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无论从自然界中消除哪一种生物体,生态平衡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密西根州立大学昆虫学家理查德·梅里特说:“对于鱼类来说,蚊子不仅容易捕捉还非常可口。
如果幼蚊缺乏,为了生存,鱼类不得不改变自身的饮食习惯。
” 北卡罗莱纳州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的昆虫学家布鲁斯·哈里森说:“这看起来很容易,但以往的饮食习惯已经深深烙进鱼类的基因里,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蚊鱼是一种专门捕食蚊子的鱼类,可以轻而易举地捕食在稻田和水中的蚊子。
如果蚊子灭绝了,这类鱼也将随之灭绝。
而蚊鱼的灭绝也将影响到整个生态食物链。
继而其他许多昆虫,如蜘蛛、蝾螈、蜥蜴、青蛙等也将失去主要的食物来源。
如果生物圈那么多的营养级都受到负面影响,可想而知生存在食物链最顶端——人类的处境也着实堪忧。
除了与人的接触,蚊子在自然界有复杂的食物链关系或许,在蚊子灭绝后,有些食蚊动物最终会寻找到替代蚊子的“美食”,但蚊子在自然界中所起到的生态服务功能却是不可替代的。
例如,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有几种特殊的蚊子是可可树的忠实传粉者,而它们的消失一定会影响可可的收获。
如果蚊子灭绝了,可能你将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生存在水中的蚊子幼虫人类真的容忍不下蚊子么?其实不是的。
今天,人类与蚊子的争斗,已经从企图让蚊子灭绝转变为有效控制蚊子的发展了,人类已经认识到化学杀虫剂和转基因并非最佳选择,此举不仅使得蚊子产生抵抗力,还给生存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而水景养鱼、植物驱蚊之类的生物方法和采用声、光、电等物理方法灭蚊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例如利用蚊子复眼对一定波长光线的特别爱好,用特定光谱的紫外线作诱光源,研制成一种无烟无味、清洁卫生的电子灭蚊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蚊子将被控制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范围之外,人类与蚊子和谐共生。
作者:王美慧(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出品:科学大院(科学大院是由中国科普博览运营的院官方科普平台,欢迎关注)
谢谢邀请!蚊子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这种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还能像其他生物一样适应环境,大自然并没有淘汰它。
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是有必然性的。
那么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蚊子灭绝了,是否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这一点,科学界也存在一定争论。
蚊子在大自然中充当了生物链中的一环,但这一环是不是必须的,是值得商榷的。
生态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从生态系统中去掉一个物种,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
那么蚊子呢?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生命之网并不是那么脆弱,当你剪掉一环,生命之网不会就此散架。
事实上,目前有一些生态学的研究显示,去除一个物种对整个生态系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各种蚊子与人类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灭绝蚊子,可能对生态系统有一些干扰,但也许不会导致什么大灾难。
当然,蚊子或许还是有一些益处的。
那取决于你如何看,关于内在价值和器用价值的哲学争论可能非常复杂。
如果真有可能,是否灭绝一个物种是不道德的?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命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