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里面性价比比较高的,续航比较好的汽车有哪些

电动汽车里面性价比比较高的,续航比较好的汽车有哪些,第1张

P7搭载小鹏自主研发的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全车拥有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搭载高通顶级车用处理器高通骁龙 820A、系统级自动驾驶芯片NVIDIA DRIVE Xavier,可实现每秒30万亿次运算,具备L4级自动驾驶的计算能力,目前P7可实现L3级自动驾驶,后续通过OTA升级,L4级指日可待。除了自动驾驶外,小鹏P7的驾乘空间也非常智能化,智能音乐座舱配备丹拿Dynaudio顶级Confidence系列音响系统,全车搭载 18 个扬声器,通过智能动态音效技术,可根据音乐风格、声场位置进行智能调节,让车内人员享受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数字车钥匙由小鹏汽车与AliOS就阿里巴巴小程序的合作研发,安全性能符合IFAA(互联网金融认证联盟)金融标准。智能的人车交互系统,可实时感应调节车内环境,还可通过车载“米家”与家居互联,并搭载非常丰富的软件功能,可以满足驾驶者绝大多数日常需求,因此小鹏P7是一台当之无愧的“智能机器人”。小鹏汽车宣布,旗下P7轿跑车型预计将于今年4月份上市,预计在7月份交付。3款预售车型的预售价区间为2400-3700万元。我觉得这就是性价比之王了吧。

汽车ota升级是什么意思?升级后会有安全隐患吗?

在这个各行各业相互渗透的时代,汽车电子化、互联网化日益加深不足为奇,这些互联网要素的加入,如APP、电信系统无疑可以提高汽车的智能化,使汽车的功能更加丰富。 但是,车厂为什么只满足于此,为了更方便大家的生活,制造了OTA这种东西,最近很火的两款车: ES8、比亚迪秦pro大力宣传这个概念。

车也可以像手机一样远程升级吗? 看起来像先进的OTA技术,其实隐藏的危险不少

1 :什么是OTA?

OTA的全名是over  the  air,也就是空中下载技术,但其实这个技术并不新鲜。 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希望偶尔dd出口,升级系统。 如果我们执行了这个命令,就会变成“OTA”。 换乘,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升级的话,可以直接利用车上的流量升级到车本身的不同地方,而不是升级到店里。 OTA也不是电动汽车的专用机,还应用于燃料车。 例如,17年,阿里与福特签署了远程信息技术合作意向书,将阿里的AliOS车载系统应用于今后的福特车,实现汽车与阿里的合作系统。

2:OTA分哪一种?

其实OTA也分为两种。 一个是sota。 也就是说,升级汽车软件,实现中控屏、灯等项目的升级。 例如,奥迪刚上市的纯电动SUV  e-tron。 另一个是FOTA,这种参与的范围会更广。 这包括一些汽车性能方面的升级。 比如台风山竹登陆的时候,特斯拉通过远程解锁该公司产品的续航距离,让大家可以更安全地躲过台风。

3 :整车OTA可能带来的问题

首先,整车OTA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性问题:首先,整车OTA表示,车的很多部分是远程控制的,但是会不会被黑客入侵导致车辆不被自己控制呢? 另外,喜欢玩手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升级失败,很可能会“砖瓦”(系统崩溃、死机)。 万一汽车更新的包装上有错误,在行驶中会变成“砖头”吗?车也可以像手机一样远程升级吗? 看起来像先进的OTA技术,其实隐藏的危险不少

最后,整车OTA远程升级,升级车的大部分安装,可以解决本来就有缺陷的问题。 这样的话,听起来确实很方便。 召回不需要回4S店,但不能降低制造商的质量控制吗? 反正有什么小毛病远程升级不就行了吗? 谁知道整车OTA功能普及后,制造商会更大胆地把消费者当成小白鼠呢? 这也许可以解释奥迪这样的传统大厂,对OTA态度如此保守的原因。

很多人觉得OTA就像升级手机一样,只要有什么问题就会升级,但是不管OTA有多先进,它只是升级你的车的软件,固有的硬件不会变。

作者丨何奇

编辑丨张宇喆

理想汽车将成为继蔚来之后,中国第二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至此,字节跳动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将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据悉,理想汽车在IPO募集的同时还获得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认购价为IPO最终发行价,四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美团点评、王兴、Kevin Sunny和字节跳动,其中字节跳动将投资3000万美元。

除此之外,早在去年8月,字节跳动就曾参与了理想汽车的53亿美元C轮融资。

字节跳动正在“磨刀霍霍”开辟下一个汽车战场。

汽车已经由单纯交通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互联网企业正在蚕食一个万亿车联网市场。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进入车联网产业的关键一年。到了2020年,BATH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在车联网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生态布局。

如今,字节跳动也不甘落伍。据早前报道,字节跳动正组建车联网团队,计划推出车辆信息娱乐系统方案。字节跳动表示:“正在做一些探索,以满足车载场景的用户体验。”

字节跳动——搅局者还是噱头?

虽未正式对外发布车联网战略,但字节跳动想要分食这块“蛋糕”的野心已经昭显。其中抖音或许只是它切入这一领域的“抓手”,它想将整个生态带上车。

2016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很快成为头条战略级产品。抖音取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头条将其最核心的算法优势用到了抖音上。在产品层面加入算法推荐模型,能够保证内容分发效率。抖音发布的《2019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

字节跳动“破局”车联网最大的利器无疑是抖音,第二大利器则是应用生态。被称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产品涵盖新闻资讯、视频、社区、金融、教育等众多领域,其产生的用户数据体量以及数据演算出的价值可想而知。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抖音未来只是字节跳动探路车联网的工具之一。基于场景服务的车联网应用,或能给车主和车企都带来一定的价值。因此,结合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精准推送,形成有效的场景联动,成了车联网公司考虑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这也是字节跳动能否成为车联网领域搅局者的关键所在。

百度——汽车产业AI升级的赋能者

2017年3月1日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对现有业务及资源进行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旨在进一步提升效率、协同发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传统汽车产业升级。

百度成立IDG,意欲打通全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及车联网业务,整合智能互联、高精地图、环境感知等多项核心技术,提升智能辅助驾驶走向全自动驾驶的全套能力,形成IDG整体势能的集中释放,赋能车企及汽车产业。

从百度在车联网的布局来看,其在车联网领域主要依托Apollo智能车联平台,围绕小度车载OS和Apollo智能车云两大解决方案,通过开放其AI能力,帮助OEM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车联系统。

亿欧汽车认为,百度在车联网领域的优势在于对AI技术的布局,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车联网产品属性。车联网作为未来自动驾驶的基础,百度则更偏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即车路协同,在这一点上,百度占据了一定优势。不过,随着其它互联网企业核心技术和生态释放,百度想要在车联网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需要强化技术迭代,加速“上车”的步伐。

阿里——车联网底层技术的输出者

阿里是中国最早入局车联网的互联网玩家之一,其核心产品是AliOS *** 作系统。2010年,阿里巴巴开始研发智能 *** 作系统,历经云OS、YunOS的更名。直到2017年,阿里发布全新的AliOS品牌及口号,面向汽车等领域研发物联网 *** 作系统,并整合原YunOS移动端业务。

不过,阿里涉足车联网的重要时间节点是2014年。彼时,阿里开始研发汽车 *** 作系统,采用全新的系统架构。2014年7月23日,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正式签定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阿里和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成立斑马网络,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不难发现,阿里真正落地车联网主要依托斑马网络。

斑马网络新近推出的斑马智行VENUS系统,是其与AliOS战略重组后,新团队产出的重要成果。新增的AI语音自然连续对话、声音克隆、车家互联、支付宝小程序、A-B平行世界、个性AI形象、白天/黑夜模式等黑科技功能,智联网汽车开始从“在线”向“情境智能”变革。

作为未来汽车“新四化”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斑马智行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深耕细作,为未来自动驾驶、V2X等技术的实现和落地沉淀数据基石。

在亿欧汽车看来,阿里仅凭斑马网络撬动整个车联网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巨头们的产品大多趋于同质化,只有在市场上打造出差异化竞争产品,方可守住一亩三分地。

腾讯——车企“生态车联网”建设者

2018年11月,腾讯发布了智慧出行战略,截止到目前,整合车联网、地图、位置服务、汽车云、自动驾驶、乘车码等业务,并不断加大网络安全、AI、内容服务、微信等生态能力的协同,面向汽车行业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腾讯在车联网领域定位是成为车企出行服务化转型的Tier 1,为车企提供用户服务和营销、车联网和平台运营、地图和云服务、生态服务和安全风控五大核心能力。

在“生态车联网“的战略考量之下,2018年,腾讯孵化出专注于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系统级产品研发与服务的梧桐车联,着力于建设腾讯生态车联网战略的工程落地平台和腾讯最新车联网技术的承载平台,致力于成为完整腾讯生态资源的提供者和系统级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提供平台,打造背靠腾讯生态资源的车联网创新技术应用的开发平台。

华为——智能网联汽车的Tier 1

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目标是,依托ICT领域深厚的工程、技术积累,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以及相关的云服务;将摩尔定律引入汽车产业来促使技术快速进步;和车厂一起简化整车设计,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在汽车的生命周期里通过软硬件升级来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与车企一起“造好”车,造“好车”。

不造车的华为,将自己定位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2019年12月29日,华为车联网分布式平台HUAWEI HiCar搭载新宝骏量产车型RC-6正式“上车”。目前HiCar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家车厂,包括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已经加入,合作车型超过120款。

华为具备造车的条件,却定义自己“不造车”。目前,华为凭借其技术上的积累,足以撬动中国车联网市场。除了5G技术,鸿蒙 *** 作系统将成为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华为存在生态短板,需要在此方面进行加深布局。

结语

近日,亿欧汽车发布了《2020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从中国的车联网市场格局来看,在以娱乐车联网为主导的车联网产业链中,看似各个环节“百花齐放”,实则是BATH等互联网巨头唱主角。处在车联网金字塔顶端的互联网企业,或将收割一波车载流量。

亿欧汽车认为,互联网企业没有汽车基因,缺乏对汽车逻辑的理解,其车联网商业模式依旧照搬其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的赚钱模式,将汽车看作是小型移动的智能空间和智能硬件,而智能汽车能够承载其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互联网巨头的车联网野心。亿欧汽车判断,2020年将是互联网巨头分食中国车联网“大蛋糕”的关键一年。

亿欧汽车梳理发现,BATH等互联网巨头在车联网生态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甚至形成了生态垄断,各类车企投靠的车联网应用生态也相较局限了。当前,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硬核技术的输入,在以技术为核心的车联网,应用生态固然重要,但不是未来车联网的刚需。

互联网企业想要在车联网产业链中站稳脚跟,把持车载流量入口,就需要换一种产品思维,从汽车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产品逻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亿欧导读 ]车路协同是一场马拉松。

作者丨杨雅茹

编辑丨张嫣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位神秘的“快递小哥”穿梭在武汉街头,最终顺利将医疗物资运送至武汉第九医院——这是武汉智能配送第一单。而完成这次配送的是一款L4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智能机器人。

在病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无人驾驶技术进行的无人配送成为了取代人力的好方式。在2019年进入寒冬的自动驾驶技术,随之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人驾驶在无人物流方面有所突破的另一面是——在乘用车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商业化已进入瓶颈期,一批企业在2019年难以为继,走向倒闭。部分业内人士开始考虑:如果L3、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如果量产难度太大,是否有其他解决路线?如果聪明的车不能立刻进入人们的生活——“聪明的车”+“聪明的路”,能否可行?

在政策支持与驱动下,关于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技术路线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即 IVICS (Intelligent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ve Systems),简称车路协同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最新发展方向。通过在车、路上搭载相关软硬件,可以进行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曾经谈道:“没有智慧城市,没有智慧交通,哪有智能汽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车路协同的重要意义,应该被当做自动驾驶继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有业内分析认为:未来3-5年,将迎来车路协同的爆发。

无论是以华为为代表的ICT企业,还是以德赛西威、均胜电子为代表的汽车供应商,以及希迪智驾为代表的车路协同方案解决商,都在积极参与到这一赛道中。此外,BAT(百度、腾讯、阿里)则是最受关注的玩家。

百度凭借多年积累的朋友圈打造出了开源平台,希望通过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框架支持;在数据上有优势的阿里,正在展开对路侧场景的探索;而同样打造开源平台的腾讯,希望成为“生态连接器”,正在进行道路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下注未来出行之时,巨头们不愿错过任何机会。

01

百度:开源抢占注意力入口

“‘聪明的车+智能的路’将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最优解。”百度副总裁兼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如是说,而这也是当下Apollo发力的重要方向。百度方面认为,车路协同能够帮助单车智能在路测中遇到的54%的问题,减少62%的单车智能接管。

2016年,百度已开始布局V2X车路协同,并作为国家03专项《5G支持ICT融合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预计2018年结项)的牵头单位,展开相关研究。但直至2018年9月,百度才正式加入混战,推出首个车路协同开源方案。

近几年,“开源”是百度的高频词。无论是它的深度学习框架PaddlePaddle还是Apollo无人驾驶系统、百度小程序,都以开源这个关键词作为核心要义,其中当然也包括车路协同。百度希望以这种方式帮助获得更多开发者青睐,并建立自己的生态。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在此过程中,百度作为信息入口崛起的平台希望继续掌握“原驾驶者”的注意力,争夺下一个时代入场券。对于百度而言,重要的不是谁来生产无人驾驶汽车。而是当这些业务伙伴推出无人车后,百度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注意力。

近几年,基于Apollo开放平台的四层开放技术框架,Apollo车路协同开源在软件、硬件、云端服务等层面增添或升级了车路协同相关模块。2019年12月,在一年一度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震宇再次重申了车路协同对自动驾驶技术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Apollo车路协同开放平台/亿欧汽车分析员 杨雅茹

为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百度更是开放了车路协同平台:整体打包边缘智能和云端能力等服务,为Apollo平台开发者提供基础设施的能力底座,通过易调用的接口支撑智能信控、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智能停车、智能货运、智能车联等不同行业应用场景。

百度车路协同在三大方向进行了集中发力,其中包括研发符合自动驾驶场景需求的路侧感知能力。此外,百度与通信芯片及设备厂商合作针对自动驾驶应用需求优化V2X通信传输通道,并不断加速融合车端自动驾驶系统中对于V2X路侧感知信息的使用。

截至目前,Apollo拥有北京、雄安、硅谷等多样地区场景以及乘用车、无人小巴、无人物流车等多种车型;在路侧感知传感器方案、路侧感知算法、车端感知融合算法、数据压缩与通信优化、V2X终端硬件及软件、V2X安全方面布局研发车路协同全栈技术;此外,Apollo在无人车队、开放道路无人车测试里程等系列场景也拥有一定的数据积累。

在车路协同这条路上,百度正在织下更大的网,朋友圈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也将成为百度的先发优势。

02

阿里:打造场景优势

阿里则在打造“聪明的路”上进行更多尝试。

2018年9月20日的杭州云栖大会期间,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升级汽车战略: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智能高速公路”,这一战略将由AliOS联合阿里云、达摩院、高德、支付宝、千寻位置、斑马网络等共同完成,一同探索未来二十年的路。

为此,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

阿里面向智慧高速的智能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亿欧汽车分析员 杨雅茹

2019年5月,阿里斥36亿元巨资入股千方科技(主业包括智慧交通和智能安防),双方计划围绕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展开包括技术研发合作、市场推广合作及项目落地合作等展开多项合作,共同推进智能交通应用解决方案及“云+边+端”全链路解决方案落地实施。这再次印证了阿里对于智能交通以及车路协同领域的看重。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的车路协同战略主要计划从云控平台、智能感知基站、协同计算系统三个层面推进。在路侧端能够使用达摩院感知基站技术,AliOS负责构建车的感知与协同计算,云控平台则扮演着云端大脑这一角色。

驾驶舱内的天貓精灵车载语音助手/阿里官网

在阿里的规划中,车路协同的道路端核心构成部分是感知基站。即由多种传感器及高效运算单元组成,可以帮车辆进行路线规划和定位的车外大脑。目前,阿里已经同英特尔、大唐电信集团展开智能交通-车路协同领域的战略合作。基于双方的LTE-V2X通信技术及边缘计算能力,AliOS希望通过打造生态、引入更多应用场景,推进整个体系商业化和标准化落地。

由于阿里电商平台的身份,目前阿里主要优势集中在路端,其发展车路协同拥有菜鸟联盟场景、ET城市大脑等数据积累。

在封闭的路端场景中,阿里也比较具有优势。行业人士分析,从目前形势来看,阿里可能在货运物流行业能够最先落地自动驾驶,若针对车路协同进行深入研究,固定物流路线改造相对容易,使用率也比较高。借此,阿里未来或能大大降低边际成本。

03

腾讯:扮演“生态连接器”

近年来一直下注智能出行领域的腾讯,也已开始有所动作。

2019年5月,腾讯宣布将联合英特尔、诺基亚、中国联通、东软成立5G车路协同开源平台,目前已对车路协同和微服务框架进行开源。

车路协同创新生态/亿欧汽车分析员 杨雅茹

离不开作为连接器的属性意义,腾讯此平台更像是应用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器,通过释放5G网络潜能,连接人、车、路、云。腾讯无线运营部张云飞介绍,“当下,车企和路方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车路协同改造,但最终没有打通C端,未能实现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整体闭环以及商业变现。现在道路的信息呈现碎片化趋势,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实现相关连接,助力道路信息化发展、道路朝智慧化发展。”

为方便合作用户使用,腾讯平台通过集成物理机、虚拟机、容器等多种方式,使用微服务,实现第三方应用服务的管理和海量节点管理问题,并且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此外,腾讯还提供了三种整合能力,包括用户界面的整合方式、接口整合方式,及开发框架整合方式。

此前,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专家俞一帆透露,腾讯5G车路协同开源平台针对边缘计算、车路协同业务本身特点提供了一系列模块,涵盖路侧边缘计算平台、软件系统与5G网络对接的流量控制,以CV2X消息集为核心的数据处理功能等。除此之外,该平台向上可支撑服务于交通行业相关的道路管理、交通管控等,向下可对接V2X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截至目前,腾讯通过自研搭建了车路协同平台的一系列核心能力体系。在视觉感知领域,腾讯有专门的研发团队正在研究包括图像识别、多传感器融合、融合决策以及改装车辆在复杂环境中测试等多项关键能力;在车与车、车与路的通信之间,腾讯发力5G标准,建立了未来网络实验室,主要研究5G车路协同落地时会面临的共性问题;在落地方面,腾讯正在考虑加强边缘计算设备的部署,目前正在与多家合作伙伴联合建设边缘计算开源平台。

基于自身特点,腾讯打造出了一条更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道路,很好地将整个产业串联起来。

04

谁是“暂时领跑者”?

早就发力Apollo的百度,看起来是目前的“暂时领跑者”。先发优势下,百度看起来优势似乎更为明显,建立了生态圈,广泛进行开源合作。

百度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展示/百度官网视频截图

截至目前,百度已经同数十家车企达成合作,与多个省市地区的城市展开了相关合作。在车路协同场景下,百度在无人车测试方法、场景构建、车联网、高精地图等方面已有建树,其在V2X非技术方面也早有布局。但在路端,百度仍有短板。

而在路端、运营场景等方面,则是阿里的优势。

与百度开放道路不同的是,阿里正在基于自身业务积累展开更多探索,在物流优势菜鸟联盟的支持下,阿里有可能针对封闭测试场景取得突破性发展。成熟的场景模式,有利于加速车路协同快速落地。

2016年底,阿里就开始展开了对于“互联网+交通运输”的探索。如今,达摩院也成为了阿里布局感知基站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虽然已经在路侧展开探索,但道路与车辆协调配合带来多传感器融合和信号实时传输方面的难度较大,这也是阿里未来所要面对的。

一些业内人士曾对亿欧表示,对于车路协同如何推进,阿里内部似乎仍有犹豫。此外,受制于车路协同所面临的盈利问题,阿里的态度也更为谨慎。

相比较而言,腾讯的优势是理解用户。它也正通过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平台服务、业务应用三方面,搭建车路协同生态。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腾讯系智能网联技术企业参与到各地方的车路协同合作中。但对于腾讯而言,未来仍需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让外界感知到腾讯相关技术的优势。

车路协同的场景复杂、产业链冗长、产业范围广阔,这些都是行业发展前面的拦路虎。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搞定车路协同的软件、硬件、平台、施工、应用等一系列工作。有行业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随着产业发展,未来细分产业的机会依然存在,一些创业公司也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05

等风来

车路协同或许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大环境来看,中国在车路协同的探索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示范区已经超过30个,包括上海、北京-河北、重庆、无锡(先导区)、杭州-桐乡、武汉、长春、广州、长沙、成都等10个国家级示范区。测试场景也在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城市走向高速。

行驶中的汽车/Unplash

亿欧智库曾经预测,2019年-2021年将进入车路协同产业发展导入期,尤其是道路升级将成为城市布局重点,以示范区为代表的布局将逐渐形成规模。

对于主机厂而言,车路协同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制造方面的难题。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蔡纪勇曾经表示,只要车端具有L2级别的单车智能,即可实现高级别的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而目前,诸多车企纷纷下注L3级、L4级自动驾驶,极大增加了研发成本,与汽车的硬件投入。

诸多行业人士似乎已经形成共识:车路协同将迎来集中爆发期,感知层面或最先迎来发展。但困难仍需解决。

首先,基础设施层面,由于车路协同依赖通信技术,通过远程控制来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必须依靠5G标准落地。而目前,道路系统是否能够跟5G标准落地,同步实现硬件对于自动驾驶的支持,还尚未可知。

其次,从车路网现状来看,现在各方面发展并不平衡。有专家提出,车路协同要进行系统性建设,才能将三方建设拉入正轨。

第三,标准仍缺位——这也将成为限制发展的重要因素。

道路上的车辆/Unplash

而对于企业而言,车路协同的商业模式成为重要讨论议题。

多位从业者向亿欧汽车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车路协同当下商业模式并不明显。阿里云通用能力中心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赵圣强表示,当下,车路协同方面虽然各个企业已经展开了相关研究和探索,但目前,整个行业内并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时间试错。

编辑:张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电动汽车里面性价比比较高的,续航比较好的汽车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电动汽车里面性价比比较高的,续航比较好的汽车有哪些、汽车ota升级是什么意思升级后会有安全隐患吗、BATH车联网探路,字节来搅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699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