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诲有什么

父母的教诲有什么,第1张

父母的教诲有什么 关于父母的教诲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父母都要教导给孩子些什么呢?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从刚刚出生一直到成长起来接触最多受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品德、举止、言行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做法,孩子也会以这样的行为去进去社会。

比如孝顺老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肯定也会孝顺他们。

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教给孩子哪些东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些。

1.勇敢人生在世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小小的不如意还是大大的挫折,都是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风景。

现在经常有新闻报道,哪里的学生因考试没考好压力大或离家出走,或从楼上一跃而下。

孩子们以后要经历的风雨更多,所以我们要勇敢的面对人生,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勇敢。

2.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只有做到诚实守信,那么别人才会相信你,否则的话就成了夸夸其谈的人。

试想一个人做不到诚信,说的话经常做不到,那么就会慢慢的被朋友亲人品排斥,被上级领导不信任,被下级下属不信任。

这样的话就会在这个社会无法立足。

3.宽容人要有宽容之心,要走容人之量。

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不是涉及原则的问题,那么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

相信大家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身为宰相的张英都说道让他三尺又何妨,而邻居也感叹张英的公义,也让出来三尺。

由此可以看出宽容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

我认为父母教育孩子重要的就是这几点,勇敢不被挫折打败,诚信能立足于社会,宽容能更好的和人相处。

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勇敢的面对人生,诚信做人,宽容善待他人和自己。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等也是需要父母教会孩子的。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喜欢,请关注我@真不靠谱,谢谢。

孩子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最近有人大代表提出:年青人做父母要凭证上岗。

我虽然不完全赞同这个说法,但也觉得他提出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

除非不得已,父母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爷爷奶奶等第三者。

毕竟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

民间谚语说: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如果不想你的孩子成为驴和猪,做父母的必须担负其教养子女的责任。

父母应该教导给孩子什么东西,我的回答是:立身之本,处世之规,阅读之法,运动之习。

第一要划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界限。

学校教育当然也要培养学生伦理道德,交给学生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训练学生体质,熏陶学生基本的审美艺术能力,养成学生劳动习惯。

强调说服和养成,允许学生试错。

社会能够教育学生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思想,遵守法律和规则的意识,公平诚信的做法。

社会所使用的是事实教育和惩罚教育,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机会,也不重视说服规劝,不那么温文尔雅。

相对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榜样教育。

相对于学校的知识教育为主,社会的规则教育为主,家庭的教育应该是德性养成为主。

第二,我们说一说我前边提到的四点。

首先是立身之本。

我们民族的传统是立身当以孝为本。

孝延伸分化出仁义忠信,诚实友爱。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

不能以时代变迁为理由,轻率抛弃老祖宗留下来的宝物。

传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历经时间淘洗,把最有意义的好东西筛选出来,为国人所公认。

当然,我们也要发展孝的外延,让他适应新的社会现实。

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之类,“父母在不远游”之类,可以舍弃了。

而常回家看看,多一些视频电话问候,教给老人网络社会技能之类都应该补充进去,而那些啃老坑老的坏种恶习要坚决摒弃。

其次是处世之规。

古人的家训家规之类书籍对此阐释很多。

我以为最根本的是积极向上,为人善良,热心乐观。

世道变幻,不变的是为人必须积极向上。

不断追求上进。

不要消极悲观,不要满足现状,有有决心改变自己和现状,永远有一颗向上的心。

有足够的心气,高昂的心劲。

然后是为人善良,不害人,不存坏心,再苦再难,不放弃自己的做人底线。

尽自己最大能力同情和帮助弱者,不向为富不仁者低头,不向趋炎附势者妥协。

还有就是热心乐观,永远不冷漠,永远发光发热,在困难和逆境中,看到希望,坚韧不拔,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也懂得享受自然和生活之美。

这些品质的人格形象最好的代表就是苏轼。

关于他的故事可以参考林语堂《苏东坡传》。

再次是阅读之法。

父母要热爱阅读。

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书籍是人类向上的阶梯。

我们必须终身攀登在这部阶梯上,并且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攀登。

要营造家庭的浓厚的书香氛围。

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我们需要尽早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书架,让孩子挑选和整理自己的书籍。

带着孩子阅读,让孩子谈他的阅读收获,鼓励孩子写读书笔记。

要精心给孩子挑选读物。

不断提升孩子的阅读品位。

也要防止不良书籍对孩子的危害。

要让孩子多读纸质书,但也不反对用KINDLE等设备进行电子阅读。

但是,孩子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是碎片化的阅读。

更不能用动画视频游戏代替阅读。

那样的话,孩子思维发展容易浅表化,无法深入。

最后是运动之习。

家长要带领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这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

要跑步,打球,让孩子从小爱上某个运动项目,不是一定要让孩子从事这项运动,是要锻炼其体质,训练其耐力,培养其合作精神,成就其规则意识。

第三说说父母在教导孩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身教和言教相结合。

身教,当然最重要。

但是,言教,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孩子慢慢讲清道理,也很重要。

其次要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对学校教育家长当然要配合,但是对当前教育中有些教师的应试教育的过度举措,要适当沟通,必要时也可以变通处理。

对社会不可避免存在的丑恶、黑暗的一些东西,要教育孩子远离,但是也不必完全回避这些现象,要让孩子认清是非,洁身自好。

最后是要及时纠偏。

当孩子言行出现不良苗头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纠偏。

绝对不能姑息,绝对不能无视。

对一些思想认识是非模糊的问题,要跟孩子真诚交流,明辨是非,教育孩子恪守社会公序良俗。

简单总结一下,划清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从立身之本、处世之规、阅读之法、运动之习四个方面下功夫,身教言教结合,对孩子不良行为及时纠偏。

你一定可以教育出一个阳光向上、心灵美好、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我是遵守教育常识、只说实话的语文老师,我叫守常师话。

希望可以帮到你。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转载我的问答、文章和微头条。

更期待您在评论区留言指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54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