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什么是与家长及看护人交谈时的常用技巧,首先和家长及看护本人的沟通,要本着实事求是爱护他人,不要伤害到无辜的人,尽量要和平沟通
幼儿园有哪些常见的需要与家长沟通的问题小学一年级入学前家长会,老师告知要认识2500个常用字,不会的自己解决。这是在考学生还是在考家长?首先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哪家小学?哪个老师?哪个校长现在敢如此嚣张地在小学生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对家长和孩子们做这么有违常理遭人唾骂的要求?图片来自网络之所以提出这个质疑,我有以下两个理由:(1),这样的要求有违教育之根本。
小学生第一册书总共才几百个生字。
很多孩子在上学前也无法自己阅读图画书的简单文字,因为幼儿园主要是快乐地寓教于乐,而且教委对幼儿园再三提出相应地要求,不能提前教孩子们学习过多的内容,这样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教委对幼儿园和学前有要求,那么会允许小学做出如此明确的高要求吗?也可以说小学为了生源的高标准,那也是在录取之前的要求,既然是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那自然是已经录取了,我相信他们可能有过要求希望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重视孩子的读书识字,可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硬性要求:孩子要认识2500个常用字,不会的自己解决。
因为如果认识的汉字必须计数的话,是有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根本的。
(2),家长理解可能有误。
对于同一问题,有时候解答者和听者的理解直至后来听者理解后的重复表达的意思已经是距离甚远,有一本图画书《怪物来了》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最近几年,北京孩子小升初变成了派位,记得当年自己孩子小升初那一年,老师明明说的是共三派,第一派位是百分百的中选率,家长和孩子可以选择放弃,关键的是第二派的几个志愿和第三派的几个志愿,绝大部分家长都听明白了,可等到填完了志愿家长们聊天才发现还是有个别家长没有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就随意给孩子填了志愿。
我之所以说这个事情,就是很多时候的误会的产生就是这个过程:说者、听者、理解者、理解后的传导者,他们所表述的内容是不一致的。
所以很多时候,和别人聊天时,为了避免误会,我有时会问上一句:“你理解我的意思吗?”或者“我说的明白吗?”再或者重复一下对方的话“你的意思是不是······”
一、可能是在沟通和理解上出现了歧义。
小学一年级入学前要求孩子要认识2500个常用字,这个要求太高了。
高的有点儿脱离实际,高的有点不像是老师说出来的话。
要么是家长理解错了老师讲的话,在沟通交流上出现了误解。
要么就是碰到了一个假老师。
这位老师专业素养极低,且不懂得教学,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不了解教材,不了解学生。
如果确确实实是老师的要求,那么可以向教导处反映撤换这个老师,这个老师是不合格的,把孩子交给他教,实在是太不令人放心了!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情境中,多认字。
那位老师要求的2500个确实是太多了,多的不合常理。
一年级上册的课本总共要求孩子学下来才认识三百生字。
老师要求的数量不对,但是多认字确实是对孩子有好处。
多认字的孩子就可以自己读书了,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孩子的认识,拓展孩子的视野,促进孩子的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实际中多认字。
例如通过看站牌儿,看商店的招牌,看菜单儿……在生活环境中引导孩子多认字。
也可以陪着孩子读一读各种绘本故事书,认一认书中的字。
注意,只是认字,并不要求会写。
三、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家长可以多些对孩子的帮助,让孩子起步阶段不那么痛苦。
孩子上学前主要是以游戏为主,从一年级开始就是以学习为主了,生活方式发生了特别大的转变。
适应能力差的孩子,会觉得很痛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可以给孩子多些帮助。
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转型期。
让孩子在起步阶段,不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儿,觉得学习是件特别有趣的事儿,从而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点特别重要。
请关注“禾页老师”,一起交流教育话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