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价细则

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价细则,第1张

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价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现在评价教师是否优秀,比较公正的校长,就是以教师所教科目,在乡镇组织的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任意妄为的校长,就随意指定,标准是什么,我想你知道。

但是在以学生考试成绩考核教师时,又乱像横生,如有第二职业的老师,因为时间靠不上,可为了学生考试成绩,便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了;再就是,个别教师,为了学生考试成绩好,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买试卷,把学生泡在题海中,水多泡倒墙,虽然有家长投诉,可校长要的是成绩,于是违反师德现象频出,但只要成绩好,就是好教师!自然还有更出格的,在此暂且不说,这已经说明,为分数评价教师优劣,是教育的最大困窘,其他都从此派生,特别是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评优树先、晋级聘任联系起来后,更是手段卑劣!可见,义务教育阶段,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是多么片面!而今国家在走向依法治国,教育也开始以法治教,评价教师的标准应该科学务实,应该真正起到导向作用,有关人士必须认真研究一下了!

以学生成绩排名为依据,来评定一名教师的好坏、优劣,这恐怕是当前绝大多数义务教育学校的评价机制。

其实,社会上评价一名老师时,何尚又不是如此?当今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师过分追求分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日益频繁的各种补课活动、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等,以及当前深受批判的应试教育,可以说,无不与以学生分数为依据的评价制度密切相关。

这就是我们教育界所讲的:教学评价制度是指导一切教学行为的指挥捧!以"三味"所在地中小学校来看,小升初考试科目为语数英3科,中考为语数英物化政史7科,那么,除此以外的所有科目即为“副科"。

不考试的科目就不再进行评价,不评价,教师教得再好也就没成绩,既然没成绩,教师就不再好好教,甚至不教,或全用于"主科"学习时间。

因此,音体美劳等非考科目,虽然课表上有体现,但实为虚设。

这些科目的考业老师本来就很希缺,即使好不容易配有一名,基本也自愿改教“主科"去了。

因为没成绩的话,就无法评职称、拿绩效奖。

最可怕的是:如果某老师教的全是"副科",那么,在社会上、师生中绝对会被歧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老师再优秀,也不是"好老师"了。

“三味"教了30年的书,还真从未见过有老师获取过音乐、美术等科目教学荣誉的!当然,也就从未听说过有教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的“好老师"。

在这种畸形的、不平衡的评价体制下,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之类,基本成为一句空话。

或许,这也是城乡教育差距的真实体现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921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2
下一篇 2022-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