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现金流量表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第1张

  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

  表5-12 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补充资料

  行次

  金额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减:收益)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

  第二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具体过程列示如下:

  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

  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

  (1) 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

  (2)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3) 财务费用(利息及融资手续费等)

  (4) 六项准备(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

  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

  (1) 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

  (2) 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

  (3) 投资收益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①

  第二步——将①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

  (1) 计提坏账准备

  (2) 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3) 固定资产折旧(减:存货增加部分)

  (4) 无形资产摊销

  (5)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6) 本期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增加(减:存货增加)

  (7) 待摊费用摊销(减:存货增加)

  (8) 计提经营性预提费用(减:存货增加)

  (9) 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减少)

  (10)递延税款贷项

  (11)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增加)

  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

  (1) 应收帐款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

  (2) 应收票据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

  (3) 预收帐款的减少

  因净利润而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②

  第三步——将②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加: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增加现金的项目

  (1) 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减:财务费用——贴现)、其他应收款等的减少

  (2) 预收帐款的增加

  (3) 购货退回(存货减少)

  减: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减少现金的项目

  (1)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的减少

  (2) 预付帐款的增加

  (3) 购进存货支付的现金(存货增加)

  (4) 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减少

  (5) 预提费用的减少

  (6) 待摊费用的增加

  (7) 应交税金的减少

  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步)

  以上就是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

通过现金流量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其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现金流量表的具体格式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企业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其作用主要有:

(1)可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判断其经营周期是否顺畅;

(2)可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及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情况做出较可靠的判断;

(3)可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4)可通过比较当期净利润和当期净现金流量,评价企业产生现金流量能力的高低;

(5)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非现金投资和财务活动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在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1、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工作底稿法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分录时,要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营业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库存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记表示现金流入,贷记表示现金流出。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方、贷方合计数均已经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也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的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2、T型账户法

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T型账户法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账户。如果项目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则将差额过入和项目余额相同的方向;反之,则过入相反的方向。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3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3、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是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会计科目明细账的记录,分析计算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最佳答案

我是这样编制现金流量表的

第一步、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货币资金期末数和期初数(一般企业并无其它形式的现金等价物),把现金流量表最后面的现金的期末余额和现金的期初余额填上,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第二步、再到主表上先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两大项:

1 一般企业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增加减少外无其它形式的投资,这样看资产负债表分析固定资产及无开资产部分就行了:若无变化,就不管它了;若有变化,看看是否关扯现金及金额多少。(要有其它投资,再看看其它投资项目就行了)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于长短期借款、财务费用这几个科目有关系,根据这几个科目分析填列就行了

第三步、上面做好后,现在可以倒挤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了。(根据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步、现在先不忙着去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细项目,而要先去填后面补充资料中从净利润开始推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那部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前面倒挤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正确性。

1此部分多数项目均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直接抄取或计算得出(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减少或增加等等)。

2麻烦一点的是如何确定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范围,我的经验是这样:○1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一般均为经营性应收项目;○2除短期借款、预提费用等科目外的流动负债科目均为经营性应付项目。

3看看按照此思路由净利润开始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先对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范围进行微调;若还不正确,还要检查前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是否有误。若正确,基本大功告成。

第五步、最后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一般纳税人为例)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7%+(或-)应收帐款变动额计算。(若有其它业务收入也要算上)

2先算出现金流入小计再倒挤出现金流出小计。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均可从帐务上查出填上。

4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折旧部分-未支付现金的部分。

5最后倒挤出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回答者:hxy0718 - 经理 四级 2-23 09:47

excel中制作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步骤:增加一张工作表,并将其命名为“现金流量项目综合分析”;制作一个斜线表头:选中单元格“A2:A3”,将其对齐方式设置为合并后居中,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刷,再选中区域“B2:D3”;选中区域"A2:A3",按下ctrl+1组合键d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切换到边框选项卡,在线条组合框中样式列表框中选择合适的线条样式,在边框组合框中单击箭头所指按钮,如图单击确定,回到文本中,可以看到在单元格中插入了一条斜线;在插入下文本工具里,点击文本框,选择横向文本,在斜线上方输入文本“项目构成”,下方输入“企业活动”;在“B2:D3”中分别输入“现金收入小计”、“现金支出小计”和“现金流量净额”,在“A4:A6”中输入企业活动项目,进行相应的格式设置;将数据导入到表格中;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对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所进行的系统的表格式的反映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现金流入

  现金流入由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等三项内容构成

  (1) 产品销售收入是项目建成后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在计算时,一般是假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售出,也就是销售量等于生产量,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生产量×销售单价

  计算时要注意:在项目的投产期,尚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此时的销售收入与达产期的销售收入是不同的。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对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所进行的系统的表格式的反映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2)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一般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进行,其中固定资产余值回收额应按照给出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

  (3) 回收流动资金也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要注意流动资金回收额为项目的全部流动资金

  (二)现金流出

  现金流出由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五部分内容构成

  (1) 固定资产投资又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备费、建设期间利息以及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四个内容。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计算中,要注意建设期利息的计算。一般来讲,对于分年均衡发放的总贷款,其利息的计算原则是当年贷款按半年计息,上年贷款按全年计息。计算公式为

  (2) 流动资金投资额来自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的有关项目。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注意的是流动资金投入的年份,一般是在项目投产的第一年开始投入流动资金

  (3) 经营成本是指总成本费用中扣除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和贷款利息以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贷款利息

  计算经营成本时要注意的是,在经营成本中不包括利息支出。这是因为在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是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的,因此利息支出就不再作为现金流出,而在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中单有一项借款利息支出,因此经营成本中也不包括利息支出

  (4) 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的计算均按有关规定进行,其中所得税额是在项目营运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为零的情况下,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在案例计算中,为简便起见,应纳税所得额一般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式中: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费。

  (三)净现金流量

  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入量减去对应年份现金流出量,而累计净现金流量为本年及以前各年净现金流量之和。

  (四)现金流量表的延长表

  在利用现金流量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有时为了方便计算,往往采用在现金流量表中增加一个延长表的方式。现金流量表的延长表主要有三个栏目,即折现系数、净现金流量现值和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在这一部分要注意两点:一个是折现系数的计算,要与项目计算期的年序规定相一致;另一个是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其在项目计算期最后一年的数据即为该项目的净现值(NPV)。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除特别说明外,以下所称的现金均包括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依据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现金流量表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收支详细资料的现金流量信息的报表,即直接法下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第二部分是“补充资料”部分,主要提供不涉及现金流量的重要经济事项和提示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关系的报表,即间接法下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其基本格式与内容如表5-11所示。

表5-11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补充资料

行次

金额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减:收益)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其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债务转为资本

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现金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的期初余额

加: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668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