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学的是什么?答案是:倡导读史爱国论。
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虽然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再次重演,但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能够自觉地适应现代潮流的变化,更好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新世纪,则完全是可能的。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无数的先圣前贤,英主名臣,良将能吏,志士仁人,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过多少灿烂光辉,可歌可泣的巨剧啊!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前人聪明才智的结晶,那么,我国的二十五史便可以说是一个聪明才智的海洋。
我国史书的载体多种多样,各种载体各具特点。
其中很大部分,不但为史实的精华所在,而且文学色彩也很浓。
它们所记叙的虽然都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人和事,但至今读来仍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它不但记述人物的言行事迹,而且很注重描摹人物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
纸上笔端,字里行间,处处闪烁出哲理的光芒,能给予人以启迪,增加智慧。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太炎先生,晚年曾大力倡导读史爱国论。
他曾经说过:“我们学史在于,如何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不学史,则无从爱其国家。
中国今后应永远保存之国粹,既是史书,以民族主义所托在是。
章太炎先生还认为,有的人之所以自叹中国不如西方,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长处,所以他们的爱国之心就日趋淡薄。
章太炎先生的这些话,是说得很是中肯的。
当今,我们要警惕,台湾省利用教科书,篡改历史事实,妄图去中国化,他们以多元化、自由化为名,取消教科书统一标准本,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我们更需要担心的是,长成这样的历史课本,将把青年带往何处?他们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没有根,没有安全感,他们不认同中国,又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我们在警惕、提防、批评这种行为的同时,更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既是国家的文化,国家的根,增加民族认同感从哪里来,当要从读史书上来。
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人人来读一读历史书籍,特别是倡导青少年,让他们通过读历史来爱国家,爱人民。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什么?灵魂在于文化、在哲学、在教育。
我们学历史,就是要增强民族认同感。
要说明,历史学的是什么,我们要从三方面说起,历史是什么,历史为什么,历史怎么学。
一、历史是什么历史,故事也。
说成白话文,就是历史就是以前发生的事情。
这是最狭义的历史定义。
历,经历。
史,人类或自然界发展的过程。
历史,包含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历史,任何事也跳脱不出历史。
只有我们掌握历史,才能总结规律,为人类趋利避害造福众生。
二、历史为什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谜题去探知。
历史分为第一历史、第二历史和第三历史。
我们了解的历史都不是第一历史。
第一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
我们了解的都是当时的史官记载的第二历史,也称书本中的历史。
我们从书本中了解的历史和自己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就是我们感知中的历史,也是第三历史。
第三历史和第一历史有可能相差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历史的学者尽可能的缩小他们的差距,还原真实的历史。
三、历史怎么学学习历史,要求唯物史观去学习,就是实事求是地去学习。
要掌握历史史料,学习史学理论,培养唯物史观。
学习历史自然事半功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