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哪个更成熟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哪个更成熟,第1张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哪个更成熟 如何评价《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一字千金,反而为他带来祸患?

《吕氏春秋》大作问世,吕不韦是倾其一生的心血和理想的浩浩大书的总编者总出版人。

说它是一生心血,能够把一本书,锤炼得字字精粹,一字值千金,可见吕氏春秋的立论、观念、引经据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的。

它的文章,是集春秋时期之大成,是诸子百家的提炼升华之作。

吕不韦不是个一般的商人,他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政治家,吕氏春秋宣揚的是吕不韦的理想,他作为一个丞相的角色,他通过他编缉的书籍,宣扬他的治国理念,而这种理念是对前期秦国的施政实践的一种修正,是某种施政纲领的叛逆。

而这些是为秦始皇所不容许存在的。

一个国家的施政纲领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

而且由一个下属公开叫板似的提出,这是国政的分裂,这是政统的二元对立,吕不韦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也是视理想为生命般的人士,吕不韦是中国士大夫的早期杰出代表,是风骨凛然正气的伟人。

是呂不韦不惜倾家荡产,冒着千辛万苦,把少年秦王带到秦国,又运用自己全部聪明才智,逐渐把个秦国变成富强,又一步步把秦王变成秦始皇。

当然吕也有重大失误,导致不可弥补的遗憾。

但是千古功罪如何评说?吕不韦的巜吕氏春秋》留了下来,吕不韦的丰功伟业也是不可抹杀。

中国的大一统吕氏功业要记上一笔的。

秦国是有福的,早期出了个商鞅变法,晚期出了个吕不韦。

谢邀!大秦相国吕不韦,难道就是个姘头、皮条客兼沽名钓誉者?前249年,秦庄襄王嬴楚派吕不韦率军灭了东周,把东周公(名不详)放逐到阳人聚(河南省汝州市西北)。

周朝皇家祭祀,到此断绝(前面讲过,前256年,秦灭周王国,末代王周赧王死于洛阳。

估计周王国虽然灭亡,但秦仍允许保留若干职位祭祀周朝祖先,此东周公可能就是负责人)。

嬴楚封相国吕不韦为文信侯,另将河南(河南省洛阳市西金谷园)、洛阳(洛阳市白马寺东)十万户人家,作为他的采邑。

前247年,五月二十三日,秦庄襄王嬴楚去世,嬴政继位,年十三岁,国家大事,全由吕不韦决定,尊吕不韦仲父。

嬴政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

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衣赐履说:此之谓姘头。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这哥儿几个都喜欢结交宾客,号称门客都有数千人。

吕不韦认为,秦国是天下第一强国,我吕不韦的门客岂能比他们少?于是广招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超过三千人。

吕不韦让食客们记录各自的所见所闻,形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宣称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取名《吕氏春秋》。

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衣赐履说:此之谓沽名钓誉。

成语“一字千金”,即来源于此。

不过,我总觉得有些邪门,彼时没有纸,二十多万言的《吕氏春秋》是怎么刊布在咸阳城门上的?实在是相当蹊跷。

如果此事为真,最大的可能是吕不韦将他比较满意的文章,弄几篇在城门上意思一下,就像是现在出版商搞宣传一样。

至于增删一字就给千金,不过是一场噱头罢了,给个天做胆子,谁敢得罪大秦相国?呵呵。

嬴政逐渐长大,但赵太后正值虎狼之年,对床事索取无度。

吕不韦感到这么下去很危险,何况年纪大了,无法满足太后(吕不韦已近五旬,生理机能自当下降,赵太后可能三十岁出头),就暗地里找了一个阳物巨大的人嫪毐(读如涝矮)作为门客,在歌舞娱乐时,让嫪毐用他的阳物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引诱她(的确不好想像这个“转车轮”的实际动作、场面,估计嫪毐阳物巨大是真的,但“转车轮”不是吕不韦打的广告,就是太史公发挥了文学想像)。

赵太后听说后果然大喜,向吕不韦要人。

吕不韦让人告发嫪毐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然后私下对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

太后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拔光胡子!假装个太监也不容易啊),然后调到身边享用。

太后和嫪毐,干柴和烈火。

本来就是个玩儿,结果不但玩儿出了感情,还玩儿大了,太后居然怀孕了!于是宣称卜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就搬到雍地(陕西省凤翔县)居住。

太后不但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而且对他赏赐优厚,封长信侯。

嫪毐借太后威势,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家中奴仆数千,为求得官职来当嫪毐家门客的多达一千余人。

衣赐履说:此之谓皮条客。

前238,有人向嬴政告发嫪毐,说嫪毐和太后商议说,如果嬴政死了,由他俩的儿子继位。

本来秦人对太后淫乱找男宠都习以为常了,就算太后跟别人生儿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见拙文《治理国家、开疆拓土,不就床上那点儿事吗?——芈八子的快意人生》,宣太后和义渠王也私通生了两个儿子),但你要跟嬴政抢王位就不地道了。

于是,嬴政下令严查此事,九月,车裂嫪毐,屠三族,杀光所有姓嫪的,诛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

事情牵连到吕不韦,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嬴政没有下狠手。

前237年十月(十月为一年第一个月,故此时为诛嫪毐后一个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遣返他回封国。

前236年,吕不韦回封国一年多了,来访的各国使节依然络绎不绝。

嬴政有些担心,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封你十万户。

你和秦国有什么关系?而号称仲父。

你与家人都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

前235年,文信侯吕不韦服毒自尽。

衣赐履说:吕不韦还是有智慧的人,以一人之死,换来全族之生。

前249年,拜相,前237年,罢相,吕不韦当权十多年。

在此期间,秦国对东方国家进一步蚕食,给秦始皇一统天下铺好了道路。

《史记·吕不韦列传》写了这么几件事:奇货可居,向异人献赵姬,编著《吕氏春秋》,与赵太后通奸,向赵太后献嫪毐。

吕不韦的功绩,唯一记录的是率军灭东周,而实际想表达的是,被儒家称颂千年的周王朝,灭在吕不韦手里。

表面上是战功,其实是刽子手。

因此,投机上位、私通主母、介绍男宠、沽名钓誉,这就是司马迁对吕相国的评价,呵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10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