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是元代元曲作家马致远所创作的一首小令,正文如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短短五句一共二十八字,把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在这个图画中最令人感伤的是:一个天涯惓客骑着一匹瘦马缓缓而来,情调哀愁、凄清、苍凉。
让人读之有惓游思乡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由九个名词构成,九个名词九种景物,结构精巧至极。
三处压韵,读之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题主说“小桥流水人家”是形容江南美景的,与全词的意境相悖?首先“小桥流水人家”最早就出自这首元曲小令,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共同组成了一幅天涯游子伤秋图。
“小桥流水人家”用于形容江南美景是后来的事。
前些天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 最早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 汉歌》,李贺是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伤感情绪。
毛泽东在他的名诗《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也引用了这一句。
表达的却是新中国取代旧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为什么同样一句诗在李贺那是表达极端的伤感情绪,而在毛泽东却有颠覆性的不同?关键在于配句: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毛泽东:“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同样一句诗不同的配句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是这样配句的,意境非常自然地展现了一幅伤秋图画。
没有半点相悖的味道。
象这样的事例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比如“意思”这个词,“一点小意思”这就是送人一点小礼物。
“你是什么意思?”得了,在这里只怕是在跟人吵架了。
同样的词,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或意境。
这个问题不是很难,我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天静沙·秋思》这是写景的词,它的句意是说,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描写的实景,怎么可能相悖呢?景色是以人的心情而决定的,况且它的字句里没有色彩,就是单纯的物景,不会影响它的整体词意。
我个人认为,很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先入为主,总是以为有些词句是描写美丽景色的,其实不然,就拿酒来说吧,它本就是酒,喜怒哀乐都可以喝酒的,它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它就是它,只是人的心情决定的它的导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