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更是班主任,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对。
首先,手抄报真不是老师布置的。
手抄报是谁布置的?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比如说过几天是植树节,学校要出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文章先需要一个主题,学校确定了主题和形式,就开始布置任务,每个班出多少副手抄报,老师布置给孩子们,大家都回家画,收上来以后全班选出比较好的,交到学校,负责的老师的再选出好的,然后画配上文字,一篇学校植树节活动的文章就形成了。
然后就要求大家转发。
这个工作就完成了,然后就再是别的节日,学校过的节还特别多,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很多节日没当老师之前我都不知道,当了老师才知道还有这么个节。
学校这样做一是加大的老师的工作量,因为要布置,收上来选,完事还得送到学校,也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毕竟手抄报需要画需要写,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独立完成,低年级的孩子根本不行,排版、画画还挺复杂的。
但是学校要求每个班必须上交,像我教数学的,压根不会画画,只能往下布置,其实老师很明白,都是家长完成的,但是老师也没办法。
其次,换一个角度看手抄报这个作业,据我所知,好像美术课从来没教过,从上一年级开始,班主任老师布置,家长回家完成,孩子带来交上。
至于怎么画,画的怎么样,全看家长发挥。
我们班一般画的好的上交,画的不好的我也不找,毕竟这个作业本来就不是该家长完成的,如果家长有能力可以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完成,一般到三四年级,有的孩子就完成的特别好,有些主题活动的比赛也可以参加,得了奖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如果家长没这么能力,那也不必纠结,一般老师也不会因为这个找你,毕竟大家都不专业。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我是陈知了,小学老师、班主任,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应该问问家长这样做对吗?既然是给学生布置的手抄报,那是要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的,家长为什么要替孩子完成呢?这不是越殂代庖吗?给学生布置手抄报,是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
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能力锻炼能力。
比如,观察细致、记忆准确牢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等等,对于完成任何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习惯上把这些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手抄报是一种实践性的作业,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此,每个学科都会布置一定的实践性作业。
既然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家长就不能代替孩子做手抄报。
有的家长说,孩子那么小他不会做。
不会做不要紧,家长得让孩子从头来,慢慢学,根据手抄报的要求,整合孩子所学的知识,进行涂鸦,哪怕孩子做的不好,但也是孩子自己亲手完成的。
家长对孩子的手抄报和家庭作业只是进行指导而不是替孩子完成,作业是孩子的作业,不是家长的作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