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高望重哪个字是错别字

得高望重哪个字是错别字,第1张

得高望重哪个字是错别字 为什么会有“通假字”?

引言《愚公移山》中有一句话:“甚矣,汝之不惠”。

其中的“惠”字如果按照本义“仁爱”来理解,此话是不通的。

这里“惠”的本字应该是“彗”,“惠”只是通假字。

古书解释便有“惠通彗”之说。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说:愚公太不聪明了。

什么是通假字呢?为什么有本字不用,偏偏用通假字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还是先说说什么是“通假字”吧。

汉字的历史悠久长远,且变化复杂。

在古代,同音、音近或者形近的字,有些会通用,这种现象就是“通假”,顾名思义,“通”就是通用,“假”不是假的,而是借的意思。

这种通假借用只是临时的,而且意义也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强调一下,“通假”是古人的专利,如果现代人再按照音同、音近原则造通假字,那就是别字,错字。

古人为什么写“通假字”呢?古人放着正确的字不写,为什么去借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必想得太复杂。

通假的产生就是古人忘了本字或者是为了省事。

说白了,古人也有提笔忘字的时候,忘了怎么办?就写个同音或者音近的,现在说就是写了“别字;”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本来会写,写得着急,笔画太多的不想写,索性找一个笔画少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来代替。

就是现在我们碰到难写的汉字也是想着简写,可惜很多时候都简写错了,比如“餐厅”写为“歺厅”,这就大错特错了,是无法得到公众认可的。

因此,“通假字”放到现在说就是“别字”。

古人这样写了,后来很多人崇古,也开始效仿,久了就约定俗成了,这个别字就通用了。

注意区分“通假”和造字的“假借”二者的区别主要有:第一,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是一种借代关系,本有其字而不用,无异于今天的“别字”。

但是,通假字和本字一定古音相同或者相近。

“六书”的假借则不同,虽说也是借用,但是属于词与字之间的关系,是“本无其字”的“托事”。

以“惠”代“彗”是通假,而用本指称小麦的“来”记录“来去”的“来”就属于假借造字了。

第二,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是松散的,二者没有意义上的关系,“惠”和“彗”意义无关,只是音同。

通假的依声借形,二者意义都不会因此发生本质的变化。

但是,“六书”中的假借造字则不同,因为是“本无其字”,因此在长期的借用过程中,借字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比如“来”被借走以后,不但不还而且意义也固定了下来,用于表示“来去”之“来”,另造了“麦”字来表示了“来”的本义。

第三,通假是临时性的借用,不会被固定下来长期借用,而假借则是长期性的,有借无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借也是新造字的过程。

通假确实是借,不会写了或者想懒省事,不好意思,我就先借来一用;可是这假借就是“抢”,我没有就用你的,但是不好意思,要赖账不还,鸠占鹊巢。

说了半天,大家应该也明白“通假字”了吧,而且也应该知道“通假”和“假借”的区别了。

盘点初中教材常见的“通假字”,看你还记得几个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巩固,特把初中阶段的通假字盘点摘抄如下(参1):1.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之意。

(《天时不如地利》)2.缚者曷为也。

“曷”通“何”,“什么”之意。

(《橘逾淮为枳》)3.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之意。

(《橘逾淮为枳》)4.但手熟尔。

“尔”通“耳”,“罢了”之意。

(《卖油翁》)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置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核舟记》)6.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之意。

(《核舟记》)7.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放”之意。

(《核舟记》)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之意。

(《核舟记》)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之意。

(《愚公移山》)10.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彗”,“聪明”之意。

(《愚公移山》)11.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之意。

(《愚公移山》)12.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陇”通“垄”,“高地”之意。

(《愚公移山》)1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之意。

(《愚公移山》)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拉着”之意。

(《伤仲永》)15.满坐寂然。

“坐”通“座”,“座位”之意。

(《口技》)16.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反”通“返”,“返回”之意。

(《王顾左右而言他》)17.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

(《公输》)1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之意。

(《曹刿论战》)19.孰视之,又弗如远甚。

“孰”通“熟”,“仔细”之意。

(《邹忌讽齐王纳谏》)2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之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之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之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3.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或”通“惑”,“奇怪”之意。

(《孔孟论学》)2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暴”通“曝”,“晒”之意。

(《孔孟论学》)25.止有剩骨。

“止”通“只”,“只有”之意。

(《狼》)2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之意。

(《岳阳楼记》)27.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之意。

(《岳阳楼记》)2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之意。

(《桃花源记》)29.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之意。

(《陈涉世家》)30.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之意。

(《陈涉世家》)31.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披着”之意。

(《陈涉世家》)3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谪”,“调发”之意。

(《陈涉世家》)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之意。

(《论语》)34.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之意。

(《两小儿辩日》)3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之意。

(《扁鹊见蔡桓公》)36.在肠胃,火气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之意。

(《扁鹊见蔡桓公》)37.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上”之意。

(《木兰诗》)38.火伴皆惊忙。

“火”通“伙”,“伙伴”之意。

(《木兰诗》)3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之意。

(《三峡》)40.子墨子久距之。

“距”通“拒”,“挡”之意。

(《公输》)4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之意。

(《唐雎不辱使命》)4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之意。

(《马说》)4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本领”之意。

(《马说》)44.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之意。

(《马说》)参考文献:1.赵静,《高效速记 初中文言文必考知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6年6月。

“通假字”带着时代、历史的烙印。

人类的历史是在不断摸索中发展完善的。

汉字,是中华民族根据“六书”原则不断创造、增补、发展、完善起来的,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造,他只是汉字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整理、集大成者。

在汉字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借用其他汉字来表情达意,也是“六书”中造字的一个途径和方法,假者,借也。

而在这个漫长的进步过程中,不泛社会精英的身影。

但是在信息闭塞,传播途径稀少,科技落后的年代,基本上都是靠个人单打独斗,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难免出错。

作为一名社会精英,必然德高望重,思想、文化作品必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文字,毕竟是用来表情达意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都是约定俗成的,也就说不上对错了。

时代发展到今天,信息、科技等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还用“通假”来掩饰、揶揄,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48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4
下一篇 2022-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