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反应那么大”,可怎样反应是不一样的。
需得从政策、老师、家长和学生四个方面看问题。
国家层面的“双减”政策已出台、严禁在职教师(课外)有偿给学生补课,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使孩子们健康活泼自然成长,是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考量。
有偿补课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他们认为这是最适合的赚些外快补贴家用的途径。
但也不排除有个别老师把这个目的搞大了、搞走样的可能。
现在把严禁补课拿到国家管理层面,对于认识模糊的老师肯定有震荡的反应。
家长反应大,说是“占用了孩子时间加重了学习负担”可能在其次或者意识不大,主要表现是在下面3点:1,补了课孩子把成绩搞上去了,使自己的经济压力加大了,心里不好受有反应;2,补了课孩子成绩还是不理想没上去,①是心疼用了冤枉钱;②是心生埋怨;③是特别在平民家庭,由心疼到埋怨到觉得肥了老师苦了自己和孩子而心生憋屈不公平,反应最强烈;3,没补课的,也会由于有补课加重了自家孩子的学习压力,使学习竞争出现不对等不公平,心里也会不平衡反应大。
而学生呢?参加了补课,加重了学习负担自不消说;不参加补课,学习没在同一起跑线增加自身压力。
补课、没补课,都会由于补课现象增加压力、负担有反应。
综合起来看,老师课外有偿给学生补课,更加上社会上的一些文化课补习班,使基础教育的课外会乱成一锅粥,这样害了教育、加重了家长负担、也害了孩子。
现在双减政策落地,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就是为了让这诸多反应都朝着一个正确方向一一教育的正规化、正常化健康发展。
我们都要坚定不移拥护“双减”!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咱们反向思考一下,这种“反应”有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一,现有的升学考试制度下,学生和家长需不需要补课?是家长学生迫切要补课,还是老师强迫学生补课?补课是因为“老师要有偿补课”?“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问题。
二,什么样的补课对学生最有实效?是最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课堂学情,有专业技能的老师,同时学生成绩又和老师评优评先挂钩的老师,还是老师身份以外的,任意可以给学生补课不违规的张三李四?三,老师的课外“有偿补课”能不能完全制止?如果经济实力强大的家庭一定需要给孩子补课呢?如果学生家长自愿,“补课”能完全绝对制止?换个名目老师来家访了,合规吧?家长对老师的书法作品,爱不释手,求墨宝了答谢了,不违法吧!换句话说,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做家政了,怎么来监督检查做家政的内容?苦的是求不起墨宝雇不起家政的家庭和孩子吧?四,至于说“老师为了补课,上课不好好讲”,这是傻瓜和混蛋的逻辑。
老师上课不好好讲,没有教学成绩,没有教学成绩的老师,你会专门邀请这样的老师来补课?学校也要成绩啊,教学成绩不利的老师,学校和班主任也不容啊!所以,越是想挣俩补课“辛苦钱”的老师,越得用心自己的教学,有教学成绩才有补课的市场。
换句话说,家长是傻子,补课不挑选老师?不差钱愿意白扔钱的家长,还耽误不起孩子宝贵的时间呢。
真有“上课不讲,补课讲的老师”,如果只凭一周一次的补课,即能把一周里不讲的课程补全,学生还成绩提升大涨,这更是yyds大神级别的老师啊!一般人就更请不起,请不到了!五,如果教学手段和教学实力神级别的老师,名声在外名声远扬,有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生源)和金钱(补课费)的支撑,如果辞去教职,不再是教师身份,专司“有偿补课”挣钱,挣远远高于工资的钱,这可能就合规了。
如果是这样,补课现象依然存在。
没条件补课的学生,连在学校里享受“神级别的老师”授课的机会都没有了呗。
……老师利用专业技能,有偿给学生补课,不行;不是老师身份的人,给学生补课呢?老师利用业余时间送外卖,摆地摊呢?好像都没毛病。
都挺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