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参数】-》【lan口设置】-》【ip地址】设成192.168.1.1(192.168.x.x都可)
【子网掩码】默认不动。
【保存】
【wlan口设置】-》按你用得网络
选择。
2、【dhcp服务器】-》【dhcp服务】-》不启用
【静态地址分配】-》【添加条目】-》【mac地址】-》zlgne81346zlgne81346zlgne81346zlgne81346
【ip地址】-》192.168.1.100
【状态】-》生效
【保存】
3、重启路由器
仔细看步骤,要么是你没点生效或启用,要么是你没点保存。
一条静态路由条目一般由3部分组成:1.目的IP地址或者叫信宿网络、子网2.子网掩码3.网关或叫下一跳。例一中R1上设定的静态路由条目就应该为:目的IP地址192.168.1.0(代表1.x这个网段),子网掩码255.255.255.0(因为是C类网段),下一跳192.168.0.100。如图2,此图为TP-LINK R410中的静态路由表配置项,保存后即可生效。如果是Cisco的路由器,则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命令: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0.100。
注意:其中的网关IP必须是与WAN或LAN口属于同一个网段。那条默认路由写出来就是:目的IP为 0.0.0.0,子网掩码0.0.0.0,下一跳为WAN口上的默认网关,有时我们也称它为“8个0的默认路由”。另外,如果目的IP是一个具体的主机IP(如192.168.1.2),那么路由条目应为:目的IP 192.168.1.2,子网掩码255.255.255.255,下一跳或网关192.168.0.100。
使用此种连接方式,还可以方便的使用路由器内置的访问控制列表来设置LAN 2下主机的访问权限,这对企业用户而言还是很方便的。宽带路由器中的“防火墙设置”其实就是一个简化的访问控制列表,即ACL- Access Control Lists。如:希望局域网LAN 2中IP地址为192.168.1.7的计算机不能收发邮件,IP地址为192.168.1.8的计算机不能访问企业内部位于LAN 1的ERP服务器(假设其IP为192.168.0.10),对局域网中的其它计算机则不做任何限制,这时您需要指定如下的数据包过滤表。
路由器2 3 的WAN口怎么设置的? 可以ping一下看看。
从路由器2 ping 路由器3的WAN口地址。 2. 从路由器2下的主机 ping 路由器2的WAN口地址; 3. 从路由器2下的主机ping 路由器3的WAN口地址; 4. 从路由器2下的主机ping 路由器3下的主机地址;
依次去调试。 看看问题在哪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