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BS系统体系结构

CSBS系统体系结构,第1张

C/SB/S

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早期的软件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

C/S与B/S区别: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1.硬件环境不同:

C/S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与电话上网,租用设备信息自己管理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 *** 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对安全要求不同

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3.对程序架构不同

C/S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B/S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从MS的Net系列的BizTalk2000Exchange2000等,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SUN和IBM推的JavaBean构件技术等,使B/S更加成熟

4.软件重用不同

C/S程序可以不可避免的整体性考虑,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B/S对的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就入买来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墙上的石头桌子

5.系统维护不同

系统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大,-------重要

C/S程序由于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升级升级难可能是再做一个全新的系统

B/S构件组成,方面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实现升级

6.处理问题不同

C/S程序可以处理用户面固定,并且在相同区域,安全要求高需求,与 *** 作系统相关应该都是相同的系统

B/S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这是C/S无法作到的与 *** 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7.用户接口不同

C/S多是建立的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普遍要求较高

B/S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部分难度减低,减低开发成本

8.信息流不同

C/S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B/S信息流向可变化,B-BB-CB-G等信息、流向的变化,更象交易中心

如何更好地进行软件架构设计 这是软件工程领域中一个永恒的重点话题 过去几十年来 国际软件工程界在软件架构设计方面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 大量图书 文章和文献记载了这方面的成熟经验与成果 软件架构设计往往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涉及到很多细节和方方面面 可探讨的话题也非常之多 囿于篇幅限制 以下只能根据笔者个人理解 遴选出软件架构设计的个别要点 结合当前流行的敏捷软件工程思想 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软件架构设计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架构决定成败

软件架构是软件产品 软件系统设计当中的主体结构和主要矛盾 任何软件都有架构 哪怕一段短小的HelloWorld程序 软件架构设计的成败决定了软件产品和系统研发的成败 软件架构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和特点 决定了软件架构设计的复杂性和难度

这几年流行一个说法(管理谚语) 细节决定成败 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细节确实很重要 很多项目 产品就输在细节的执行上 一方面 战术细节固然很重要 但另一方面 战略全局也同样重要 对应的我们可以说 战略决定成败 战略性失败 就好比下一盘围棋 局部下得再漂亮 再凌厉 如果罔顾大盘 己方连空都不够了 还有官子(细节)获胜的机会吗?必然是中盘告负

类似地 正确的软件架构设计 应该既包括战略全局上的设计 也包括战术细节(关键路径)上的设计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 软件架构设计只要分分层和包 画一个大体的轮廓草图 就完事了 这种 纸上谈兵 型的架构师行为是非常有害的 事实上 既然软件架构是软件建筑的主体结构 隐蔽工程 承重墙和要害部位 那么软件架构也必然要落实到实际的算法和代码 不但要有实现代码 还要包括对这部分架构进行测试的代码 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 满足各种功能和非功能质量属性要求的架构 除了完成概念 模型设计外 软件架构师一定要参与实际的编码 测试和调试 做一位真正的hands on practitioner 这已经成为了敏捷软件工程所倡导的主流文化

两个架构

我们在日常的软件产品和系统开发中 实际上会遇到两种 两个部分的软件架构 即待开发的应用部分的软件架构(简称 应用架构 ) 以及既有的基础平台部分的软件架构(简称 基础架构 ) 这两部分架构之间是互为依赖 相辅相成的关系 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软件产品和系统的架构

基础架构的例子包括 NET和J EE等主流的基础平台和各种公共应用框架 由基础库API 对象模型 事件模型 各种开发和应用的扩展规则等内容组成 我们只有熟悉基础架构的构造细节 应用机理 才能有效地开发出高质量 高性能的上层应用 然而 开发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软件应用系统和产品 仅仅掌握一般的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知识和基础平台架构 API的使用知识显然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根据客户应用的类型和特点 在基础架构之上 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的高质量应用软件

熟悉OOA OOD抽象建模技术 设计原则以及架构模式和设计模式等等方法技术 不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基础平台架构 也有助于我们设计开发出更高质量的应用软件架构

风险驱动 敏捷迭代的架构设计与开发

软件架构将随着软件产品和系统的生命周期而演化 其生命期往往超过了一个项目 一次发布 甚至有可能长达数年之久 因而软件架构无论对于客户还是开发商来说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产

软件架构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开发过程?或者说 有没有更好的 成熟的软件架构设计和开发过程?回答是 世纪的软件架构设计应该优先采用敏捷迭代的开发方式和方法 与传统做法不同 敏捷迭代开发主张软件架构采用演进式设计(evolutionary design) 一个软件产品或系统的架构是通过多次迭代 乃至多次发布 在开发生命周期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好的软件架构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架构设计开发过程中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瀑布式思维 通过一个 架构设计阶段 来完成系统的架构设计乃至详细设计 然后再根据架构图纸和模型 在 编码实现阶段 按图索骥进行架构的编码与实现 这种传统做法的错误在于认为软件架构就是图纸上的模型 而不是真正可以高质量执行的源代码 几十年的软件工程实践表明 没有经过代码实现 测试 用户确认过的架构设计 往往会存在着不可靠的臆想 猜测和过度设计 过度工程 极易造成浪费和返工 导致较高的失败率

风险是任何可能阻碍和导致软件产品/系统研发失败的潜在因素和问题 软件架构是软件产品和系统研发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技术风险 软件架构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软件系统和产品的质量 不确定性往往是软件架构设计当中一种最大的潜在风险 因此 软件架构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风险驱动的原则 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内至始至终维护一张风险问题清单 随着迭代的前进 根据风险的实时动态变化 首先化解和处理最主要的架构风险 再依次化解和处理次要的架构风险

架构设计的可视化建模

软件架构设计的难度源于软件设计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往往存在大量复杂的 难于被人类所理解的细节和不确定因素 抽象与建模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已掌握的理解复杂事物的方法 因而人类所从事的软件设计工作本质上也是一个不断建模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抽象的模型和视图 从各个不同层次 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软件架构 以保证作出正确和有效的设计

有人认为 软件架构就是源代码(source codes) 以及 源代码就是设计 这种说法其实是片面的 什么是真正的软件?我们知道 最终可以在电脑上执行的真正的软件其实是二进制代码 和 借助编译器我们把高级编程语言翻译成底层的汇编语言 机器语言等 没有人能直接 完整地看到二进制程序在CPU上的实际运行状况(runtime) 人们大多只能通过各种调试工具 窗口视图等方式来间接地动态观察这些真正的软件的运行片段 因此 Java C# C++ 等等设计时(design time)源代码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模型 虽然是一种经处理后可执行的静态模型 但显然它们并不是真实软件和软件架构的全部 可见 源代码模型(有时也叫实现模型)与UML模型其实都是软件架构的一种模型(逻辑反映) 差别就在于抽象层次的不同 完整的软件架构(建筑)不仅仅包括源代码(实现模型) 还包括了需求模型 分析模型 设计模型 实现模型和测试模型等等许多模型 软件架构本身就是一组模型的集合

UML SysML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软件/系统架构可视化建模语言 在编写实际的代码之前 利用包图 类图 活动图 交互图 状态图等等各种标准图形符号对软件架构进行建模 探讨和交流各种可行的设计方案 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 保证具体编码实现之前抽象设计的正确性 被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和高效 敏捷的工作方式

架构设计的重用

重用(Reuse)是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获得高效率 高质量产品和系统开发的一种基本手段和主要途径 通过有组织的 系统和有效的重用 我们往往可以获得 倍率以上的效率提升 而一个优秀的 有长久生命力的软件架构(比方主流的一些框架软件) 其本身或其组件被重用的次数越多 其体现的价值也就越大

软件重用有各种不同的范围 层次 粒度和类型 从函数重用 类重用 构件/组件重用 库(API)重用 到框架重用 架构重用 模式重用 再到软件设计知识 思想的重用等等 重用的效能和效果各有不同

软件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软件架构模式和设计模式 它们记载 蕴藏了大量成熟 已经验证的软件设计知识 思想和经验 我们平时对各种基础平台 主流框架和API的应用和调用 本身就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重用形式 而一个优秀 成熟的软件研发组织 必然会在日常开发中注意收集各种软件设计知识和经验 建立和维护基于架构模式和设计模式等内容的软件重用知识库 积极主动和频繁地运用各种软件模式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框架(Framework)是一类具有高可重用度的软件 针对某一类应用或领域 它们具有非常灵活的 高度可扩展的软件架构 那么 如何才能设计出可重用的软件架构或其组件?借助于OOA OOD等抽象分析和设计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 往往越抽象的东西 其适应面也就越广 可重用度也就越高 相反 越具体的东西 其适应面也就越窄 可重用度也就越低 重用 意味着充分利用现成 既有的东西 成果来解决新问题或重复的问题 以 不变 应 万变 在软件架构设计中 应该主动地区分软件架构中的 不变 与 可变 之处 系统地管理好这些稳定点和变化点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这也是提高软件架构重用度 获得高质量框架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架构设计的权衡

与其它所有工程行业一样 软件工程本质上也是一门讲究权衡的科学和艺术 软件架构设计的最难之处往往在于如何在各种相互竞争 矛盾的制约条件之下 作出巧妙的最佳权衡 软件架构设计的权衡水平 也是最能体现软件架构师的设计经验 能力和技巧的地方

在软件开发和软件架构的设计过程中 从选择平台 到选择语言 选择框架 选择设计模式 选择工具…等等 我们无时不刻都需要权衡 对各种候选项作出合理评判 在架构师带领下 软件研发团队往往还需要对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质量与速度和效率 质量与成本 功能与性能 灵活性与复杂性…等等许多彼此矛盾的设计选项 因素和约束进行细致 小心和理性的权衡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Java/gj/201311/27294

Suricata是一款高性能网络入侵检测防御引擎。该引擎基于多线程,充分利用多核优势。它支持多种协议,如:ip4、ipv6、tcp、udp、>

引言 软件架构是一门学科,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面对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和开发复杂实时系统的压力,作为主流系统工程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构造,软件架构应运而生。 与任何其他久经考验的学科一样,软件架构在诞生之初也面临许多挑战。软件架构表示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方面。在早期为软件架构编写文档说明时,所使用的文本和图解表达常常不足或者不够精确。所需的是某种一致并得到充分理解的伪(或元)语言,以便将对软件架构进行表示和编写文档说明的不同方式统一起来。在学术研究的推动下,在用于开发有效软件架构文档说明的最佳实践和指导原则方面,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本系列中,您将了解如何编写软件架构文档说明。了解编写文档说明的不同方面:系统上下文、体系结构概述、功能体系结构、 *** 作体系结构和体系结构决策。 在这第一篇文章中,了解软件架构是什么,以及为该学科的不同方面编写文档说明的重要性。 回页首软件架构不同的研究人员已解释了软件架构是什么,并且他们对有关如何最好地表示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具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没有哪一种解释是错误的;每种解释都具有自己的价值。Bass L 等人抓住了软件架构的本质: “程序或计算系统的软件架构是该系统的结构,包括软件组件、那些组件的外部可见的属性,以及那些组件之间的关系” 。 此定义重点关注由粗粒度的构造(软件组件)所构成的体系结构,可以将这些构造看作是体系结构的构建块。每个软件组件或体系结构构建块具有某些外部可见的属性,这是它向其他体系结构构建块公开的属性。软件组件的内部设计和实现细节不是系统的其他部分所关心的内容,系统的其他部分只是将某个特定组件视为一个黑盒。该黑盒具有某些所公开的属性,其他软件组件可以使用这些属性来共同实现业务或 IT 目标。软件架构在恰当的粒度级别标识体系结构构建块。软件架构还标识那些构建块如何彼此相关,并进行文档记录。 与软件工程相关的体系结构涉及到将单个系统分解或划分为一组可迭代地、渐进地和独立地构造的部分。各个部分彼此具有显式的关系。当组合在一起时,各个部分就形成了系统、企业或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 关于体系结构与设计之间的区别,存在一些混淆。正如 Clements P 等人 所指出的,所有体系结构都是设计,但不是所有设计都是体系结构。需要绑定以使系统满足其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和目标的设计本质上是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将体系结构构建块视为黑盒,而设计则处理体系结构构建块的配置、自定义和内部工作。体系结构将软件组件与其外部属性绑定在一起。设计通常要比体系结构松散得多,因为它允许以更多的方式遵守组件的外部属性。设计还考虑用于实现组件内部细节的各种方法。 软件架构可以递归地使用。请考虑一个属于某个系统的软件架构组成部分的软件组件 (C1)。软件架构师将该组件及其应该公开的属性、功能和非功能特性及其与其他软件组件的关系交给系统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在分析软件组件 C1 之后,决定将该组件分解为更细粒度的组件(C11、C12 和 C13),其中每个组件提供可重用的功能,这些功能将用于实现 C1 的要求属性。设计人员详细设计了 C11、C12、C13 及其接口。此时,对设计人员来说,C11、C12 和 C13 是体系结构构造(或组件);其中每个构造具有显式定义的外部接口。对设计人员来说,C11、C12 和 C13 是软件组件 C1 的体系结构,并且这些构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设计,以处理它们的内部实现。通过将大型、复杂的系统划分为小型的构成部分并集中于每个部分,可以递归地使用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使用共同满足行为和质量目标的体系结构构建块将系统绑定在一起。参与者必须能够理解体系结构。因此必须为体系结构编写足够的文档说明,下一个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 回页首编写体系结构文档说明的重要性参与者:体系结构的下游设计和实现用户。为体系结构的定义、维护和增强功能进行投资的人。向参与者传达您正在构建的系统蓝图的关键是为系统体系结构编写文档说明。软件架构通过不同的视图进行表示——功能、 *** 作、决策等等。没有任何单一视图能够表示整个体系结构。并非所有视图都需要表示特定企业或问题领域的系统体系结构。架构师将确定足以表示所需软件架构范畴的视图集。通过编写不同视图的文档说明并捕获每个部分的开发,您可以向开发团队和业务及 IT 参与者传达有关该不断发展的系统的信息。软件架构具有一组其预期要满足的业务和工程目标。体系结构的文档说明可以向参与者传达这些目标将如何实现。 为体系结构的各个方面编写文档说明,有助于架构师弥补用白板描述解决方案(使用框线图方法)与以对下游设计和实现团队有意义的方式表示解决方案之间众所周知的差距。体系结构的框线图留下了大量有待解释的空间。需要揭示的细节通常隐藏并令人混淆地固守在那些框线背后。 文档说明还可以促进创建切合实际并且可以系统开发(例如遵循标准模板)的体系结构构件。作为一门学科,软件架构是非常成熟的。您可以利用最佳实践和指导原则来为每种视图创建标准模板,以表示体系结构的某个部分或范畴。模板可以为架构师提供有关需要实际产生什么结果的训练。并且模板还可以帮助架构师执行强化训练——超越框线图技术。模板以更具体的术语定义体系结构,因此可直接追溯到解决方案预期要满足的业务和 IT 目标。 由于复杂性,典型的系统开发活动可能要花 18 个月左右的时间。人员缩减在设计和开发团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从而导致疯狂寻找恰当的替换人员。新的团队成员通常阻碍进度,因为他们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过程才能成为高效的参与者。具有良好文档说明构件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 对新团队成员进行有关解决方案需求教育的完美平台。有关解决方案如何满足业务和工程目标的说明。特定于问题领域的各种解决方案体系结构视图。对个人将处理的视图的重点关注。请考虑一个名为“体系结构决策”的假想构件(后续部分还将对此进行讨论)。此构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并评估备选机制以解决该问题。此构件对为什么选择某种备选机制而不选择其他机制提供了论证。所确定的问题涉及到访问大型机 IBM DB2�0�3 表的机制。对两种备选机制进行了评估:使用 IBM MQSeries�0�3,或者使用 NEON Shadow Direct 适配器(一种供应商适配器)。尽管 MQSeries 具备相关功能并且花费较少,但是后者要稳定得多,并且在制定决策时,后者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在设想原架构师在一年后离开了该项目,新的架构师粉墨登场。新的架构师质问该团队为什么不使用 IBM MQSeries 来访问大型机 DB2 表。该团队很快返回到体系结构决策构件,并指出了做出该选择的原因。由于 IBM MQSeries 已在过去一年中经测试证明与另一个解决方案不相上下,并且由于其价格较低,于是对该决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做出更改以反映更新后的解决方案。 这个示例说明了为什么对系统软件架构的各个方面编写文档说明,是教育新团队成员和在最少的停机情况下帮助他们入门所必需的。 回页首体系结构的不同视图您已经了解到可以通过不同的视图来表示体系结构,每种视图集中于该体系结构的特定方面或范畴。正如 Bass L 等人 所指出的,视图 是由系统参与者编写和读取的体系结构元素或构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内聚集合。 体系结构的功能 视图描述各个体系结构构建块、构建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它们分配到体系结构中的不同层。 *** 作 视图(也称为技术视图)描述各个基础结构和中间件软件组件,这些组件为将要部署的功能体系结构组件提供运行时平台。对应用程序架构师而言,功能视图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基础结构架构师而言, *** 作视图是要重点关注的视图。 这两种视图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两种视图都需要从概念体系结构推进到物理实现。视图用于强调特定的体系结构范畴,同时有意地抑制其他范畴。 自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经存在许多不同的视图集。Perry 和 Wolf 提出,关于构建具有多种视图的体系结构(包括软件架构),存在一些非常有趣的要点。发表软件架构的 4 + 1 视图的 Kruchten 认为存在五种视图,这些视图组合起来可以表示软件架构。下面将描述前四种视图。 视图描述逻辑视图处理静态设计模型流程视图处理设计的动态视图物理视图处理如何将软件组件映射到硬件基础设施开发视图表示软件组件在开发时环境中的静态组织 第五种视图更多的是一种 Litmus Test 视图。它采用一组在体系结构上非常重要的用例(业务场景),并说明如何将四种视图的每一种视图中的体系结构元素集与针对那些元素的体系结构约束和决策结合起来,用于实现那些用例。 由Soni 等人 在Appli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中发表的另一种视图由四种构成软件架构的主要视图组成:视图描述概念体系结构视图从主要设计元素及元素间的关系方面描述系统模块互连体系结构视图描述功能分解和如何在不同的层中安排软件模块执行体系结构视图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代码体系结构视图描述如何在开发环境中组织源代码、二进制文件和库 软件架构出版物中描述了许多其他视图,但是介绍所有这些视图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对软件架构的不同视图进行仔细分析后表明,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似性。我们拥有一个最常用于表示系统软件架构的最优视图集合。 下一个部分将提供一些构件的概述,建议将这些构件用作可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体系结构阶段生成的体系结构文档的最小集。 回页首文档说明对象 可以对软件架构的许多不同视图或方面做文档说明。对于任何中大型软件开发项目,建议您至少为以下体系结构构件集编写文档说明:系统上下文系统上下文对表示为黑盒的整个系统如何与外部实体(系统和最终用户)交互做文档说明。它还定义系统与外部实体之间的信息和控制流。系统上下文用于对系统所在的 *** 作环境进行澄清、确认和编写文档说明。外部系统的性质、其接口以及信息和控制流对体系结构中的技术构件的下游规范有帮助。体系结构概述体系结构概述通过简单的图示表示形式说明体系结构中的主要概念元素和关系。您可以产生包括企业视图和 IT 系统视图的体系结构概述关系图。概述帮助表示组织所需要的业务和 IT 功能。功能体系结构从以下方面描述 IT 系统的结构:IT 系统的软件组件的职责、接口、静态关系和协作来交付组件所需功能的方式。此构件在各个细化阶段中迭代地进行开发。 *** 作体系结构 *** 作体系结构构件表示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这些系统支持解决方案的某些性能、可伸缩性和容错等需求。此构件还运行中间件、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软件组件。此构件在各个细化阶段中迭代地进行开发。体系结构决策体系结构决策构件提供了对所有在体系结构上相关的决策编写文档说明的单一位置。决策通常涉及到但不限于: 系统的结构。标识中间件组件以支持集成需求。将功能分配到每个体系结构组件(体系结构构建块)。将体系结构构建块分配到体系结构中的各个层。遵守标准。选择技术以实现特定的体系结构构建块或功能组件。 对任何视为在体系结构上与满足业务和工程目标相关的决策编写文档说明。文档说明通常包括: 问题的确定。各种解决方案的评估,包括优点和缺点。选定的解决方案,包括足够的论证和其他将对下游设计和实现有帮助的相关详细信息。 本系列的其余部分将讨论如何对软件架构中的这五个构件编写文档说明。 回页首结束语 软件架构已经存在 30 多年了。过去几十年已见证了软件工程方面的大量工作。软件架构师在设计满足企业的业务、工程和 IT 目标的解决方案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软件架构编写文档说明是极其重要的。您可以使用文档说明,就某个正在发展的系统与参与者进行交流。文档说明对于使新的团队成员迅速投入工作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新的团队成员可以在实现解决方案时使用体系结构透视图作为上下文和边界前提。 关于什么在性质上是体系结构,什么在性质上不是体系结构,以及应该对系统的哪些方面做文档说明,一直存在大量的混淆。体系结构模板定义并标准化每种类型的构件中的内容,支持采用一致的方法来对软件架构编写文档说明。 在本文中,您了解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软件架构,并了解了对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编写文档说明的重要性。您还阅读了建议作为文档说明最小集的体系结构构件的概述。请继续关注本系列的其他文章,它们将详述如何使用一组指导原则,以及如何对每个构件编写文档说明。参考资料 学习您可以参阅本文在 developerWorks 全球网站上的 英文原文。阅读已发布的软件架构定义的纲要。D Perry 和 A Wolf 撰写的“Foundations for the Study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架构的经典文章。阅读P Kruchten 撰写的“Architectural Blueprints - The "4+1" View Model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Appli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提供了用于产生高质量软件设计的实用指导原则和技术。在developerWorks 的 Architecture 架构专区中,获取用以提高您在体系结构方面的技能的各种资源。浏览技术书店,以了解有关这些技术主题及其他技术主题的相关书籍。讨论参与论坛讨论。访问developerWorks Blog,从而加入到 developerWorks 社区中来。关于作者Tilak Mitra 是 IBM 的一名高级认证执行 IT 架构师。他擅长 SOA,在 SOA 的业务策略和方向方面为 IBM 提供帮助。他还是一位 SOA 主题专家,帮助客户进行基于 SOA 的业务转换,并重点关注复杂和大型的企业架构。他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围绕组合业务服务(Composite Business Services,CBS)构建可重用的资产,这些资产能够在多种平台上运行,例如 IBM、SAP 等的 SOA 堆栈。他生活在阳光明媚的南佛罗里达,闲暇时,他非常喜欢参加板球和乒乓球活动。Tilak 在印度加尔各答的 Presidency 学院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且已经在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学院获得了电子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访问 Tilak 的 blog,了解关于 SOA 的更多信息。您可以在 LinkedIn 上查看 Tilak Mitra 的个人简介。 关闭[x]关于报告滥用的帮助报告滥用谢谢! 此内容已经标识给管理员注意。关闭[x]关于报告滥用的帮助报告滥用报告滥用提交失败。 请稍后重试。关闭[x]developerWorks:登录IBM ID:需要一个 IBM ID?忘记IBM ID?密码:忘记密码?更改您的密码 保持登录。单击提交则表示您同意developerWorks 的条款和条件。 使用条款 当您初次登录到 developerWorks 时,将会为您创建一份概要信息。您在developerWorks 概要信息中选择公开的信息将公开显示给其他人,但您可以随时修改这些信息的显示状态。您的姓名(除非选择隐藏)和昵称将和您在 developerWorks 发布的内容一同显示。所有提交的信息确保安全。关闭[x]请选择您的昵称:当您初次登录到 developerWorks 时,将会为您创建一份概要信息,您需要指定一个昵称。您的昵称将和您在 developerWorks 发布的内容显示在一起。昵称长度在 3 至 31 个字符之间。 您的昵称在 developerWorks 社区中必须是唯一的,并且出于隐私保护的原因,不能是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昵称:(长度在 3 至 31 个字符之间)单击提交则表示您同意developerWorks 的条款和条件。 使用条款 所有提交的信息确保安全。为本文评分评论回页首

C/S

架构

C/S

架构是一种典型的两层架构,其全程是Cl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其客户端包含一个或多个在用户的电脑上运行的程序,而服务器端有两种,一种是数据库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数据库连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另一种是Socket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的程序通过Socket与客户端的程序通信。

C/S

架构也可以看做是胖客户端架构。因为客户端需要实现绝大多数的业务逻辑和界面展示。这种架构中,作为客户端的部分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显示逻辑和事务处理都包含在其中,通过与数据库的交互(通常是SQL或存储过程的实现)来达到持久化数据,以此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C/S

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1C/S架构的界面和 *** 作可以很丰富。

2安全性能可以很容易保证,实现多层认证也不难。

3由于只有一层交互,因此响应速度较快。

缺点:

1适用面窄,通常用于局域网中。

2用户群固定。由于程序需要安装才可使用,因此不适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用户。

3维护成本高,发生一次升级,则所有客户端的程序都需要改变。

B/S架构

B/S架构的全称为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指的是Web浏览器,极少数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Browser客户端,WebApp服务器端和DB端构成所谓的三层架构。B/S架构的系统无须特别安装,只有Web浏览器即可。

B/S架构中,显示逻辑交给了Web浏览器,事务处理逻辑在放在了WebApp上,这样就避免了庞大的胖客户端,减少了客户端的压力。因为客户端包含的逻辑很少,因此也被成为瘦客户端。

B/S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1)客户端无需安装,有Web浏览器即可。

2)BS架构可以直接放在广域网上,通过一定的权限控制实现多客户访问的目的,交互性较强。

3)BS架构无需升级多个客户端,升级服务器即可。

缺点:

1)在跨浏览器上,BS架构不尽如人意。

2)表现要达到CS程序的程度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3)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费巨大的设计成本,这是BS架构的最大问题。

4)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交互是请求-响应模式,通常需要刷新页面,这并不是客户乐意看到的。(在Ajax风行后此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以上就是关于C/SB/S系统体系结构全部的内容,包括:C/SB/S系统体系结构、小议软件架构设计要点、suricata 程序架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676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