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讲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处理刑部冤案的过程中,老八胤祀为了诬陷太子,没有顾及自己的手下任伯安。
最后,在康熙皇帝的命令下,任伯安被罢免了江南巡盐道的肥缺。
任伯安对老八胤祀非常痛恨,在京城工作期间,任伯安利用各种机会,绘制了一套百官行述,这套东西记录了100多名官员的隐私。
任伯安表示可以把这些东西交给太子胤礽,太子派遣自己的心腹黄体仁前往江夏镇与任伯安商议。
这件事情被雍亲王胤禛获知,雍亲王想介入此事。
暗中命令四川提督年羹尧赶赴江夏镇,务必获取百官行述。
得到雍亲王的命令以后,年羹尧带着500官兵,秘密前往位于安徽省南部的江夏镇。
年羹尧突袭了江夏镇,成功抓获了任伯安、刘八女等人。
但驻扎在江夏镇附近的淮安营听到了动静,军官阮必大率领军队赶到。
年羹尧此时亮明了身份,表示自己是四川提督,而且有刑部的命令。
提督是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淮安营的千总阮必大仅仅是一个低级军官,与年羹尧的差距很大。
但年羹尧亮明身份以后,阮必大并没有让步,阮必大有自己的理由。
首先,自己是驻扎江夏镇附近的军官,年羹尧应该给自己打个招呼。
其他省份的军队进入自己的防区抓人,一点面子也不给。
从官方交涉方面来说,阮必大也不能让步。
事后,安徽按察使和安徽提督,肯定要找年羹尧聊聊。
第二,年羹尧虽然是高官,但管辖区在四川。
到了安徽,阮必大还真不怕年羹尧。
在自己的地头上,阮必大有实力和年羹尧叫板。
任伯安、刘八女等人和阮必大的私交很好,阮必大自然要想办法留住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阮必大表示“没有安徽按察使衙门的命令,自己不能交人,要求年羹尧把人留下。
”任伯安此时说了一句话,更加打动了阮必大。
任伯安高呼“必大,我们是太子爷的人。
”阮必大这个等级的军官,根本不可能了解京城的情况,不了解太子胤礽的处境。
在阮必大看来,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自己帮了任伯安等人,也就是帮助太子。
太子登基以后,自己也会得到提升。
考虑了这一层以后,阮必大直接否认了刑部的公文,从架势上要与年羹尧死磕到底。
阮必大手里有几百名官兵,而年羹尧身边只有几十个人。
阮必大感觉,即使真动起手来,自己也不用担心。
万万没有想到,年羹尧在江夏镇的外围还有400多人。
年羹尧发信号以后,立刻对淮安营发动了进攻。
年羹尧率领的部队,属于野战部队。
阮必大管理的则是治安部队,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最终,淮安营的官位被年羹尧全歼。
除此之外,年羹尧还把江夏镇几千口人全部屠杀。
整个江夏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件事上,年羹尧确实办砸了,给雍亲王胤禛惹来了很大的麻烦。
按照雍亲王胤禛的计划,年羹尧悄悄的抓获任伯安等人,然后押往京城,对自己非常有利。
但年羹尧硬是把人杀的干干净净,江夏镇被毁、淮安营被全歼,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
雍亲王胤禛只能请各位皇子吃饭,用太子胤礽堵住了老八集团。
如果雍亲王的反应慢一点,老八集团很有可能查出是年羹尧所谓。
消灭淮安营的全体官兵,一般的土匪没有这样的能力,更没有这样的胆量。
再加上四川口音,老八集团已经开始怀疑年羹尧。
雍亲王胤禛主动承认、赔罪,反而让老八集团无话可说。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雍正王朝》中,江夏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网络节点”,此地是顺治年间的进士所创,是康熙南巡的福地,是雍正下马受辱的讳地,是年羹尧一战成名的发源地,也是无数生灵的葬身之地。
被杀之人,有许多是无辜百姓,也有不识时务者,阮必大就是其中一位。
年羹尧奔袭江夏镇,千总阮必大哪来的底气,为何敢与他对着干呢?主场优势,以逸待劳不管是打仗还是体育比赛,主、客场作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如果是主场,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家门口,既熟悉战场情况,又能及时补充资源,所以胜利的概率要稍微大一点;如果是客场,各方面的支援难以为继,可能还会出现水土不服,获胜的难度系数相对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大清花了几十年才彻底消灭准噶尔的原因所在,你来我地盘,我后勤可以跟上,但我去新疆,吃饭都难以解决。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等人从四川奔袭到江夏镇,这中间的距离没有一千二也有八百公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不仅是说入蜀的艰难,也在说出蜀的艰辛。
年羹尧一伙人,经过长途跋涉,很容易就给阮必大造成一种感觉: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你年羹尧在四川剿匪很厉害,现在到了江夏镇很累了吧,你的战斗力总该有所“折扣”吧!我主场作战,手下士兵精力充足,淮安营就在附近,援军随时可以赶到,不信镇不住你。
此外,岳钟琪在勒索钱财时,说出连一千八百斤白银都难以运走,间接透露年羹尧带的人不多。
这条信息,只会更加坚定阮必大抵抗的信心,但他没想到贼后还有一堆贼。
理由很充分,守土也有责年羹尧拿着刑部的公文跨省抓人,按道理应该有臬司衙门的传票,但他没有按照正规程序办事,而是直接拿人。
此外,年羹尧不仅拿人,而且用非常谋财害命。
阮必大驻守江夏镇,在法理与道理上很充分,可以要求年羹尧公事公办。
理直了,就可以气壮。
他的职责是保护江夏镇的安全,对于年羹尧这种不安全分子,完全可以拒之门外。
剧中,阮必大叫年羹尧放人时,称呼刘八女以及被革职的任伯安为“爷”,而任伯安称呼他为“必大”。
从这种亲切的称呼来看,阮必大与江夏镇的几位大佬,关系不一般。
再结合当时的官场行情,他们之间大概率是有过利益勾兑,一个提供财,一个提供安保,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这种关系一旦结成,往往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上一升就是一片、一落就是一窝的原因。
金主遇到麻烦了,阮必大出手相助是分内之事,不出手以后都难以混下去。
如果帮忙把年羹尧赶走了,解了江夏镇之围,以任伯安的财力,自然也不会亏待“必大”。
上头还有两股力量为了《百官行述》,各路人马虎视眈眈。
此时的江夏镇,非一般的热闹,连刑部侍郎也带着太子的亲笔信来了。
也就是说,任伯安马上要投到太子门下,那阮必大也自然而然跟投了。
在职位上,阮必大是一个六品千总,虽然大清朝有一千八百多位千总,但江夏镇是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无数双眼睛盯着,阮必大也相应可以吸引不少关注。
这些关注者中,肯定有胤禵,为何?八爷等人绞尽脑汁要取得《百官行述》,胤禵是八爷党的成员,也在当中掺合。
要想拿到《百官行述》,就要关注江夏镇。
胤禵主管兵部,通过驻守江夏镇的千总阮必大办事是最常规的 *** 作。
正因为阮必大的头顶有两片云,而且这两片云都比年羹尧有实力,所以,他可以借势欺人。
另外,《百官行述》记载了许多官员的把柄,这当中说不定就有阮必大或他家人的隐私。
阮必大对抗年羹尧的底气,来自主场优势、程序正义以及头顶云彩,但他低估了年羹尧的魄力,也没有认识到双方力量对此的差距,最终落得一命呜呼的下场。
秋媚说:不是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拨动了固然好,拨不动反而被千斤所压垮。
狮子、老虎博弈,不会管绵阳的死活。
阮必大这只绵阳若是识时务,早该找个地方躲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