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交通灯控制

PLC交通灯控制,第1张

用PLC实现智能交通控制

1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里的十字路口交通系统大都采用定时来控制(不排除繁忙路段或高峰时段用交警来取代交通灯的情况),这样必然产生如下弊端:当某条路段的车流量很大时却要等待红灯,而此时另一条是空道或车流量相对少得多的道却长时间亮的是绿灯,这种多等少的尴尬现象是未对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造成的,不仅让司机乘客怨声载道,而且对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智能控制交通系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也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在少数几个先进国家已采用智能方式来控制交通信号,其中主要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出于便捷和效果的综合考虑,我们可用如下方案来控制交通路况:制作传感器探测车辆数量来控制交通灯的时长。具体如下:在入路口的各个方向附近的地下按要求埋设感应线圈,当汽车经过时就会产生涡流损耗,环状绝缘电线的电感开始减少,即可检测出汽车的通过,并将这一信号转换为标准脉冲信号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入,并用PLC计数,按一定控制规律自动调节红绿灯的时长。

比较传统的定时交通灯控制与智能交通灯控制,可知后者的最大优点在于减缓滞流现象,也不会出现空道占时的情形,提高了公路交通通行率,较全球定位系统而言成本更低。

2 车辆的存在与通过的检测

(1) 感应线圈(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其主要部件是埋设在公路下十几厘米深处的环状绝缘电线(特别适合新铺道路,可用混凝土直接预埋,老路则需开挖再埋)。当有高频电流通过电感时,公路面上就会形成如图1(a)中虚线所形成的高频磁场。当汽车进入这一高频磁场区时,汽车就会产生涡流损耗,环状绝缘电线的电感开始减少。当汽车正好在该感应线圈的正上方时,该感应线圈的电感减到最小值。当汽车离开这高频磁场区时,该感应线圈电感逐渐复原到初始状态。由于电感变化该感应线圈中流动的高频电流的振幅(本论文所涉及的检测工作方式)和相位发生变化,因此,在环的始端连接上检测相位或振幅变化的检测器,就可得到汽车通过的电信号。若将环状绝缘电线作为振荡电路的一部分,则只要检测振荡频率的变化即可知道汽车的存在和通过。

电感式传感器的高频电流频率为60kHz,尺寸为 2×3m,电感约为100μH这种传感器可检测的电感变化率在03%以上[1,2]。

电感式传感器安装在公路下面,从交通安全和美观考虑, 它是理想的传感器。传感器最好选用防潮性能好的原材料。

(2) 电路

检测汽车存在的具体实现是在感应线圈的始端连接上检测电感电流变化的检测器, 并将之转化为标准脉冲电压输出。其具体电路图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部分、检测部分、比较鉴别部分。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输出脉冲波形见图1(b)。

(3) 传感器的铺设

车辆计数是智能控制的关键,为防止车辆出现漏检的现象,环状绝缘电线在地下的铺设我们设采取在每个车行道上中的出口地(停车线处)以及在离出口地一定远的进口的地方各铺设一个相同的传感器,方案如图3(以典型的十子路口为例),同一股道上的两传感器相距的距离为该股道正常运行时所允许的最长停车车龙为好。

3 用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

31 控制系统的组成

车辆的流量记数、交通灯的时长控制可由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实现。当然,也可选用其他种类的计算机作为控制器。本例选用PLC作为控制器件是因为可编程控制器核心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高可靠性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 *** 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它采用模块化结构,编程简单,安装简单,维修方便[3]。

利用PLC,可使上述描叙的各传感器以及各道口的信号灯与之直接相连,非常方便可靠。

本设计例中,PLC选用FX2N-64,其输入端接收来自各个路口的车辆探测器测得的输出标准电脉冲,输出接十字路口的红绿信号交通灯。信号灯的选择:在本例中选用红、黄、绿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灯(箭头方向型)。

32 车流量的计量

车流量的计量有多种方式:

(1) 每股行车道的车流量通过PLC分别统计。当车辆进入路口经过第一个传感器1(见图3)时,使统计数加1,经过第二个传感器2出路口时,使统计数减1,其差值为该股车道上车辆的滞留量(动态值),可以与其他道的值进行比较,据此作为调整红绿灯时长的依据。

(2) 先统计每股车道上车辆的滞留量,然后按大方向原则累加统计。如,将东西向的(见图3)左行、直行、右行道上的车辆的滞留量相加,再与其它的3个方向的车流量进行比较,据此作为调整红绿灯时长的依据。

(3) 统计每股车道上车辆的滞留量后按通行最大化原则(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多道相向行驶)累加统计。如,东、西相向的2个左行、直行、右行道上的车辆的滞留量全部相加,再与南北向的总车流量进行比较,据此作为调整红绿灯时长的依据(下面的例子就是按此种方式)。

以上计算判别全部由PLC完成。可以把以上不同计量判别方式编成不同的子程序,方便调用。

33 程序流程图

本例就上述所描述的车流量统计方式,就图3中的十字路口给出一例PLC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长的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行车顺序与现实生活中执行的一样[4],只是时间长短不一样。

(1) 当各路口的车辆滞留量达一定值溢满时(相当于比较严重的堵车),红绿灯切换采用现有的常规定时控制方式;

(2) 当东、西向路口的车辆滞留量比南、北向路口的大时(反之亦然),该方向的通行时间=最小通行定时时间+自适应滞环比较增加的延时时间(是变化的),但不大于允许的最大通行时间。其中最小定时时间是为了避免红绿灯切换过快之弊;最大通行时间是为了保障公平性,不能让其它的车或行人过分久等。进一步的说明在后面的注释中。

(3) 自适应滞环比较(本例的核心控制规律)增加的时间的确定若东、西向车辆滞留量≥南、北向一个偏差量σ(如30辆车或其它值)时,先让东、西向的左转弯车左行15s(定时控制,值可改),再让直行车直行30s(直行时间的最小值,值可改)后再加一段延时保持,直至东、西向的车辆滞留量比南、北向的车辆滞留量还要少一个偏差量σ,才结束该方向的通行,切换到其它路上,否则一直延时继续通行下去,直至到达最大通行时间而强制切换。滞环特性如图6所示。实际应用时σ的值需整定,过小则导致红绿灯切换过频,过大又不能实现适时控制。

34 流程图注释

(1) 流程图中的15s、30s、75s等时间分别为交管部门定的车辆左转弯时间、直行最小时间、允许的最大通行时间;σ为车流量的偏差量。以上值及其4个路口车流量的满溢值均可在程序初始化中任意更改。

(2) 车辆左转弯是造成交通堵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应加以适当限制,故车辆左转弯始终采用最小定时控制,以减小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可靠性。

(3) 车辆通行的时间中包含绿、黄灯闪烁的时间,红、黄、绿各灯的切换与现用的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4) 人行道的红绿灯接线与现用的方式相同,其绿灯点亮的时刻与该方向车辆直行绿灯点亮的时刻同步一致,但要较车辆直行绿灯提前熄灭,采用定时控制,如绿灯定时亮18s。其目的是不让右转弯车辆过分受人行道灯的限制。若人车分流,右转弯车辆不受限制。较简单,流程图中略。

(5) 车流量的计量是不间断的,与控制呈并行关系,该系统属多任务处理,编程尤其应注意。

4 结束语

比较传统的定时交通灯控制与智能交通灯控制,可知后者的最大优点在于减缓滞流现象,也不会出现空道占时的情形,提高了公路交通通行率,较全球定位系统而言成本更低,特别适合繁忙的、未立交的交通路口,更适合于四个以上的路口,也可方便连网。

参考文献

[1] 黄继昌等 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2 ]张万忠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英RJ索尔特 道路交通分析与设计[M] 张佐周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不是很完整,您可以拿去做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Network 1 // 网络标题

// 网络注释

LD I00

EU

TOF T37, +300

Network 2

LD T37

= Q00

采用线圈驱动指令实现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

点击起动按钮SB1时,PLC内部梯形图程序中的起动触点X000闭合,输出线圈Y000得电,输出端子Y0内部硬触点闭合,Y0端子与COM端子之间内部接通,接触器线圈KM得电,主电路中的KM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得电起动。

点击停止按钮SB2时,PLC内部梯形图程序中的停止触点X001断开,输出线圈Y000失电, Y0、COM端子之间的内部硬触点断开,接触器线圈KM失电,主电路中的KM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失电停转。

扩展资料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可编程控制器由CPU、指令及数据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数字模拟转换等功能单元组成。

早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只有逻辑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后来随着不断地发展,这些当初功能简单的计算机模块已经有了包括逻辑控制、时序控制、模拟控制、多机通信等各类功能;

名称也改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于它的简写PC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简写相冲突,加上习惯的原因,人们还是经常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一称呼,并仍使用PLC这一缩写。

PLC实现程序循环(交通灯)方法

交通信号灯分东、西、南、北四组,每组分别有“红”“黄”“绿”三种颜色。

其工作状态由PLC过程控制,“启动”、“停止”按钮分别控制信号灯的启动和停止。

G1表示东西绿灯的信号,Y1表示东西黄灯的信号,R1表示东西红灯的信号;

G2表示南北绿灯的信号,Y2表示南北黄灯的信号,R3表示南北红灯的信号;

SB2表示“停止”信号,SB1表示“启动”信号。

1.按下启动按钮,东西绿灯亮,南北红灯亮; 30秒后,熄灭。

2.东西,南北四个黄灯同时闪烁5次(5秒)后,熄灭。

3.东西红灯亮,南北绿灯亮20秒。

4.东西,南北四个黄灯同时闪烁5次(5秒)后,熄灭。按如下波形图,连续循环。

5.按下停止按钮,所有指示灯全部熄灭。

6.选定PLC的机型是S7-200系列PLC。确定I/O点,绘制I/O点分配表,编程。

7.编程后,认真检查PLC的梯形图程序。

PLC控制梯形图设计  

十字路口南北及东西方向均设有红、黄、绿三个信号灯,六个灯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循环往复工作。如下表所示:

方向

时间顺序

南北方向

南北绿(8s),东西红(8s)

南北黄(21s),东西红(21s),

南北红(101s),东西绿(8s),东西黄(21s)

东西方向

东西红(101s),南北绿(8s),南北黄(21s)

东西绿(8s),南北红(8s)

东西黄(21s),南北红(21s)

相应的元器件安排如下:

元器件

作用

X000

起动及循环起点,南北绿,东西红。

Y000

南北绿输出

Y001

南北黄输出

Y002

东西红输出

Y003

东西绿输出

Y004

东西黄输出

Y005

南北红输出

M0

中间继电器,把X000的状态保持。

T0

东西红定时

T1

东西绿定时

T2

东西黄定时

T3

南北绿定时

T4

南北黄定时   

T5

南北红定时

根据以上分析,其梯形图可设计如图1

步序 指 令 步序 指 令

0 LD I00 启动 22 = Q02 南北红灯工作

1 AN T41 23 LD T37

2 TON T37, +250 南北红灯25S 24 = Q05 东西红灯工作

3 LD T37 25 LD Q02

4 TON T41, +300 东西红灯30S 26 AN T43

5 LD I00 27 LD T43

6 AN T37 28 AN T44

7 TON T43, +200 东西绿灯20S 29 A T59

8 LD T43 30 OLD

9 TON T47, +220 东西方向车22S 31 = Q03 东西绿灯工作

10 TON T44, +30 东西红灯闪烁 32 LD Q02

11 LD T44 33 AN T42

12 TON T42, +20 东西黄灯2S 34 LD T42

13 LD T37 35 AN T43

14 TON T38, +250 南北绿灯25S 36 OLD

15 LD T38 37 TON T49, +10 延时1S

16 TON T48, +270 南北响彻27S 38 LD T49

17 TON T39, +30 南北绿灯闪烁 39 AN T47

18 LD T39 40 = Q07 东西向车行驶

19 TON T40, +20 南北黄灯2S 41 LD T44

20 LDN T37 42 AN T52

21 A I00 43 = Q04 东西黄灯工作

步序 指 令 步序 指 令

44 LD Q05 56 TON T50, +10

45 AN T38 57 LD T50

46 LD T38 58 AN T48

47 AN T39 59 = Q06 南北向车行驶

48 A T59 60 LD T39

49 OLD 61 AN T40

50 = Q00 南北绿灯工作 62 = Q01 南北黄灯工作

51 LD Q05 63 LD I00

52 AN T38 64 AN T60

53 LD T38 65 TON T59, +5

54 AN T39 66 LD T59

55 OLD 67 TON T60, +5

以上就是关于PLC交通灯控制全部的内容,包括:PLC交通灯控制、帮忙plc程序设计:照明灯的控制程序LC、如何用PLC来控制灯光的闪烁频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854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