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生活离不开“圈子”

韩国生活离不开“圈子”,第1张

韩国生活离不开圈子

留学360介绍,人们常说“金秋十月”。然而,十月的韩国不仅可以称为“金秋”,也可以称为“红秋”。每年10月中旬,韩国的漫山遍野都覆盖着晶莹剔透的红叶。虽然韩国人说秋天是读书的季节,但说是爬山的季节似乎更合适,因为秋天的山上到处都是爬山的人。这些登山者穿着非常专业的登山装备,乍一看像是某个“山地俱乐部”的成员。韩国可能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山地俱乐部。他们不仅是登山爱好者的业余组织,而且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纽带作用。

“山会”只是韩国成千上万个社团中的一个,因为韩国是一个大众化的社会,各个社团都是建立起来的,每个社团其实就是一个圈子。几乎所有韩国人都生活在多个圈子里。他们觉得不属于某个圈子,就会焦虑。如果他们不属于某个圈子,他们会有被排斥的感觉。不属于某个圈子,当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不利。

韩国人的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突出。每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他们都在忙着寻找自己的位置,否则总会感到无助。韩国人总喜欢问对方老家在哪,哪个学校毕业,在哪个单位服役等等。韩国人一般不喜欢单独行动。即使是在餐厅和食堂,也很难看到一个人一个人吃饭,因为一个人吃饭很孤独,很可怜。韩国人不会一个人喝酒,更不会自己倒酒,因为这样好像没有朋友。甚至在韩语中也能体现出韩国人的这种圈子或者社会意识。比如韩国人即使一个人住,也会说这是“我们的家”。

因为这种特征渗透在整个社会,韩国人从出生就注定属于某个圈子,尤其是个人无法选择的血缘、地缘、学术圈子。如果你出生在光州,你会一辈子被归为“湖南人”。如果你出生在大邱,你一辈子都是“岭南人”。在韩国,湖南人和岭南人可能永远不会生活在一起,政治上更是对立的。比如韩国大国家党就很少有湖南籍议员,而民主党就很少有岭南籍议员。除了地理形成的终身圈,就是学习形成的半终身圈。韩国人从小学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同学会和校友会。他们定期举行各种聚会,并建立了非常强大的关系网。

属于不同的圈子,基本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为各个圈子的成员走到哪里都互相帮助,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在韩国,高丽大学校友会、湖南同乡会、海军陆战队联谊会是最有凝聚力的三个圈子。据说韩国大公司的高管主要是高丽大学的毕业生,而法律界和政界则以高丽大学和首尔大学的毕业生为主。韩国媒体曾指责,李明博总统的第一任内阁要么是李总统高丽大学的校友,要么是他的希望教会的成员,要么是岭南地区的老乡。有分析认为,前总统卢武铉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没有上过大学,身边没有强大的校友圈。事实上,延续了几十年的韩国“三金政治”也是圈子文化在政治上的典型表现。前总统金大中出生在湖南,前总统金泳三出生在岭南,前总理金钟泌出生在中国中部的忠清南道。连横,这三个地区势力形成的圈子的结合,一直主导着韩国的现代政治格局。

“聚则生,散则亡。”这是韩国人世世代代坚持的信条。所到之处,他们会成立各种组织寻找自己的身份,并通过各种聚会巩固已有的圈子,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身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年年底,韩国人都在忙着各种圈子聚会。韩国圈子文化在国外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他们很快就会在每个国家形成集群,分布在中国各大城市的“韩国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韩国的圈子文化虽然在内部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就是排斥其他群体、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狭隘极端的排外主义。显然,这是全球化时代韩国需要攻克的重大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24130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1
下一篇 2022-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