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聚考拉 学校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很全很强大!)学校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党建工作各项制度党建工作制度1、落实领导职责。
将党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大局通盘考虑,制定出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责任制。
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支委成员按照部门、工作分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2、健全工作机构。
学校党支部为党务工作机构,支部委员会由五位支委组成。
下设三个党小组。
3、明确工作目标。
制定出全校党建工作规划,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同时,结合教育领域的特点和党员队伍现状,分年度制定党建工作具体计划,明确党建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责任人和时限。
4、建立专题议事制度。
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针对本单位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5、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和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
6、党支部委员会按期换届,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举工作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1、“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学校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522二、民3二、党务校务公开的途径与形式322八、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
在支委会讨论决定是否接收预备党员之前,将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在学校党务公开栏内公示
学校中层配置数量有文件规定吗?没听说有职数规定。
但总感觉大多数学校里领导职数过多。
据了解,大多数乡镇初中学生人数只有几百人,老师50人左右,但领导人数却多达十几,甚至二十人。
校长、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后勤副校长、业务副校长、政教副校长、安全副校长、人事副校长、政教主任、业务主任、后勤主任、师训主任、团支部书记、各年级主任、各科教研组长等等明目众多。
按理说,这样人数众多的领导干部队伍应该对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毕竟一个领导带动两个老师不就完了吗?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一是领导干部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个别领导水平远低于普通老师,这样的人怎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呢?二是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比如每一位主任都对应一名副校长,通常情况下,家是副校长当,活是主任干,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互相扯皮。
三是在绩效考核时,领导干部按职位高低有对应的加分,最终结算分数排在前面的大多是领导,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服众,老师们怨声载道,势必会影响工作情绪。
记得,二十年前的初中学校里也就三四个领导:校长、副校长、主任、会计各一名,那时工作不也开展的井井有条吗?希望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精简干部职数,让更多的人把精力用到教学上。
学校领导配置,正校长一人(全面负责,中小学兼任党书记)。
副校长三人,分别管教学、安全、后勤、教师培训等等。
政教处,正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大校两名)校务处(两人)体卫艺(两人)教务处(两人)教研处(两人)团委(两人)财务(两人)党建办(大校两名,小校其他领导兼任)工会(两人)妇女办(两人)饭堂(两人)以上括号一般正副两人。
大校三人,委员两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