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有点片面化了。
作文中的题记,如同中药中的药引子。
甘草、大枣等,是中草药中的药引子。
中草药中,无药引子,其他草药,照样可以治病。
有了药引子,治起病来,效果会更好一些。
同样,作文中,若无题记,一篇作文,结构齐全,不会有大的影响,照样是一篇好作文。
一篇好作文中,前面如果配上恰到好处的题记,则会锦上添花,好上加好,趣味无限。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每篇作文都要有题记。
如果前面的题记内容与原文内容不一致,这样的题记,就算是败笔了,不仅未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是无病呻吟了。
题记,其目的是,要么让内容锦上添花,要么让主题更加深刻,要么让感情得到升华。
如果为了凑字数,为了表象,则不如无题记。
好的题记,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孬的题记,会把一篇好文给毁了。
有无题记,根据实际需要定掇。
有的题记,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有的题记,可能要起相反的作用。
总之,在用到题记时,千万要慎重。
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题记即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简练的文字。
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思考。
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一般学生都是引用名人名言。
好的题记当然可以锦上添花。
但是根据我自己十年改作文的经验,学生写题记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文不对题,故作高深。
遇到过一些同学,题记讲的是一件事儿,内容却又是说的另外的事儿。
或者自己积累了一些名言,遇到任何话题,就全盘照搬,也不看合不合适。
还有些压根就没弄明白题记中那些话的确切含义。
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
更有甚者,为了题记而题记,自己没有积累到名言,就自己编一些题记,感觉高大上,实际上是东施效颦。
这样一些题记,不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厌恶。
华而不实,画蛇添足。
题记本身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写在题目之后,和写在开头结尾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作文也不会因为你用了题记这种形式,就会加分。
既然加不了分,反而有可能起反作用。
那题记不就是多此一举吗?既然然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有些老师会要求,禁止学生写题记。
所以,你的老师才会那样说。
我也经常告诉学生,作文尽量求稳,不追求新颖,因为真正重要的考试其实只有一次,比如中考,比如高考,容不得半点马虎。
所以,平时就要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每个地方,每个学校,每个层次的学生基础不一样,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有一些同学的确是适合写题记的,大部分其实就不适合,我说的这是一般性规律。
作为老师,他是站在绝大多数同学的立场的。
真正好的作文是没有太多套路和束缚的,但是为什么老师要讲套路和技巧呢?那是因为大多数同学并不会写出太好的作文。
我的建议是,你最好听老师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