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到美国?你们想不想到NBA?你们想不想成为姚明第二?我校的篮球社会成就你们的梦想.
学校元旦晚会主持词古代学校有哪些称谓?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这些称谓,大抵是在上三代(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塾:是形声字,“孰”通“熟”,意思为瓜果等作物成熟了,可以享用了;“土”指园地、地方;这两个意思合起来表示享用成熟瓜果的地方。
古时,瓜果作物成熟后摘收回来,就堆放在宅门内两侧的走廊或堂屋里,是家人、族人们聚合尝鲜的地方。
但是这种地方一年中只会在特定的季节使用几次,平时大都空闲着,于是也就被兼做教书就读之所。
西周时,这种规制已经被确定下来,成为家族设置的初级学校,也称为家塾或私塾。
《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
”塾的规模,按周礼的规定是“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
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就教于塾”(见《礼记·学记》郑玄注、孔颖达疏)。
古时地广人稀,方圆百里之内以二十五户人家为单位,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作教室,就是最基层的学校,叫做“塾”。
想来这“塾”的规模也堪可观,如若是每户有四、五个学龄孩子(在非计划生育的年代很正常),那就是一百多学生呢。
庠(xiáng阳平 ):也是个形声字,“广”字就跟房屋有关。
根据《礼记·学记》的描述,“庠”是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更高的学校,叫做“党有庠”。
所谓“党”,是五百家的居所,也称乡党,这样的规模,大概是二十个“塾”。
在夏、商时期(距今4000~3000年前),庠就已经广泛存在了,可见中华教育体制之悠久。
序:本意是指房屋的东西墙,引申为场所,也做为学校的别称。
《周礼》记载:“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
”“序”那时也是教习射箭的场所,其部分功能类似于今天的体校。
东汉大儒郑玄解释:“序,州党之学也。
”庠、序在古代并称为学校,也有解释为:“殷曰庠,周曰序”(《孟子·滕文公上》),殷商时叫“庠”,周朝叫“序”,也有“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之说(《说文》)。
总之,庠、序是比塾格制更高、规模更大的学校。
泮(pan,去声)宫:是贵族子弟学校,大概贵到诸侯级别。
《礼记·王制》:“诸侯曰泮宫”,所谓“泮水”,反映了当时的礼制,诸侯创办的学校建筑格局只能是三面环水。
这类学校注重的不是规模,而是地位和档次,后来的科举制度中,生员入学也称“入泮”。
辟(bi,去声)雍:《礼记·王制》:“天子曰辟雍”,所谓“辟”,汉班固在《白虎通·辟雍》的解释:“辟者,璧也。
”它象征着天圆地方,又有流水环绕,意喻为阴阳拱合、教化流行。
辟雍是在诸侯之上的、最高层的皇家子弟学校,是最高学府。
至少在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2700年)辟雍就成制式了,它是个圆形建筑,四面环水,凡周天子的子弟都要也只能在这里学习,所教大概也是帝王之学。
后来,历代皆有辟雍,只是功能逐渐演化为祭祀场所。
唯一保留其本来功能的,应该是乾隆时建造、历朝清朝皇帝的讲学之所、现今北京国子监内的辟雍。
古代学校的称谓有多种,有以下的这些:左学·右学·辟雍·泮宫左学:左学就是小学。
殷周时期,小学设在国都内王宫南面的左首。
右学:右学就是大学。
殷人崇尚右,崇尚西,把大学设在都城的西郊以示尊崇,因而称大学为右学。
辟雍:是西周时期的大学,又称“射庐”、“大池”,也设在都城的西郊,因而又称西雍。
泮宫:是各诸侯国内设立的大学。
上述的左学、右学、辟雍、泮宫是殷、周时期的各级学校,都统称为国学。
庠·序·校·塾庠、序、校、塾也是古代学校名字。
《周礼》:“乡有庠,州有序,党(五百家的地区)有校,闾(二十五家的地区)有塾。
”最初,它们的职能和教育作用曾有某种不同,“庠”和“序”有分工,一是养老,一是习射,到后来这种分工便消失了,只是名称的差别而已。
这些都是贵族学校,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是为奴隶主阶级培养人才的,殷商时期的学校,以祭祀、军事、乐舞和文字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
太学·郡国之学·国子监太学:汉代创办了太学,是中央学校。
教学内容以五经(《诗》、《礼》、《易》、《春秋》)为主,《论语》和《孝经》可能列为公共必修科目。
郡国之学:汉代创办了郡国之学,是地方学校。
可能相当于今天的中学,教学上以《论语》、《孝经》、《尔雅》为主要内容。
国子监:创立于隋朝,是设在京师的具有定综合性的最高学府。
所以,我国古代学校的称谓有左学、右学、辟雍、泮宫、庠、序、校、塾、太学、郡国之学、国子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