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动漫学校固话

名动漫学校固话,第1张

名动漫学校固话 如何看待一些学校强制让学生订购校讯通的做法?

1、种种内 幕,上面压下面说实话,这种事情在以前基本都遇到过,自己刚上班时,学校还在用校讯通,在以前,它的确带来了方便,能够让家长第一时间知道老师发的消息。

在现在嘛,已经落伍了。

毕竟现在各种通讯软件已经足以秒杀校讯通了。

可是,为何还要这么做呢?有内幕呗!比如说人家校讯通负责人跟市教育-局疏通好了关系,于是,市教育-局下派到各县区教育-局,各县区-教育-局再下派到各校。

就这样,各校再下派到各班,各班的班主任没办法,只能照办,最终派给家长。

家长也没办法,为了孩子,也能忍了,一个月扣几块就几块吧。

这种上面压下面,最终把班主任推到前台,让家长买单的做法,应该抑制。

不过,鉴于孩子上学缘故,发表感慨可以,还是办吧。

不然呢?2、升级改造现如今呢,微信等的普及,使得很多校讯通软件渐渐失去优势。

但是,又有一些类似校讯通的软件进行了升级,可以让孩子通过手机完成作业,最常用的是数学和英语作业。

大数据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使得这样的软件能够一键式分析出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不过,此时它的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通讯,而是作业库与数据库这样的一个学习类APP。

若是这样的校讯通,学校让办还是能够理解的。

尽管说,里面也有一些内幕,但是,跟孩子学习比起来,那些都是次要的。

当然了,对此,肯定也有很多人持相反观点,认为可能会损坏孩子眼睛,还可能会让孩子离不开电子产品……的确,凡事皆有利弊。

如果利大于弊,还是可以尝试的。

3、办尽管我们在网络上,敢讲各种各样的话,可是,真正面对学校时,却又往往不得不讲假话。

谁让孩子在学校呢,如果不按照这所学校的意思办校讯通,想必你的脑海中一定会产生无数种可能,而这每一种可能,都可能让你寝食难安。

毕竟,孩子的事情,永远是父母的头等大事。

校讯通这个东西,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还拿到江湖上坑蒙拐骗。

在如今七八十岁农村老汉都玩微信群的时代,不知校讯通这种过气的产品,还有什么亮点可以令用户心甘情愿地买单。

大约在六年前,校讯通进入我校。

当然,是在教育局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之下。

校讯通的服务方式是这样的:1、为每名学生办一张绑定了家长电话号码的卡片,学生到校时,在校门口的仪器上刷一下卡,系统随即向绑定的号码发送一条短信,显示孩子已安全到校。

离校时, *** 作流程相同。

2、每日的各科作业,由课代表收集后送给运营公司派驻在学校的工作人员录入系统,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家长手机。

3、学生的校讯通卡,可以作为电话卡在校内安装的专用电话机上使用,免费给两个绑定的号码打电话。

开学报到的时候,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向家长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渲染以上优势之后,再说重点——每月功能费10元,五个月起订。

实际运营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经常出现技术故障,家长收到不短信,投诉很多。

其次是课代表收集作业不完整、不及时,录入的工作人员不专业、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出错。

然后最关键一点,校讯通的盈利模式天生有缺陷。

举例:某校1500名学生使用校讯通的话,每月营业收入仅15000元,需安排一名工作人员长驻学校,需安排两名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光是人力成本已经过万。

如果考虑营销成本,几乎无利可图。

2013年6月,微信上线微信群功能。

第二年,学校开始流行建微信家长群。

2014年秋,校讯通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学校。

如今校讯通重现江湖,难道又获得了某种高科技或新创意的加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71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2
下一篇 2022-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