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比喜马拉雅山顶要冷,这是二者冷的机制原理不同,一个是因高而冷,另一个是因太阳辐射少而冷,所以说这个冷差异比较大。
我们知道,气温随海拨升高而降低,大约是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从印度恒河平原算起,喜马拉雅山顶高差约8000米,恒河当地年平均气温20℃,那么喜马拉雅山顶气温大致20℃-48℃=-28℃,这是理论上计算,这个数据我们表示怀疑,因为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距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这才有了气温随海拨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个推论,事实上由于距离热源越远,影响越弱,气温变化就越小;还有就是受地球引力影响,海拨越高,空气越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越少,对地面(热源)依赖性降低,所以当超过海拨4000多米时,气温降低的差值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此喜马拉雅山顶实际气温还要比理论上的要高。
实践也证明,青藏高原平均海拨4000多米,所表现出气候特征是:一天见四季,一年无四季,这主要是因为空气稀薄,储热能力差的原因造成的,越来越反映出基于地球海平面对青藏高原气温影响越来小的缘故。
南极洲的冷是因为纬度越高,接受太阳辐射越少的缘故,由于气温低,空气密度大,遇冷收缩下沉在近地面产生冷高压天气系统,并且环绕南极顺时针旋转,形成南极涡旋,由于涡旋稳定的旋转,很难与低纬度大气进行热量交换,为此极地中心,气温极低,中心平均气温在-56℃,最低气温达-89℃。
(下图是南极上空涡旋南极洲平均海拨20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因为海拨高差而降低的温度与太阳辐射少显得就很弱小了。
美国风寒指数,风寒指数基于风速、湿度、温度计算,类似于我国的体感温度。
比如,实际温度-40℃,5级风,风速10米/秒时,风寒指数约-60℃。
南极洲四周都是海洋,空气湿度很大,风力也大,体感温度更低。
美国的一场超级寒流引发的寒冷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北极涡旋的历害,还有比北极涡旋更历害的是南极涡旋,它比北极涡旋更稳定,不轻易离开极地,而北极涡旋冬季常常南下,与低纬度大气进行水分与热量交换的机会,它的寒冷程度比南极涡旋要弱一些,温度要高。
南极可比喜马拉山顶冷多了。
为什么呢?咱们一起分析一下。
先说喜马拉雅山山顶。
地球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上都是白雪皑皑。
这是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缘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吸收的热量比较少。
另外,海拔比较高的山顶上接收到地面的热能反射也比较少,因此气温会很低。
通常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
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7000米以上,因此山顶上的气温要比山脚下要低40多度呢。
以喜马拉雅山的最高点海拔8844.13米的珠穆朗玛峰为例,山顶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50℃,全年平均气温零下20℃左右。
湖南长沙和珠穆朗玛峰基本上位于同一纬度上,年平均大约在17.5℃。
看来海拔高度是导致喜马拉雅山山顶寒冷的重要原因。
在看一下南极。
南极是公认的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导致南极气候寒冷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的一点和导致喜马拉山山顶气候寒冷的原因形同,就是海拔高度。
南极是地球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为2350米,最高点是海拔5140米的文森山峰。
相比之下,拥有世界屋脊的亚洲的平均海拔却只有950米。
导致南极洲气候寒冷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纬度。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南纬66.5°的南极圈以内。
南极高纬度地区太阳的入射角很小,阳光斜射到地表,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非常低。
并且南极大陆95%的地表覆盖着白色的冰雪,又把少得可怜的太阳辐射大部分又反射回了太空。
如果是在南极的冬天会有长达半年的时间见不到太阳,气温会更加的寒冷。
高海拔地形,高纬度的太阳入射角以及地表冰雪对阳光的反射,让南极成为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地球年平均气温是15℃),高原地区的平均气温则达到了零下53℃。
南极大陆已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是零下93.2℃。
这样极端的低气温比珠穆朗玛峰峰顶上的最低气温还要低40多摄氏度。
因此,诸多因素导致了南极大陆要比喜马拉雅山山顶寒冷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