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你还是不太了解黄芪的图片,没关系。今天本站就来分享一下黄芪的图片知识,包括野生黄芪的图片。我们希望解决您的问题。现在就开始吧!
这三种是什么药材楼主提供的图片从左到右是三种药材:【北芪】(也叫黄芪)、【莲子】、【茨城】。
以下数字从上至下依次为:[黄芪]、[莲子]、[茨城]:
植物黄芪有图片吗黄芪,又名膜荚黄芪。多年生草本,50-100厘米高。主根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边缘细,具白色柔毛。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作为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抗菌等作用。但痈发作初期或发作后有表证实、气滞湿阻、食滞热毒者,以及阴虚阳亢者,必须禁服。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它生长在森林、灌木或疏林的边缘,也见于山坡草甸或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在苏联有一个分布。[1]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年来野生黄芪数量锐减,如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确定该植物为濒危物种,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叶子带根完整的图片黄芪叶带根的照片,
黄芪为羽状复叶,小叶13-27片,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部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顶端小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部绿色,近无毛,下部被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紧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几乎与叶等长或长于叶,并明显伸长至果期;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沿花序轴略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萼钟形,长5-7毫米,外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只有萼筒的1/4-1/5长;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部略凹,基部柄短,翅瓣略短于旗瓣,基部有短穗,柄长约为瓣长的1.5倍,龙骨瓣近翅长,瓣半椭圆形,柄略长于瓣;子房具柄,被微柔毛。
哪位专家知道这是什么植物?有何价值?黄芪又称膜荚黄芪,是植物和中草药的总称。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消肿、解毒排脓、生肌的功效。黄芪的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硒、锌、铜等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抗菌等功效。但表实、气滞湿阻、积食停滞、痈疮初起或溃后热毒炽盛者,阴虚阳亢者禁用。
野生黄芪长什么样的?我国的黄芪有两种:膜荚黄芪和内蒙黄芪。我家在辽宁辽阳山区,这是黄芪。生长在干燥的山坡上,高60 ~ 90厘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约20片左右,长椭圆形,腋生总状花序,花淡黄色。蒴果,椭圆形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药材为根状,性微温,圆锥形,稍扭曲,粗如大拇指,表面浅棕黄色,质坚韧,横切面呈纤维状。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脱肛、水肿、慢性肾炎、内伤、疲劳等。
黄芪在野外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黄芪是一种利用率非常高的中药。很多人会买一些黄芪泡水喝。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敛汗生肌、利尿消肿的功效。黄芪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气虚乏力、慢性腹泻和脱肛、自汗等。
平时我们接触的都是人工种植的黄芪。对于野生黄芪,我们可能几乎看不到。从疗效上看,野生黄芪比人工种植的黄芪更有效。如果能挖到,那一定是运气极好。
在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黄芪以切片的形式出售,很难判断其价值。市面上也有野生黄芪,一般都是整片出售,但价格较贵。
首先,野生黄芪生长时间长,观察到一些枯根。而人工黄芪由于种植周期短,很少发生。同时,野生黄芪的根很粗很乱,呈不规则的线条。更好的野生黄芪甚至可以长到70、80厘米,甚至100多厘米。
野生黄芪质地坚硬,但韧性也很好。同时也不容易断,颜色有点深棕色。
我买来当归和黄芪,现在分不清哪个是当归,哪个是黄芪,怎么样辨别呢?看颜色,黄芪是黄色的,一般切片是规则的椭圆形,当归是深色的,有点类似肤色,一般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口味也很重要。黄芪是豆科植物,有豆腥味。当归的味道很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药味。
好了,黄芪和野生黄芪的图片内容说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