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中国参赛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中国参赛,第1张

迄今,共计180名中国学生的117个项目入选了ISEF,并赢得了128个奖项。

2000年第51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安徽和浙江4省市的18名学生,8个项目获得决赛资格。在最终的角逐中,共有6个项目,12名学生获得了6个奖项,这是中国青少年代表团首次参加Intel ISEF国际大赛。

2001年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的16名学生,11个项目获得决赛资格,共有9个项目,13名学生获得了17个奖项。

2002年第5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江苏的21名学生,13个项目获得决赛资格,共有8个项目、14名学生获得17个奖项。

2003年第54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厦门中学曾国寿老师获得“英特尔杰出科技教师大奖”。(因非典事件,本年度参赛学生于2004年赴美参赛。)

2004年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广东和山西36名学生,24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共有16个项目,25名学生获得32个奖项。

2005年第56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山东、辽宁、四川和甘肃的32名学生,22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共有12个项目,17名学生获得22个奖项。

2006年第57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湖北、广东、吉林、河南、四川和甘肃的29名学生,22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共有12个项目,16名学生获得16个奖项。

2007年第58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共有24人参加、参赛项目17个,共获得13个奖项,其中专项奖5个,等级奖8个。北京、上海、湖北、福建、天津、辽宁、吉林、成都分别有项目获奖。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都获得学科一等奖兼最优秀项目奖。

2010年第6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人大附中高三学生施轶萌获得物理与天文类别一等奖。同时还获得多个特别奖包括美国物理教师协会、美国物理学会一等奖,联合技术公司一等奖和专利与商标局社团一等奖。

2012年第6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段沛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生物化学类别一等奖,美国生理学会二等奖 徐毅华,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植物浸提液趋避蜜蜂防止农药对其毒害的研究,动物学类别一等奖 巩炳辰,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基于“手机 KEY”的文件保密柜,计算机科学类别二等奖,安捷伦科技奖 彭菁菁(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田园(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冯卓立(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用于泥石流监测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研制,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二等奖,美国地质学会三等奖 雷振东,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种高选择性甲烷检测新方法——基于纳米分子分拣技术,环境科学类别二等奖 余晟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基于新型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芋螺毒素检测试剂盒,生物化学类别三等奖,国际创新科技协会(IAIST)二等奖 Xin, Kevin Z,上海美国学校 - 浦西学园,通过胰脱氧核糖核酸酶与抗菌剂结合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治疗方法,微生物学类别二等奖 卫晋穅、雷逸文、袁健康,香港英皇书院,聚苯胺制毒气探测器,化学类别二等奖 潘骏生、崔雍建、黄耀德,香港中华基金中学,可卷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电池,能源与交通类别二等奖 许令玮,湖南长郡中学,中国洞庭湖湿地血吸虫病传播源的以蜣控疫生态治理研究,医药与健康类别三等奖 高杭、罗可仁、张露予,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水稻芽期耐低氧资源筛选及基因表达分析,植物学类别三等奖 Chow, Kevin Kaiyi; Christenson, Nathanael Graham; Schuster, Luke Alexander,成都国际学校,基于网络摄像头的指尖检测,计算机科学类别三等奖 黄萃榆,香港圣保禄学校,以纤维素废弃物处理水污染和漏油事故,环境管理类别三等奖 余修铭,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新型防翻折仿生伞,材料与生物工程类别四等奖 董美麟,北京市第八中学,可变轮辐水陆两栖移动式机器人,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四等奖 曹家骏、吴依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李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环形电磁驱动技术研究和模型设计,物理与天文学类别四等奖 Guo, Courtney Kate,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俄罗斯方块是否让人更聪明?——纵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行为与社会科学类别四等奖 李宜馨、原奕琛(郑州外国语学校)、马浩智(郑州第七中学),一种印刷电路板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国际创新科技协会(IAIST)一等奖

2015年第6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本次大赛中共有42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其中,16名中国学生凭借12个创新项目,获得包括一项顶级奖项、一项同类最佳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在内的个人和团体共计17个奖项。这也是中国大陆学生连续两年在这项大赛中摘得学科“同类最佳奖”。

1、赛制。预选赛总共16名参赛选手,采取双败的赛制,最终有两名选手晋级到第二日的正赛。正赛为单败,总共16名选手,决赛前采取BO5赛制,决赛为BO7。

2、赛事奖金。冠军:100,000美元 (约60万人民币)。

3、英特尔极限大师杯赛(Intel Extreme Master),简称IEM,是第一个全球规模的电竞精英锦标赛。2006 年 Intel 德国公司与ESL合作创立了 IEM 极限大师赛,开始实施以欧洲为基地的全球性赛事。2013年IEM在7月25日来到中国上海China Joy现场。

4、IEM是欧洲著名电子竞技组织ESL(Electronic Sports League,电子竞技联盟)旗下的品牌赛事,由财大气粗的Intel独家冠名赞助。比赛项目包括电子竞技项目的反恐精英(Counter Strike 16)、魔兽争霸(War3),和风靡全球的雷神之锤(QuakeLive),以及英雄联盟(LOL)。每年下半年遴选全球少数都市举办分站赛,次年春天在德国举办欧洲总决赛和世界总决赛。值得一提的是反恐精英项目世界总决赛冠军奖金为50000美元,当今世界电子竞技各大赛事无出其右。

以上就是关于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中国参赛全部的内容,包括: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中国参赛、IEM4比赛规则 IEM4的规则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689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