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学校

寄宿学校,第1张

寄宿学校 小学就让孩子上寄宿学校合适吗?

凡事都有利有弊,首先我们谈谈寄宿学校的好处:1. 自理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小宝贝,他们习惯于在家人的疼爱和照顾下生活。

有的甚至长到十几岁,生活的自理性都极差。

寄宿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自理能力的培养。

从穿衣,穿鞋到整理衣物,文具等都要亲力亲为。

2.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寄宿学校中,同学们有了更多私下相处的时间,他们会在相处中建立各自的人际关系。

懂得在集体生活中寻找自己的角色,不会太以自我为中心。

并且逐渐开始选择与自己合得来的同学多接触,一起分享共同的话题,建立自己小小的社交圈子。

3.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寄宿制的集体生活是非常有规律的。

比如几点是起床吃饭时间,晚上几点会统一熄灯。

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是非常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

而相比之下有的住家小孩,其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保姆来陪伴孩子,造成孩子沉溺网络,不按时睡觉,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的弊端孩子年龄过小就上寄宿学校,弊端也是很明显的,甚至于弊大于利。

1、感统失调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

明显高于普通学校的儿童。

感统失调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喜欢惹麻烦,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人们会发现,有的寄宿学校的幼儿比其他孩子更加急躁,敏感甚至胆小。

2、感情发展的影响幼小的孩子往往需要大人情感的呵护。

他们却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见面。

这让他们对父母的情感更加迫切需要。

这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造就极度缺爱的孩子,他们像在沙漠里渴望水源一样的人一样渴望得到更多的爱。

另一种是由于缺乏爱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孩子。

他们潜意识里告诉自己不需要爱,从而变得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也会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3、校园霸凌幼儿在群体中呆久了也会分出各种小团队。

群里中根据年龄不同也会出现强弱力量的差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中霸凌事件被曝光出来。

在寄宿学校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孩子年龄小,有时候被欺负殴打之后太过于害怕不知所措,只能默默忍受。

曾经有一个妈妈在给她上寄宿学校的女儿洗澡时发现孩子手臂上大大小小的牙印后,才知道女儿经常被学校高年级的校霸殴打“教育”。

所以,综上所述,对有条件走读不是非寄宿不可的孩子,家长还是让他们走读为好。

作为一个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长,我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女儿今年刚刚升入初一,全日制住宿学校,过去这两个月,一只处于一个适应阶段,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可以说是煎熬也不为过。

首先,就是孩子的适应问题。

当孩子离开父母,本来有没有太多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时候,确实面临着太多的问题,环境的适应问题,同学关系处理问题,自我生活能力自理问题,适应规章制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不会很好很快的得到解决,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我女儿刚开始经常会回家的时候哭,说被宿舍扣分,跟同学关系不好,等等,家长感觉很无奈和焦虑,但只能进行安慰和鼓励,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去适应各个方面的问题。

不过这个过程确实挺煎熬的,知道最近,才有了一些气色,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一次月考可以说完全没有进入状态,小学时候都是前三名,却没有进入班级前20。

这次期中考试进到了前十名。

楼主提出的问题,我个人感觉要慎用考虑,第一,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能够比较快的适应环境,是否有过独自生活的经历。

第二,孩子的情绪管理情况,性格是否随和,是否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第三,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否已经养成。

综合考虑,才能无做出决定。

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一般不具备以上能力,且处在向青春期过度的阶段,如果贸然让孩子寄宿,可能对孩子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包括成绩,性格形成,行为习惯,亲子关系等等。

综合看,我不主张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让小学生上寄宿学校,除非家长提前进行相关的各项准备,充分评估后再决定送孩子去寄宿学校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02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