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基本情况表里的组织结构怎么填?

投标人基本情况表里的组织结构怎么填?,第1张

投标人基本情况表里的组织结构是指公司类型,表里的组织结构一栏填公司类型就可以。企业主要分类有:合资、独资、国有、私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有限责任等等。

企业法定分类的基本形态主要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法律对这三种企业划分的内涵基本作了概括,即企业的资本构成、企业的责任形式和企业在法律上的地位。

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指企业的全部财产属于国家,由国家出资兴办的企业。国有企业的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

同时,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发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及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还包括上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

集体所有制:指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出资举办的企业。它包括城乡劳动者使用集体资本投资兴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参考资料:

-企业种类

投标书的单位基本情况表里的组织结构就是企业组织结构。

所谓组织结构,就是组织内部对工作的正式安排。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大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一种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纵向一体化的职能结构,即U型结构。特点是企业内部按职能(如生产、销售、开发等)划分成若干部门,各部门独立性很小,均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即企业实行集中控制和统一指挥。

扩展资料: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原有市场利润率出现下降、新的技术发明不断产生等,同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这种结构的缺陷日渐暴露:高层领导们由于陷入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精力考虑长远的战略发展,且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各部门协调越来越难,而造成信息和管理成本上升。到20世纪初,通用汽车公司针对这种结构的缺陷,首先在公司内部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采用M型组织结构,此后,许多大公司都仿效。

M型组织结构基本特征是,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分离。即根据业务按产品、服务、客户、地区等设立半自主性的经营事业部,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使高层领导从繁重的日常经营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决策,并监督、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和评价各部门的绩效。

-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填写报告企业信息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企业信息表填报内容的第一项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本)中《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的做法,企业填报该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填“正常报告”、“更正报告”或者“补充报告”。其中:正常报告是指报告期内,企业第一次年度报告为“正常报告”;更正报告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对已报告内容进行更正的为“更正报告”;补充报告是指报告期后,由于企业自查、主管税务机关评估等发现以前年度报告有误而更改报告为“补充报告”。

2、企业信息表中的108注册资本、111所属行业、115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203员工数量和400企业股东信息(前五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本)中《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的102注册资本(万元)、103所属行业明细代码、201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104从业人数和301企业主要股东(前5位)填写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在填写这五小项时应该注意该两类表格之间的一致性(电子申报系统中可否自动关联起来啊)。

3、“100基本信息”中的小项“105经营范围”应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范围,“111所属行业”应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标准填报企业的行业代码及行业名称,这两项能为同期资料之本地文档(一)企业概况中的“3业务描述”,包括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概况、产业政策、行业限制等影响企业和行业的主要经济和法律问题,主要竞争者等以及(四)可比性分析中的“3可比对象搜索方法、信息来源、选择条件及理由”提供指引;而小项“120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121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名称、122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所在国家(地区)及123被指定为国别报告的报送企业”为是否需要填报国别报告表的G114010、表G114011、表G114020、表G114021、表G114030、表G114031提供指引。

4、“200企业内部部门信息”之“201部门名称、202部门履行的职责业务范围及履行职责业务流程、203员工数量及204上一级部门名称”等应与同期资料之本地文档(一)企业概况中之1组织结构(包括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设置、职责范围和雇员数量等)及2管理架构(包括企业各级管理层的汇报对象以及汇报对象主要办公所在地等)保持一致性。

5、“203员工数量”应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全年从业员工数量。从业员工数量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员工数量计算公式如下:从业员工数量=(年初值+年末值)÷2;注意如是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指标。

6、42号公告第二条关联关系的判断标准:(五)一方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由另一方任命或者委派,或者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双方各自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同为第三方任命或者委派。因此,该表中的“300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信息”的7项小类信息能为以上通过人员控制进行关联关系的判断提供指引。 7、42号公告第二条关联关系的判断标准:(一)一方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双方直接或者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在判定关联关系时持股比例合并计算。因此“400企业股东信息(前五位)”的8项小类信息能为以上通过股份比例判断关联关系提供指引;

8、关注以下两个表间的勾稽关系:“124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表G100000“400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126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表G100000“301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

公司组织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写即可。

公司的组织结构通常如下:

1、根据组织架构分为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制。

2、根据管理制度类型分为有限公司制,子公司制,连锁制,事业部制,分公司制等其他组织结构。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以及生产部门,经营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机构组成。

四大结构

组织结构一般分为: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四个方面。

1、职能结构:是指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其考量维度包括职能交叉(重叠)、职能冗余、职能缺失、职能割裂(或衔接不足)、职能分散、职能分工过细、职能错位、职能弱化等方面。

2、层次结构:是指管理层次的构成及管理者所管理的人数(纵向结构)。其考量维度包括管理人员分管职能的相似性、管理幅度、授权范围、决策复杂性、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下属专业分工的相近性。

3、部门结构:是指各管理部门的构成(横向结构)。其考量维度主要是一些关键部门是否缺失或优化。从组织总体型态,各部门一、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4、职权结构:是指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主要考量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关系是否对等。

实体类,也就是把数据库表的字段映射为你的对象的各个属性如你A表有,id,name,password三个属性你Model里面新建Aclass给他ID,Name,Password三个属性然后做和数据表字段映射LINQTOSQL的时候就会自动读取映射的字段并转换为实体类的属性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2177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