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 拔河是传统的集体角力竞技项目,风行全国。
据《墨子·鲁问》和《荆楚岁时记》杜公瞻注介绍,这种竞技源起春秋后期,当时楚、吴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国名匠公输般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勾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以免被俘。
其后,这种钩拉敌舟的战术 *** 练又从水上移到陆上,基本动作从"退则钩之,进则强(拒)之",演变为单一的"钩",即"拖"、"牵"技巧,进而演绎成一种竞技项目,称为"牵钩"或"拖钩"。
牵钩竞技最初在今长江中下游楚国故地一带流行, *** 作之具早已由篾绳取代了战器,篾绳长短视参加人数多少而定,有时长度竟达"绵亘数里"。
竞赛时还要鸣鼓,用激越的鼓点整齐双方角力用巧的节奏,其场面之恢宏、气氛之热烈,不难想见。
唐朝时,由于中宗、玄宗的喜爱与提倡,牵钩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走向全国的全民性竞技项目。
此时的用具,已由长达四五十丈的大麻绳取代了篾缆,麻绳两头分系数百条小绳。
竞赛时,两拨人各自拉住小绳在胸前挽成圈,便于发力。
竞赛规则是在长绳正中"立大旗为界",最终"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唐语林》),与现代的拔河基本相同。
从"钩强"到拔河的发展线索,应该说是比较清晰的。
但这种竞技何时定名为"拔河",则稍有争议。
一般多认为此名始见于唐代,可作依据的史料不胜枚举。
但也有人指出,《画谱》载有"展子虔《鬼拔河图》",展氏历经北齐、北周,又仕隋朝,因此可知"拔河"之称在北朝时就已经出现。
比起这个问题来,争议更多的是:拔河之名缘何而起,这个取名有什么特别的历史信息可供寻绎吗? 有人认为拔河之名或许是受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壮语的影响,用此相符拔河时"挽者千余人,喧呼动地,观者莫不震骇"(《唐语林》)的磅礴气势。
唐薛胜《拔河赋》云:"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正是这一名词本义的概括。
也有人认为拔河之名是对当年楚人水上教战传统的溯源,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此项竞技判断胜负的标志是使用界旗为"河",即"载立长旗,居中作程",能够把绳索拉过旗界,就是拔过了"河";一是径以绳索中心的标志为"河",胜者就是把"河"拔了过来。
可见"拔河"是对竞赛规则的形象表述,如现代广西仫佬族同胞的拔河游艺,就将此中线称为"界河"。
还有人认为,拔河实是一种感应巫术活动。
《隋书·地理志下》在介绍荆襄地区拔河习俗时说:"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序亦曰:"俗传此戏必致丰年。
"可见参加拔河者认为这种活动能感应稼禾,促成丰收。
从它一般在春季进行的时段来看,直接的目的是对雨水的祈求,故"拔河"的本义当是挽拔"天河"使之倒灌。
古人举行拔河时"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即参加者越多越好),"群噪歌谣,震惊远近"(即声势越大越好),均是显示人力回天的巨大力量的缘故。
唐张说《拔河》诗云:"长绳系日住,贯索挽长河,……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大抵点出了这一习俗及其名称的真谛所在。
此外,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拔河活动,有的还伴有关于其由来的传说,兹不赘絮。
有兴趣的读者,也不妨参与一下对"拔河"蕴义的求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