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短文分段有以下几种类型:1、给短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这是一年级认识自然段的主要练习形式。
要想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然段?首先要引导孩子知道: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
只要记住自然段的标志是一行开头位置空了两格,就是一个自然段的开始。
标注的方法就是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标上阿拉伯数字。
2、把自然段合在一起,再分开自然段,这个难度增加了,一般不这样练习。
但要分开,就得知道为什么要把这几句话分成一个自然段?是因为它们共同讲了一个意思。
比如一下《四个太阳》,每个自然段都先写为哪个季节画了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接着写这样画的理由。
只要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即使把课文的自然段合在一起也能分开。
这个练习有难度,但老师还是要引导发现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的理由,这个学好了,自己写话就能尝试着分自然段了。
3、写话分自然段一上一般能写几句连贯的话,一下很多孩子能把写话分成几个自然段。
简单地说,写事,把总的交代事情时间、地点,谁做什么事情分为第一自然段。
把事情的具体经过分一段。
把事情的结果和自己的心情、感受分一段。
二年级,一般就能把事情经过的不同阶段独立成段。
写景,按可方位分自然段,也可以按春夏秋冬季节,按一天或一星期的时间变化分段。
特别注意,一年级分自然段,要让孩子对句子有准确认识。
完整的句子结束标点为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
弄清这个问题,也才能准确判断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基本上是识字阶段,口头简单说话训练阶段,大部分连句子都不会读,在这样的前提下,你让他给课文分段,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在学习语文时,先从识字开始,然后到词,然后到句,然后才到段和全文。
纵然是学习一整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发现同样是从这个顺序去学起的。
而我们在谈论如何去学习的时候,最好要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先要去通读课标,看课标里的要求是怎样的?这一点是很多人在谈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的时候都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不要拔苗助长。
孩子们现在接受的教育是由几代教育专家与无数一线教师倾尽心血设计规划出来的,符合大多数孩子学习规律的一个教学步骤,或者说是学习过程。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痛苦的学习经历得到快乐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长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万丈高楼从地起,一年级学好了拼音和常见的生字,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慢慢应用的,理解短文,还不到时候,随着年级的升高、基础知识的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给短文分段的能力就会自然显现出来,现在提前做,只能是拔苗助长,有害无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