史水平制订标准,也可参照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订标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标准也比较客观可行。(2)分解法。即把企业层的指标按部门按产品层层分解为一个个小指标,作为每个生产单元的控制目标。这种方法在成本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3)定额法。即为生产过程中某些消耗规定标准,主要包括劳动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

(4)标准化法。即根据权威机构制订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控制标准。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等。这种方法在质量控制中用得较多。当然,也可用于制订工作程序或作业标准。 控制决策就是根据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用于纠正偏差的控制措施。一般的工作步骤是:

(1)分析原因。有效的控制必定是从失控的最基本原因着手的。有是从表象出发采取的控制措施也能有成效,但它往往是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的。造成某个控制目标失控的原因有时会有很多的,所以要做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2)拟定措施。从造成失控的主要原因着手,研究控制措施。传统观点认为控制措施主要是调节输入资源,而实践证明对于生产系统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检查计划的合理性,组织措施可否改进。总之,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的措施。

(3)效果预期分析。生产系统是个大系统,不能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控制措施。但为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必须对控制措施做效果分析。有条件的企业可使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一般可采用推理方法,即在观念上分析实施控制措施后可能会产生的种种情况,尽可能使控制措施制订得更周密。 这是控制程序中最后一项工作,由一系列的具体 *** 作组成。控制措施贯彻执行得如何,直接影响控制效果,如果执行不力,则整个控制活动功亏一篑。所以在执行中要有专人负责,及时监督检查。

结构化程序包括的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分别介绍如下: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2、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用于判断给定的条件,根据判断的结果判断某些条件,根据判断的结果来控制程序的流程。

3、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在程序中需要反复执行某个功能而设置的一种程序结构。它由循环体中的条件,判断继续执行某个功能还是退出循环。根据判断条件,循环结构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先判断后执行的循环结构和先执行后判断的循环结构。

4、循环图:数据流图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逻辑系统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来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过程。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结果。

(1)确定标准。所谓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对事物优良程度的要求,是事物质变过程中量的规定性。对于学校管理控制活动来说,标准是学校管理控制的基础,没有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则毫无意义。从根本上讲,标准来自于学校管理系统的目标;但不等于学校目标,标准依据学校计划,但不同于学校计划。这是因为,作为学校管理控制工作,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整个计划和活动的细枝末节都来确定标准,而是找出主要关键点,只要抓住关键点,那么管理活动的整体状况就可以得到控制,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目标。标准,可能是原计划中已明确规定的,也可能是原计划的细分化。常用的标准有四种:

时间标准,反映工作时间进度,如完成工作任务的日期。

成本标准,反映工作中所支出的费用,如教育成本、管理费用等。

数量标准,从量的方面反映工作应达到的水平,如适龄儿童入学率、工作量要求等。

质量标准,反映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求,如学生合格率、优秀率等。确定标准时,一要具有可行性,即标准能够被人们接受,并通过一定努力有实现的可能;二要具有简明性,便于人们理解和运用;三要具有参与性,让教职工参与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衡量成效。从学校管理控制过程看,衡量学校管理活动和预定目标的偏差,实际上就是获取、处理、解释学校管理信息,以便决定如何采取纠偏措施的过程。事实上,如何衡量管理活动成效的问题,在确定标准时就已经部分地得到解决,剩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及时地收集有效的、可靠的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对某项工作负责而且有权采取纠正措施的管理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是保证适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过时或迟到信息,对实际控制意义不大或毫无意义,会使可能弥补的损失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变为既成事实。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情报资料、抽样调查、会议询问、访问观察等形式,发现早期苗头,并在此基础上做认真的思考,以便防患于未然。

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可靠性与其准确度有关。信息不可靠,带有较大的误差就会导致纠正措施的失准。信息的可靠性与信息的全面性成正比,收集的信息越全面、越完整,信息的可靠性就较高。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从各种各样的信息中,选出与问题有关的可靠信息。

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是指测量反映被测事物的程度,是判断信息价值的一个更深刻的指标。一般来说,对事物效应的测量和对事物本身的测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从某一事物效应的变化来推测事物本身的变化并不完全准确。教育测量大多数是间接测量,同测量的多种主客观因素有关。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处理所获取的有关学校管理信息时,要特别重视并善于进行有效性分析。

(3)纠正偏差。在衡量成效之后,如果没有偏差发生或者偏差在规定的“容限”之内,则该控制过程只需前两个步骤就算基本完成。但是,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想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就不可能忽视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否则将前功尽弃,致使目标的制定、方案的实施、各种努力都因偏差和失误得不到纠正而成为泡影,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1、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2、在开环控制系统中,系统输出只受输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扰的特性都比较差,由顺序控制装置、检测元件、执行机构和被控工业对象所组成,主要应用于机械、化工、物料装卸运输等过程的控制以及机械手和生产自动线;

3、闭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反馈原理基础之上的,利用输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可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性能,又称反馈控制系统;

4、按给定信号分类,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5、恒值控制系统给定值不变,要求系统输出量以一定的精度接近给定值的系统;

6、随动控制系统,给定值按未知时间函数变化,要求输出跟随给定值的变化;

7、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按一定时间函数变化等。

以上就是关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工程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656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