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xiaoke0058 大班健康活动:《换牙的时候》新度中心幼儿园陈淑珍设计意图:进入大班,我们班的孩子出现了换牙的情况,不过换牙的幼儿不多,只有几位,他们对换牙并不了解,有的孩子还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不愿去拔牙;有的对自己的牙齿掉下来还有些害怕。
这一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易于接受。
而且有部分孩子的乳牙由于保护不周,长得不好,有的蛀牙很多,因此,在换牙初期,对如何保护新牙就显得很重要。
针对这三个原因,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能关注自己换牙的过程,懂得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害怕。
2、能围绕换牙话题进行讨论,并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了解换牙时应注意的卫生,并学会保护新长出的牙齿。
活动准备:1、活动前了解调查班级中换牙和没换牙的幼儿人数,并制成表格。
2、乳牙图片、恒牙模型;记号笔、手工纸每人一份。
3、事先与卫生老师联系好。
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通过讲故事,引起兴趣。
贝贝的牙齿怎么了?好好的牙齿怎么会掉下来呢?谁来说说换牙是怎么回事? 小结:我们生下来以后慢慢长出来的一口牙齿叫乳牙,乳牙比较小,也不够坚硬,当我们慢慢长大后,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乳牙就会脱落,开始长出新牙,这新长出的牙叫恒牙。
恒牙比较大而且很坚硬,比乳牙还要多,对人的身体很重要。
恒牙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新牙。
乳牙脱掉长出恒牙,就叫换牙。
有些小
我家狗狗五个月正在换牙期肩高30厘米身长60厘米,它还能再生长吗?孩子6岁开始换牙了,需要注意什么?一是许多家长对小孩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换牙不太了解,看到别人家小孩换牙了,而自家小孩没有一点动静,非常担心,生怕是缺少什么维生素还是矿物质,而大买补品。
其实牙齿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呢。
以下知识点,来了解一下,希望能帮到您哦~1.乳牙在婴儿生后约半岁开始萌出,到约2岁半萌出20个乳牙。
一般到6~7岁开始换牙,一直到12~13岁为止,也就是乳牙逐渐脱落,为恒牙所代替。
2.现在的小孩生长发育比以前要早一些,所以长牙、换牙也可能比以前早一些。
比如5个月开始长乳牙,5岁半开始换牙长恒牙,这都是正常的。
3.有的小孩因为吃东西太精细,没有对长牙的位置产生“功能性刺激”,所以长牙、换牙晚一些,比如到8个月才长乳牙,7岁才换牙,这一般也是正常的。
4.如果换牙时间太晚,还是需要家长留意,可能存在先天牙缺失、牙胚发育不全、后天有阻力的情况,那就需要看医生了。
医生通过看、摸、拍片子,一般能判断牙齿是天生没有呢,还是后天不愿意长出来。
如果是先天原因,那就需要具体解决了。
如果后天原因,则需要通过医生干预措施,比如助萌,来帮忙让牙齿长出来。
二是换牙期间可能牙显得非常丑,很多家长担心~小孩在6 岁左右时,第一恒磨牙(六龄牙)开始萌出,替牙期也就开始了,一直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替牙期结束。
因此6~12岁期间属替牙颌期,也是混合牙列期(同时有乳牙和恒牙)。
在此期间,一般会有“暂时性错颌(he)”表现,意思是,这种错颌是暂时性的,随着颌的发育过程,常可自行调整为正常颌,一般不需要矫正。
因为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地掉牙、长牙,牙列不齐,五官可能也没有张开,所以又被称作“丑小鸭时期”。
黄磊女儿多多换牙后门牙缝大“暂时性错颌”“丑小鸭时期”一般有一下这些表现,来对照看看你家小孩有没有吧: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替牙期的上唇系带位置低不一定是异常。
一般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2、上门牙中间有缝。
可能在门牙旁边两颗牙长出后,其对门牙牙根的挤压作用减弱或消失,对门牙的牙冠产生挤压作用,这样上门牙间隙便会逐渐消失,位置转为正常。
3、上门牙往外扩。
待旁边陆续长出来,同时牙槽骨也有所增长之后,门牙可慢慢长直。
4、暂时性拥挤。
刚换牙时,可能呈一定的拥挤状态。
随着牙床长大,可慢慢改善。
5、暂时性龅牙。
这种现象可能是暂时性的,待后牙长出来了。
龅牙现象可以自行消失。
总之,替牙期的变化很大,需细心观察,慎重诊断,对于能够自行调整的暂时性错颌,其实不需要治疗,也能慢慢长好。
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些错颌不仅不可能自行消失,而且会影响颌骨、牙床的发育,例如地包天常常会导致上颌骨发育缓慢、下颌骨发育过度,出现下颌前突面型,因而须及时矫正。
所以,家长们要多关心小孩生活起居,多细心观察,及时到医院就诊咨询。
愿每位小朋友都能顺利地“丑小鸭”蜕变为有一口白牙的“白天鹅”“白马王子”!像图一,刚长出的恒牙成锯齿状,是正常的。
图二,年轻恒牙可以做窝沟封闭来避免长虫牙。
图三,恒牙要长出来了,但是乳牙还没有掉,长成双排牙,需要多吃硬东西,或者请医生拔掉。
图四,换牙期,牙可能长不齐,可能是暂时的。
孩子6岁开始换牙了,需要注意什么?1.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父母从宝宝2岁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尤其是有睡前喝牛奶习惯的宝宝更要保护好牙齿。
2.少吃甜食。
吃完甜食可以用清水漱漱口,睡前一定要刷牙。
3.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大部分孩子不爱刷牙,父母催催,即使刷牙,也可能是应付,会增加患龋齿的概率。
所以刷牙要认真且至少三分钟。
4.不要用牙签牙线。
小孩子的牙齿大部分偏稀,吃瘦肉,鸡肉等特别容易卡牙,卡牙了,父母洗净双手,帮助孩子将肉纤维取出,不要使用牙签牙线。
5.孩子说牙疼时,要早发现早治疗。
6.孩子有地包天现象时,要及时配合治疗,尽早矫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