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籍渊远博大,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之源,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毕生学习、研读。
然,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中华古籍的热爱大为降低,从小喜欢的不是哪咤闹海,不是三打白骨精,不是精卫填海,而是奥特曼打怪兽,堂堂五千年中华文化竟然被d丸小国所侵略,实在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我生长在农村,从小酷爱历史古籍,尤喜四大名著。
有次在读到红楼梦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时拍案叫绝,红楼梦时就有了分田到户的伟大创举,与同学老师分享皆不信,解释后皆惊叹我之发现。
王熙凤生病,贾探春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凭借对当时市场经济的敏感,富有创意地推出了全新的改革举措: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妈们。
使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被改造成了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让捉襟见肘的贾府经济有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这不就是1978年小平同志倡导的‘分田到户’吗?红楼梦成书于1784,与小平路线整整跨越了194年。
194年之前的古籍书中已经为我们规划好了分田到户的发展策略,只是我们对古籍的研读不够,发现不足,当然也有时机不熟之因。
但确确实实的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高屋建瓴的参考,不得不令人赞叹。
中国的古籍无计其数,涵盖人生、哲学、教育、文化、政治、军事……等等诸多方面,包罗万象,如浩瀚宇宙,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有着极大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值得汲取,值得细品。
在如今快餐文化流行的当下,在年轻一代浮躁、单纯、平泛的当下,更具有伟大的教育意义。
上学时其实挺不喜欢读古籍,一方面青少年时期自以为要阅读新兴人类的书籍,不屑于与古籍为伍,另一方面古籍的难以理解和精读需要的时间难以保证。
到了中年之后,喜欢读古籍,听古籍解说了。
中年人成熟能沉下心来慢慢阅读和品味古籍,中年人的阅历也更能理解古籍的精髓了。
《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让我们了解了为人处事要跟上善若水,跟水学习其灵活性和低调,但是水的力量却是强大的。
在生活中从人的态度、品德、言行、能力、处事、人际关系等方面为我们做出指导。
《易经》里也有类似的关于品行方面的经典语句,如“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说的是君子遵循道德的指引,积累小的善行,以成就高尚的品德”。
这与《三国志.蜀书.先主状》里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一个道理,善行积多了个人可以修身,国家可以行大善。
中年人的智慧一半来自阅历,一半来自古籍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