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进阶架构专题每日送达
1.直接插入排序
经常碰到这样一类排序问题:把新的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的数据列中。
将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排序,然后构成一个有序序列
将第三个数插入进去,构成一个新的有序序列。
对第四个数、第五个数……直到最后一个数,重复第二步。
如何写成代码:
首先设定插入次数,即循环次数,for(int i=1i
设定插入数和得到已经排好序列的最后一个数的位数。insertNum和j=i-1。
从最后一个数开始向前循环,如果插入数小于当前数,就将当前数向后移动一位。
将当前数放置到空着的位置,即j+1。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length=a.length//数组长度,将这个提取出来是为了提高速度。
int insertNum//要插入的数
for(int i=1i//插入的次数
insertNum=a[i]//要插入的数
int j=i-1//已经排序好的序列元素个数
while(j>=0&&a[j]>insertNum){//序列从后到前循环,将大于insertNum的数向后移动一格
a[j+1]=a[j]//元素移动一格
j--
}
a[j+1]=insertNum//将需要插入的数放在要插入的位置。
}
}
2.希尔排序
对于直接插入排序问题,数据量巨大时。将数的个数设为n,取奇数k=n/2,将下标差值为k的数分为一组,构成有序序列。
再取k=k/2 ,将下标差值为k的书分为一组,构成有序序列。
重复第二步,直到k=1执行简单插入排序。
如何写成代码:
首先确定分的组数。
然后对组中元素进行插入排序。
然后将length/2,重复1,2步,直到length=0为止。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sheelSort(int[] a){
int d = a.length
while (d!=0) {
d=d/2
for (int x = 0x <dx++) {//分的组数
for (int i = x + di <a.lengthi += d) {//组中的元素,从第二个数开始
int j = i - d//j为有序序列最后一位的位数
int temp = a[i]//要插入的元素
for (j >= 0 &&temp <a[j]j -= d) {//从后往前遍历。
a[j + d] = a[j]//向后移动d位
}
a[j + d] = temp
}
}
}
}
3.简单选择排序
常用于取序列中最大最小的几个数时。(如果每次比较都交换,那么就是交换排序;如果每次比较完一个循环再交换,就是简单选择排序。)
遍历整个序列,将最小的数放在最前面。
遍历剩下的序列,将最小的数放在最前面。
重复第二步,直到只剩下一个数。
如何写成代码:
首先确定循环次数,并且记住当前数字和当前位置。
将当前位置后面所有的数与当前数字进行对比,小数赋值给key,并记住小数的位置。
比对完成后,将最小的值与第一个数的值交换。
重复2、3步。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selectSort(int[] a) {
int length = a.length
for (int i = 0i <lengthi++) {//循环次数
int key = a[i]
int position=i
for (int j = i + 1j <lengthj++) {//选出最小的值和位置
if (a[j] <key) {
key = a[j]
position = j
}
}
a[position]=a[i]//交换位置
a[i]=key
}
}
4.堆排序
对简单选择排序的优化。将序列构建成大顶堆。
将根节点与最后一个节点交换,然后断开最后一个节点。
重复第一、二步,直到所有节点断开。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heapSort(int[] a){
System.out.println("开始排序")
int arrayLength=a.length
//循环建堆
for(int i=0i-1i++){
//建堆
buildMaxHeap(a,arrayLength-1-i)
//交换堆顶和最后一个元素
swap(a,0,arrayLength-1-i)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private void swap(int[] data, int i, int j)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tmp=data[i]
data[i]=data[j]
data[j]=tmp
}
//对data数组从0到lastIndex建大顶堆
private void buildMaxHeap(int[] data, int lastIndex)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从lastIndex处节点(最后一个节点)的父节点开始
for(int i=(lastIndex-1)/2i>=0i--){
//k保存正在判断的节点
int k=i
//如果当前k节点的子节点存在
while(k*2+1<=lastIndex){
//k节点的左子节点的索引
int biggerIndex=2*k+1
//如果biggerIndex小于lastIndex,即biggerIndex+1代表的k节点的右子节点存在
if(biggerIndex //若果右子节点的值较大
if(data[biggerIndex]1]){
//biggerIndex总是记录较大子节点的索引
biggerIndex++
}
}
//如果k节点的值小于其较大的子节点的值
if(data[k] //交换他们
swap(data,k,biggerIndex)
//将biggerIndex赋予k,开始while循环的下一次循环,重新保证k节点的值大于其左右子节点的值
k=biggerIndex
}else{
break
}
}
}
}
5.冒泡排序
一般不用。将序列中所有元素两两比较,将最大的放在最后面。
将剩余序列中所有元素两两比较,将最大的放在最后面。
重复第二步,直到只剩下一个数。
如何写成代码:
设置循环次数。
设置开始比较的位数,和结束的位数。
两两比较,将最小的放到前面去。
重复2、3步,直到循环次数完毕。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length=a.length
int temp
for(int i=0i for(int j=0j-1j++){
if(a[j]>a[j+1]){
temp=a[j]
a[j]=a[j+1]
a[j+1]=temp
}
}
}
}
6.快速排序
要求时间最快时。选择第一个数为p,小于p的数放在左边,大于p的数放在右边。
递归的将p左边和右边的数都按照第一步进行,直到不能递归。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numbers, int start, int end) {
if (start <end) {
int base = numbers[start]// 选定的基准值(第一个数值作为基准值)
int temp// 记录临时中间值
int i = start, j = end
do {
while ((numbers[i] <base) &&(i <end))
i++
while ((numbers[j] >base) &&(j >start))
j--
if (i <= j) {
temp = numbers[i]
numbers[i] = numbers[j]
numbers[j] = temp
i++
j--
}
} while (i <= j)
if (start <j)
quickSort(numbers, start, j)
if (end >i)
quickSort(numbers, i, end)
}
}
7.归并排序
速度仅次于快排,内存少的时候使用,可以进行并行计算的时候使用。选择相邻两个数组成一个有序序列。
选择相邻的两个有序序列组成一个有序序列。
重复第二步,直到全部组成一个有序序列。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numbers,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t = 1// 每组元素个数
int size = right - left + 1
while (t <size) {
int s = t// 本次循环每组元素个数
t = 2 * s
int i = left
while (i + (t - 1) <size) {
merge(numbers, i, i + (s - 1), i + (t - 1))
i += t
}
if (i + (s - 1) <right)
merge(numbers, i, i + (s - 1), righ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rge(int[] data, int p, int q, int r) {
int[] B = new int[data.length]
int s = p
int t = q + 1
int k = p
while (s <= q &&t <= r) {
if (data[s] <= data[t]) {
B[k] = data[s]
s++
} else {
B[k] = data[t]
t++
}
k++
}
if (s == q + 1)
B[k++] = data[t++]
else
B[k++] = data[s++]
for (int i = pi <= ri++)
data[i] = B[i]
}
8.基数排序
用于大量数,很长的数进行排序时。将所有的数的个位数取出,按照个位数进行排序,构成一个序列。
将新构成的所有的数的十位数取出,按照十位数进行排序,构成一个序列。
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sort(int[] array) {
//首先确定排序的趟数
int max = array[0]
for (int i = 1i <array.lengthi++) {
if (array[i] >max) {
max = array[i]
}
}
int time = 0
//判断位数
while (max >0) {
max /= 10
time++
}
//建立10个队列
List queue = new ArrayList ()
for ( int i = 0i <10i++) {
ArrayList queue1 = new ArrayList ()
queue.add(queue1)
}
//进行time次分配和收集
for ( int i = 0i <timei++) {
//分配数组元素
for ( int j = 0j <array.lengthj++) {
//得到数字的第time+1位数
int x = array[j] % ( int) Math. pow( 10, i + 1) / ( int) Math. pow( 10, i)
ArrayList queue2 = queue.get(x)
queue2.add( array[j])
queue. set(x, queue2)
}
int count = 0//元素计数器
//收集队列元素
for ( int k = 0k <10k++) {
while ( queue.get(k).size() >0) {
ArrayList queue3 = queue.get(k)
array[count] = queue3.get( 0)
queue3.remove( 0)
count++
}
}
}
}
来源:KaelQ
地址:www.jianshu.com/p/5e171281a387
获取方式:点“在看”,V信关注师长的小号:编程最前线并回复面试领取,更多精彩陆续奉上。
--一条insert只能插入一行数据,除非你有一个相同数据类型的表需要复制表数据批量插入可以使用Insert into Table2(field1,field2,...) select value1,value2,... from Table1
--要求目标表Table2必须存在,由于目标表Table2已经存在,所以我们除了插入源表Table1的字段外,还可以插入常量。
INSERT INTO TABLE tablename1 [PARTITION (partcol1=val1, partcol2=val2 ...)] \select_statement1 FROM from_statement
INSERT OVERWRITE TABLE tablename1 [PARTITION (partcol1=val1, partcol2=val2 ...) [IF NOT EXISTS]] \ select_statement1 FROM from_statement
1.两个表的维度必须一样,才能够正常写入
2.如果查询出来的数据类型和插入表格对应的列数据类型不一致,将会进行转换,但是不能保证转换一定成功,比如如果查询出来的数据类型为int,插入表格对应的列类型为string,可以通过转换将int类型转换为string类型;但是如果查询出来的数据类型为string,插入表格对应的列类型为int,转换过程可能出现错误,因为字母就不可以转换为int,转换失败的数据将会为NULL。
1.insert into是增加数据
2.insert overwrite是删除原有数据然后在新增数据,如果有分区那么只会删除指定分区数据,其他分区数据不受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