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灯》 铁凝我要认真对待的是,坚持写作的难度,保持对人生和世界的惊异之情,和对人类命脉永不疲倦的摸索,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真正的高贵。
我知道这是极不容易的。
铁凝,中国作协主席。
祖籍河北赵县。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麦秸垛》,短篇小说《哦,香雪》,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等。
文学给我恩泽和“打击” 二十一世纪初年,有媒体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
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
这提问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
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如果我讲实话,很可能不够深刻;如果我讲假话,列举两本深奥的书,可那些深奥的书在当时并没有影响我——或者说没有机会影响我。
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我的少年时代。
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
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便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
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
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
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 *** ,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 *** 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
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 *** ,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
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学史上或许不是一流的经典,但在那个特殊年代,它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初次真正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另一本中国文学,我选择了《聊斋志异》这部中国清代的短篇小说集。
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
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
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
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
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
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受了要当一个作家的狂想的支配,自愿离开城市,来到被称做华北大平原的乡村当了四年农民,种了四年小麦和棉花。
中国乡村是我从学校到社会的第一个落脚点,到达乡村之后接触最多的是和我年龄相差无几的女孩子。
每天的劳动甚至整夜的浇灌庄稼,我都是和她们在一起。
对我来说,最初的劳动实在是艰苦的,我一方面豪迈地实践着,又带着一点自我怜惜的、做作的心情。
所以,当我在日记里写到在村子里的玉米地过十八岁生日,手上磨出了十二个血泡时,我有一种炫耀感。
那日记的话外音仿佛在不停地说:你看我多肯吃苦啊,我手上都有十二个血泡了啊!我不仅在日记里炫耀我的血泡,也在庄稼地里向那些村里的女孩子们展览。
其中一个叫素英的捧住我的手,看着那些血泡,她忽然就哭了。
她说这活儿本来就不该是你们来干的啊,这本来应该是我们干的活儿啊。
她和我非亲非故,她却哭着,觉得她们手上有泡是应该的,而我们是不应该到乡村来弄满一手血泡的。
她捧着我的手,哭着说着一些朴素的话,没有一点怨毒之心。
我觉得正是这样的乡村少女把我的不自然的、不朴素的、炫耀的心抚平了,压下去了。
是她们接纳了我,成全了我在乡村,或者在生活中看待人生和生活的基本态度。
岁月会磨损掉人的很多东西,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一个作家要有能力打倒自己的过去,或者说不断打倒自己,但是你同时也应该有勇气站出来守住一些东西。
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今天我生活在北京,我的手不会再磨出十二个血泡,也再不会有乡村的女孩子捧着我的手站在玉米地里痛哭。
值得我怀恋的也不仅仅是那种原始、朴素的记忆,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成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
那里有一种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
我想,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们的笔下是如何严酷的故事,文学最终还是应该有力量去呼唤人类积极的美德。
正像大江健三郎先生的有些作品,在极度绝望中洋溢出希望。
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文学点亮人生幽暗 文学是灯。
这样说话在今天也许有点冒险。
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特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但我仍然要说,我在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爱上了文学,今天,当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的时刻,我仍然不想放弃对文学的爱。
读乔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他谈到要成为世界名城必须具备精神、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的特质,那就是:神圣,安全,繁忙。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
这里所说的繁忙特指对财富孜孜不倦地追求,如亚当·斯密所倡导的那样。
当时有人形容他的声音在世界的耳朵里响彻了好几十年。
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
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 *** 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
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
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在阅读中国和外国文学名著并不能公开的背景下,我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陆续读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普宁、契诃夫、福楼拜、雨果、歌德、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梅里美、司汤达、卡夫卡、萨特、伯尔、海明威、厄普代克、川端康成等品貌各异的著作。
虽然那时我从未去过他们的国度,但我必须说,他们用文学的光亮烛照着我的心,也照耀出我生活中那么多丰富而微妙的颜色——有光才有颜色。
而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李贺的那些诗篇,他们的意境、情怀更是长久地浸润着我的情感。
从古至今,人世间一切好的文学之所以一直被需要着,原因之一是它们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它们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想象力。
我青少年时期的文学营养,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若用吃东西来作比喻,不是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是这儿有什么你就吃什么。
用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话:“端给你的是啤酒,你就不要在杯子里找咖啡。
”他以此言来形容斯大林时代的暴政。
但那时的我,毕竟还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在“杯子”之外找到了一些“咖啡”——一些可以被称作经典的文学。
它们外表破旧、排名无序、缺乏被人导读地来到我的眼前,我更是怀着对“偷来的东西”的兴奋之情持续着混乱的阅读。
但时至今日,当阅读早就自由,而中国作家趁着国家改革、国门敞开,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的时代大背景,积极审视和研究各种文学思潮、自觉吸纳和尝试多种文体的实验。
当代东西方名著也源源不断地扑面而来,即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仍然怀念过去的岁月里对那些经典的接触。
那样的阅读带给我最大的益处,是我不必预先接受评论家或媒体的论断,我以不带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有能被称之为经典的文学。
其实若把文学简单分为两类,只有好的和不好的。
而所有好的文学,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出发,它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
也因此,我对文学的本质基本持一种乐观的认识。
用谦逊照亮内心 文学和写作也使我知道,不论东方与东方之间还是东方与西方之间,不论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多少不同,我们的外表有多大差异,我们仍然有可能互相理解,并互相欣赏彼此间文化的差异。
毕加索曾经坦言中国的木版年画带给他的灵感,二十世纪法国的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是那样钟情于中国宋代画家范宽。
2006年秋天我在日本访问时特别去了仙台医学院,鲁迅先生曾经在那里学习。
我和经济系的几位教授聊天,我发现他们非常热衷于谈论鲁迅,并为他感到自豪。
他们谈到他并不特别优秀的成绩,他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别扭,画解剖图时只求美观、把一条血管画到脖子外边去了,还和老师争辩的可爱的固执……他们没有把他看作圣人,但是他们爱他。
他们和仙台市民自发地编演了一出《鲁迅在仙台》的话剧。
这一切使我感到亲切,我看到了一位经典作家和他的文学经典是怎样长久地活在普通人心中,并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充实的欢乐。
文学是灯,这说法真的有些冒险吧?但想到任何同创造有关的活动都有冒险的因素,我也就不打算改口了。
我要认真对待的是,坚持写作的难度,保持对人生和世界的惊异之情,和对人类命脉永不疲倦的摸索,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真正的高贵。
我知道这是极不容易的。
几年前我曾经从一个外行的角度写过一本谈论画家和绘画的小书《遥远的完美》,在书的后记中我写道,几十年的文学实践使我感受到绘画和文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作家笔下无法发生的事情,在好画家的笔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我又感受到艺术和文学之间的相似:在本质上它们共同的不安和寂寞,在它们的后台上永远有着数不清的高难度的训练,数不清的预演,数不清的或激昂或乏味的过程。
然而完美距离我们始终是陌生而又遥远的,因为陌生,才格外想要亲近;因为遥远,才格外想要追寻。
我看到在文学和艺术发展史上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才子或才女。
当我们认真凝视那些好作家、好画家的历史,就会发现无一人逃脱过前人的影响。
那些大家的出众不在于轻蔑前人,而在于响亮继承之后适时的果断放弃,并使自己能够不断爆发出创新的能力。
这是辛酸的,但是有欢乐;这是“绝情”的,却孕育着新生。
于是我在敬佩他们的同时,也不断想起谦逊这种美德。
当我们固执地指望用文学去点亮人生的幽暗之处时,有时我会想到,也许我们应该首先用谦逊把自己的内心照亮。
面对由远而近的那些东西方文学经典和我们自己的文学实践,要做到真正的谦逊是不容易的,它有可能让我们接近那遥远的完美。
但真正的抵达却仍然是难以抵达。
我对此深信。
文学是灯是作者哪年在韩国的一次文学演讲?为什么有人说文学是对生活能动性的创造?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谓读史可以明鉴,读诗可以明智,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 *** ,修心养性,从中汲取知识,和得到生活的乐趣。
自古以来,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论语》,儒家思想学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特别儒家道家思想影响了几千年,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即道德,厚生,公平,正义,博爱,被传统阶级所吸收利用,规范人们的习惯行为,直到今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开设讲坛,思想传播影响深远,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当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再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孙子兵法》,此乃为孙武所著,当时打仗很多将领就是运用自如,其中一个就是孙膑,里面的《三十六计》,变化莫测高深,在战争中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发展。
也被后代人学习使用至今,不管是管理领域,还是商业上都能用上,所谓商场如战场,就是这个意思,就连美国的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都开设课程,作为学习教材运用到现在军事理论上,通过《孙子兵法》理论基础得到很好的辩证。
我们不能全部举例,还有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繁荣了文化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现代的小品,快板,评书,民间文学,现代散文,诗歌,为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都在很好的传承,传播正能量,文化知识的蓬勃发展,带动社会的繁荣昌盛功不可没。
生活与文学文/大悔忆智冰谢谢悟空问答邀请!为什么有人说文学是生活能动性的创造?就是说文学不是对生活的照抄,而是加入了作者主观能动性,加入了作者思想、情感、才华、创造性所产生的第二现实——不是生活那样的或者生活根本没有的。
诗歌则事实第二,诗人主观感受第一,事实第二,情感第一。
小说则是经过作者三观审视,经过作者思想分析,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或想象出来的生活。
最典型的是那些政论性的小说,书中人物、背景、情节(现代、后现代小说可能没有情节)都是为证明、阐述作者从生活中提炼或人为设定的“主题”服务的。
最拙劣的是“主题先行”、“直奔主题”。
还有一种典型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悬念诱人,高潮迭起的小说,即所谓通俗小说和大部分网文,一些是善良美好的愿望,一些是对现实的逃避和追求刺激的意淫。
第三种典型是真正深刻睿智的小说,这些小说所反映和表现的是大众所看不见的有别于事实的真实的本质的真实或者说人类终极命题的真实。
例如颠三倒四的意识流、貌似新闻报道的新写实、根本不连贯的碎片化写作。
是的,谁如果说他在这资源、环境严峻,空前混乱和充满不可预见性的世界还能提炼出世界、人生、人性的系统化的主题,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那是自欺欺人。
(配图为码头雕塑,反映码头搬运工人昔日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