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应对北京新中考

学校如何应对北京新中考,第1张

学校如何应对北京新中考 作为一个初三生,应该怎样面对中考?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地方,面临的情况不一样。

所以只能假设几种情况来回答。

首先,如果学生的成绩比较好,就要努力去冲中考,考普高,考普高中的重点高中。

学生需要安排好作息时间,制定好学习计划,复习时可以文理交叉复习,注意劳逸结合。

特别要注意抓好薄弱学科。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时间分配应该向最能提分的科目倾斜。

当然,还要注意饮食营养。

女同学这个时候就不要惦记减肥的事情了。

其次,如果成绩不理想,考普高比较困难,这种学生可以适当关注各个职高学校和技校的招生,了解各个学校招生的专业、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等。

如果有学校有好的专业,或者有3+2(3年职高加2年大专)或者3+4(3年职高加4年大学)之类的,自己尽量了解相关的招生要求,能够多读点书就多读点书。

第三,如果成绩不理想,考普高困难,但是又想读普高,怎么办?这种情况最难办。

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还没有醒悟,现在中考的竞争远远大于高考。

如果学生初中不努力,以后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不少大城市,初中升普高的比例基本在50%左右,有的甚至不到50%,比如深圳,只有47%。

考不上普高的学生只有分流去读职高和技校。

相对于大城市中考巨大的压力,小地方的压力反倒小一些。

就以重庆为例。

近些年,重庆区县大量的优质生源进入主城,主城各大私立中学的初中部大量扩招,但是高中招生规模并没有扩大。

这就导致主城初升高竞争激烈。

反观区县,因为大量的优质生源进入主城,本地生源质量下降,数量也减少,但是高中依然要照计划招生,所以初中升高中反倒比较容易。

所以,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在主城升学无望的学生,可以想办法到区县去寻点门路读普高。

当然,区县高中因为生源质量不好,高考的情况也不可能很好,所以学生和家长要有思想准备。

首先对于中考肯定是要重视起来的,虽然中招相对于高考来说没有那么的重要,但它也是一道分界线。

大家当然都希望可以考上好的高中,所以面对中招也应该更努力才行。

根据最新的《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纲要》,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九年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因此初中是不可以留级的。

所以中招只有一次机会,希望大家不要让自己以后为现在的不努力而后悔。

以上只是说明中考的重要性,当然面对中考也不要太过紧张。

一、只要你想,从什么时候开始努力也不晚。

你现在成绩不好的话,不要慌张,也不要放弃自己,不要想着,反正现在都这样了,我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了。

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只要你想,从什么时候开始努力也不晚。

不要想着我要怎么样才可以很快的把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科掌握住呢。

有句老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世上没有捷径可以走。

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看老师画的重点,多背一背,记一记,再去做一些练习题。

二、不要一次性的做很多事。

不要看完一句英语,再去背一句语文,这样两个都弄不好,专注着一个方面,弄懂了,再去看另一个。

只要付出努力了,就是有回报的。

对于成绩好的呢,也不要放松,因为很多知识都是一过性的东西,可能你觉得现在记得很牢固,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发现,明明这个我会,但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呢。

因此越是到了最后,越应该加把劲,把那些自己认为不熟的再熟悉熟悉,不要只想着做难题。

其实大部分人失分最多的地方不是在难题上,而是在简单的题目上。

三、把握好容易提分的科目。

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最容易提分的科目就是理科类的东西了,因为这些科目大部分需要背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有足够的时间去复习重点。

例如化学,初中化学并不是很难,因为大多都是最基础的东西,需要背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书本上的重点内容标注的也比较清楚,像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之类的,都是重中之重的内容,这些相比其他的来说也很容易的就背会了,因此我觉得这是最不应该失分的一个科目。

对于文科类的呢,也不要不管,跟进老师的脚步,总是会有收获的。

上了高中之后,中考的成绩基本上已经代表不了什么了。

我身边有很多初中时成绩很好,但到了高中后成绩就逐渐下滑的人,也有很多初中时成绩并不好,一开始在班级里并不起眼,但随着每次的月考和大考,你总会发现有那么一两个人的名字在稳步地上升。

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把中考的成绩看得过于重要,只要你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之后的事情都是未知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面对中考,不要轻敌,也不要过于紧张,认真对待这一个转折点,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进发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49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