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获得的体验和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写《养花》一文中获得的体验是一致的。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班里50来个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批改一类文,也就是批改优秀生的作文时,常常是让我眼前一亮,看着学生清秀的字体,通顺的语句,分明的层次,突出的中心,心里无比喜悦,禁不住边批改边向同行炫耀,还不时地把文中精彩的句子读给老师们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当批改中等水平学生的作文时,就没有先前的激动和喜悦了,但这些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作文练习,字数虽然不多,也勉强可以过得去,错别字比较少,用词也恰当,语句通顺,唯有中心思想表达的不是那么突出。
这一类学生,只要老师进一步指导,我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达到一类文水平是没问题的。
因此心态平和,不急不躁。
批改三类以下作文,也就是批改学困生的作文,让人心里沉闷,替他们捏一把汗,中心是否突出暂且不说,单单是错别字就有一大把,让人头疼,让人担忧!句子不通自然更不必说了。
个别学生竟然思想有问题。
曾经教过一年四年级语文课,那次作文题目是《记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讲了要写有意义的开心的事,可以一个男孩,在作文中写到:我最高兴的事是生病,因为生病了,会有好多好吃的。
就这一句话,还出现好几个错别字。
从这个孩子的作文中我看出孩子思想有问题,令人忧虑重重。
我及时联系他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孩子家长在外做生意,很少照顾孩子,孩子跟着奶奶生活。
一次孩子生病了,父母才回来照顾了几天,还买了好多孩子喜欢吃的食品。
学习方面,家长更是没时间辅导。
因此,看了这个孩学生的作文,我除了担心外,更多的是心疼,心在流泪。
同一个老师教,大家享受着相同的教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那么大呢?详细分析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孩子成长背景有关,与孩子享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孩子课外阅读水平有关,与孩子的见识多少有关,与孩子学习习惯有关等。
因此,批改学生作文,会有不同的体验,让我感到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只要下苦功夫进行指导,加上家长的配合,孩子自己努力,作文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能提高的。
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导!大家好,我是静品茶香,欢迎大家积极互动,多多交流!
语文老师批改学作文,不同的人体验大不相同。
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会充满兴趣与好奇,加上精力旺盛,两三天可以改完两个班的作文,如果有老教师指导一下批改要津,批改会更高效。
但年轻老师一般不重视面批和批改记录,也不擅长进行作前、作中和作后指导,作文升格训练措施不力,往往形存实亡,很多时候满足于改完、讲完,更侧重于“教”的研究,对学生自批自改作文重视不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