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信箱问题汇总

小学校长信箱问题汇总,第1张

学校长信箱问题汇总 对于目前小学的义务教育你怎么看待家校沟通?

当下学校教育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压力,本该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等一股脑地送给了学校,社会各界动不动就是什么“京剧进课堂”“书法进课堂”诸如此类,家长们甚至就是一句话“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话”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

其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块,因此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家校齐心协力,共同搞好对孩子的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必须的选择。

建立家校联系与沟通的长效机制。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是进行家校交流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措施。

设立家长接待日,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有效办法,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每周五下午三点至四点是学校家长接待时间,每周一名校长或学校中层和来访家长交流沟通,接受家长咨询,给家长答疑解惑,家长反映非常好!开展“一日开放”活动是龙川小学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又一重要举措,一学期一次,雷打不动,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和孩子一起做 *** ,一起活动,一起上课,体验孩子的在校生活,和老师一道探讨孩子教育问题。

“家长志愿者”是龙川小学促进家校共育的特色做法,家长在自愿原则下参与学校管理,譬如参与监考,参与放学路队管理,参与学生中午营养餐秩序管理等等,现在已经有不少有兴趣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走进学校社团课堂参与授课活动。

创新家校有效沟通交流的形式。

信息化时代给家校沟通带来了便利,成立“校长信箱”是龙川小学的创新举措,家长可以在校长信箱留言,学校校长及时回复,便捷,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家长非常喜欢。

成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成立各班微信群,方便了老师与家长交流。

田戈教育,专注教育。

欢迎关注交流探讨。

家校沟通很重要。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访每年至少期中、期末两次。

平日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机家访。

毕竟那是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大多依靠家访这一途径。

如今,家校沟通的渠道,多了很多,也便捷的多了。

之前的电话、QQ,现在的微信。

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方便的作业布置。

临时通知,还有解答家长疑问等。

当然,仅此沟通还是不够的,笔者以为每个班级至少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的好处是,教师可面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高家长教育观念。

同时,教师可通过家长会,详细介绍学生一天的学习,以及教师一天的工作,让家长了解教师,取得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支持。

这样有利于促进对学生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

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儿。

很多家长都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学校教育仅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部分,还需要家长继续关注、督促孩子孩子,巩固、强化、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这一点,家长不一定会认识到,需要教师提醒。

又如,一些家长之重视孩子的作业,而不是重视孩子的学习。

在家里,就问一句,作业完了么?孩子若说完了,就完,放任孩子。

孩子的作业没有检查,就不知道孩子的作业质量,更无从指导。

更严重的是家长眼里只有作业。

没有学习的概念,孩子就会仅完成教师的作业而已,不会深入去学习。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一问作业完了么,没有完成的先完成;若完成了,再是让孩子读书去。

也就是说,在家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予以提醒。

总之,家长的家教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予以指导,而开家长会,或家访是比较好的途径。

毕竟面对面交流还是比较方便的。

从总得来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对教育教学总有一些经验和心得,作为家长的也往往有很多得法的教育经验。

如果能密切家校联系,互通有无,总会形成合力,对提高孩子的教育成效是大有益处。

如果家校缺乏必要的沟通,互不了解,就往往会产生隔阂,甚至会酿成矛盾,不利于学校教师工作的开展。

为什么现在社会对教师很不满,以为教师工作很轻松,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教师的工作状况,才是这样的。

如果学校能把教师的工作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一定不至于现在的如此对立与动不动就闹情绪,打击教师,污蔑教师。

这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坏事总会在口口相传中得以远播。

因此、作为学校,一定要主动和家庭联系,让家长理解学校,传播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共同造福下一代。

一家之言,欢迎留言加关注,进一步交流探讨。

谢谢!田戈教育,专注教育,更多精彩内容期待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08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