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家长干预三好评选,这可是新鲜事,家长为什么要孩子得这个三好呢,我认为不正常。
一般来说评选三好都是由班主任推荐候选人,由学生来评选。
留下得票最多的学生,定为“三好学生”。
评论“三好学生”的标准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可让学生心服口服,否则,就不正常。
家长干预评选,除非有照顾“关系户”,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优秀,不在评选之列,觉得不公平,家长才为孩子说话。
其实“三好学生”只是一个鼓励,并不是说没评上的就不优秀。
优秀的孩子很多,家长只要平常心对待,鼓励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不要去追求那些名利,走上岗位,一样有前途,甚至比那些有虚伪名头的更优秀。
三好学生的评选是有固定标准的,这些标准通常都会公布出来,家长没那么容易干预吧?比如老记的孩子在上小学,他们学校的评选标准是:语、数、外(三年级以上)等级必须全优,其他学科(道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最多可出现一个良。
班级各项总积分前XX名(年级越高,比例越小)的学生。
总积分由平时考试总分、期中期末考试分、作业分、奖励分、课堂表现分等构成。
询问各任课老师均同意该生为三好学生。
很多孩子拿不到三好生,都是因为第1条中“其他学科”不止一个“良”。
这条通不过,成绩是全班第一都没用。
这也是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好,却没有拿到三好生的家长普遍不满的地方。
通常来说,被副课老师打“良”的,都是上课调皮捣蛋,不守纪律的。
因此,拿不到“三好”,也属正常。
没有真凭实据,还是不要随意揣测学校的制度和 *** 作方法。
多从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才是正道。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难免有困惑。
欢迎关注@为父笔记 ,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