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学四书哪个好学

命学四书哪个好学,第1张

命学四书哪个好学 命学四书哪个最简单

这个需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而定,每个人学习的简易程度不同。

“命学四书”指的是《三命通会》《子平真诠》《滴天髓》和《穷通宝鉴》。

这四本命理书,依据编注者主要活动时间的排序:《三命通会》第一,其编注者是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进士,推测其主要活动年代当在1520年到1570年之间;《子平真诠》第二,其编注者是清代乾隆己未年进士,推测其主要活动年代当在1725年到1760年之间;《滴天髓》第三,其编注者生于乾隆年间,推测其主要活动年代当在1795年到1750年之间;《穷通宝鉴》第四,推测其编注者主要活动年代当在1875年到1920年之间。

《三命通会》基本上传承了著注于宋朝的《渊海子平》“以格局为主”的风格,到了《子平真诠》就开始有了“用神”的概念和用法,而《滴天髓》的“日主平衡强弱旺衰理论”对命理学的影响一直到现在,《穷通宝鉴》就是受“日主平衡强弱旺衰理论”影响而诞生的。

命学四书哪个最简单想要学习国学,从何学起,按什么顺序看书?

一,明确国学概念。

国学是清末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概念,最早的著名倡导者是章太炎

其人定义国学为“中国独有之学”。

北师大王宁教授认为:章太炎国学从国粹派起步而超越了国粹派走向现代,其内容和精神,都应当是现代国学发展的起点。

二.选好入门书。

《章太炎国学讲义》或者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三.循序渐进读书。

首先是小学,语言文字训诂之学。

其次历史。

再次经学,《论语》《孟子》入门。

然后子学。

然后文学,《诗经》《楚辞》。

四.读书与践行结合,重在“践行”。

此点最好结合王阳明先生学说。

参看他的《传习录》。

题主您好,我是莫非。

作为一名国学爱好者,我的经验是先培养读书兴趣,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好读传统经典的准备。

曾经和人聊起这个话题,他们觉得国学枯燥乏味,没有军事小说刺激,没有玄幻小说精彩,没有言情小说缠绵,他们回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不进去”。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想了解国学,学习国学的人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吧?所以说,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所以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成书于清代,是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从东周到明朝所有散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222篇名作共十二卷。

我们课本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散文都是出自《古文观止》,所以读起来会有种熟悉感。

首篇就是大名鼎鼎的《郑伯克段于鄢》,说白了就是《小猪养成记》,郑庄公知道弟弟有二心,于是将计就计,不断满足弟弟的需求,让他膨胀,等把他养的白白胖胖了,再以雷霆手段出击,杀掉吃肉。

既解决了心头大患,还做到了杀一儆百,最重要的是让母后武姜明白自己的手段,可以死心塌地的支持自己。

这篇文里,我不信庄公将其母武姜赶到颍地之后是反悔了,与其说是出于内疚而反悔,倒不如说是他怀柔的手段,即假装反悔,以此来感化母亲,从而获得母亲极其势力的支持,然后让天下诸侯也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残暴昏君。

所以《春秋》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就说:“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段话在我看来是全文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首先它明确了《春秋》编写的基调,“段不弟”,是说共叔段作为弟弟,没有把哥哥郑庄公放在眼里,甚至企图谋反,他没有做到一个弟弟该有的本分,所以这里就不称之为“弟”;同样作为哥哥的郑庄公没有悉心教导弟弟,反而恣意放纵,也没有尽到做哥哥的责任,所以这里称“郑伯”。

通过这段话,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作为一名史官既要如实的记录历史,而且也要有自己对是非善恶的判断。

然后就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出于职业的 *** 守以及王权的压力,想要兼顾二者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文字上下功夫,说白了就是明目张胆地骂你,你还得拍手叫好,这难道不也是千百年来文人所津津乐道的吗?最后一点,就是让我们在读史书(尤其是《春秋》)时,有一个很好的参照。

我们要明白,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笔下的文字,都深有用意,要细细品读才是。

由于《古文观止》中全是精品,而且多是散文,无论从文学性还是学习写作的角度讲,都是值得我们一读的。

第二本书我选择推荐《聊斋志异》。

《聊斋》是一个个文言小故事组成的,虽然很多都是怪诞灵异事件,但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其批判社会风气,揭露世间美丑才是蒲松龄的真正用意。

所以无论是学习文言还是写作方面,都是不可放过的一本书。

第三本推荐《史记》,理由还是通过较强的故事性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

那么在史书里,《史记》应该是首推第一的,无论文学性还是思想性,就司马迁受的那些苦,也是值得拜读的。

三本读完,我们的读书兴趣也差不多培养起来了,如果是想追溯先贤的思想脉络,那么就读《四书五经》,老庄学说。

如果想了解历史,就《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这些。

如果是想接受艺术熏陶,那就读唐诗宋词这些。

如果是想学习文言写作,那就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之类的。

最后就不总结了,只说一点,就是读文言最好不要被释义牵着鼻子走,不要读几个字就去看看释义。

先把文章读流利,读连贯,可以在一大段的时候停一下,回头去看释义。

我一般都是把意思直接写在文中,这样既不耽误阅读,也不耽误学习释义。

而且还有很多地方,是没有释义的,那就自己查一下,然后做标记。

我是莫非,欢迎关注莫非有话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98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