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说实话,我很理解你,也很同情你。
但是有一点,我认为,已经收了,就要坚持住,即便孩子哭得很伤心。
家长们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手机呢?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为了方便联系;一个是因为孩子之间的相互攀比;一个是现在的家庭都富余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是反对给上学的孩子买手机的。
我想问现在的家长们两个问题:你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有手机吗?影响了你的学习了吗?我为什么反对呢?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点,孩子是无法控制自己玩手机的行为的。
手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其方便快捷以及功能齐全,已经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生活工具。
倘若一个成人的手机离身一小时,每分钟都会煎熬他(她)的心。
饭馆、商场、公交车、地铁、火车里,人手一部手机,低着头阮地不亦乐乎。
更有甚者,走在马路上、骑在自行车和电瓶车上也要看手机,还有更可怕的是开车的司机也时不时地发微信、打电话。
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涉世不深的孩子呢?记得在2013年秋季开学后的一周内,我收交了高一学生的十五部手机,直到他们认识了学生拿手机的危害,并写了书面保证后,我才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并告诉他们:如果对孩子有什么话说,可以打我的手机,我把手机给学生,你们可以聊会天。
学生有什么事都可以用我的手机与你联系。
家长们听了我的建议,收走了孩子的手机,三年中,没有一个学生再拥有手机。
第二、手机中的不德道内容是毒害学生思想的元凶。
手机中的东西不是干干净净的,发牢骚的有,挑拨离间的有,对社会不满的有,暴力的有,黄色的有。
学生的思想一旦被感染,会直接影响世界观的形成,祸害孩子一生。
那些违法乱纪的学生就是被手机中的坏东西毒害了。
如果孩子不具备很强的自制力,手机就是他们走向歧路的老师。
因此家长必须要意识到这个危险的存在,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手机最容易引诱学生形成网瘾。
游戏不是个好东西,它和毒品没什么两样。
学生拥有手机是抵抗不了游戏的诱惑的。
我的同事由于发现了学生在晚自习和就寝后玩游戏,就与学生发生了冲突。
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家长:你如果还想让你家孩子学好,就当着我和你孩子的面摔了手机。
那位家长毫不犹豫地摔了手机。
之后那个学生就再也不玩手机了。
只可惜,不是所有的老师有如我的那位同事。
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监控的孩子,一旦玩游戏上瘾,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第四、手机给学生做作业和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些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拿着手机搜答案,考试的时候也拿着手机搜答案作弊。
不论作业还是考试成绩都被老师肯定,家长也觉得满意。
但是三年后的高考却把泡泡戳破了,等成绩公布后,老师和家长一看,惊得都合不笼嘴了,只说;怎么会这样呢?孰不知他家的孩子是用手机学习和考试的。
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了后,补救已经来不及了,家长只剩后悔的份了。
第五、手机为学生谈恋爱提供了便捷的联系方式。
现在的中学生谈恋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他们只要走出学校大门,饭馆里、公园里随处可见亲密无间的男女中学生,人们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而手机正好担任了恋爱助手的角色,他们肆无忌惮地在微信上卿卿我我,哪有心思还想着学习呢?要去公园了,发个短信,要想看电影了,发个微信。
总之,一切与恋爱有关的问题,都可用手机来解决。
总之,手机虽然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对中学生来讲害处远远大于益处。
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视频、聊天、上网、下载、发短信、玩游戏等,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已经使手机变成了一个微型网吧。
这本应该是成年人使用的交流娱乐工具,现在却在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手中大行其道,中学生滥用手机,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断送了他们的前程,这与家长们给子女佩带手机的初衷背道而驰。
我陈述了手机对中学生的侵害,至于家长们是否听得进去,就不得而知了。
收了儿子的手机,他哭的很伤心,怎么办?像这样的情况,不止题主一家,手机的问题当下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引发了很多的人情冷暖,演绎了很多家庭的悲欢离合。
面对孩子的手机问题,家长们到底怎么办?越控制越想玩,不控制就沉迷,很多家长束手无策。
举两个真实的案例(一个是我的学生,还有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希望能够让题主有所借鉴。
案例1.张某从小就比较聪明,也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中考后,他考入了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
进入高三上学期后,张某迷恋上网络游戏,父母管的严,自己没有手机,他借同学新买的苹果手机玩,没玩两天手机丢了。
父母知道情况后,狠狠的熊了他一顿,并替他赔偿了同学六千多块钱。
再也不好意思从同学那借手机了,张某暗暗发誓自己攒钱买。
他从每天的伙食费里面一点一点的挤,功夫不负有心人,挤了三个月,终于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晚上经常在宿舍偷偷摸摸玩通宵。
好景不长,终于被管宿舍的生活老师发现了,学校通知了家长。
张某的父母都是初中老师,上班的学校离张某就读的高中有三十多公里,为了张某,他们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
张某从此在父母的严密监视下,再也没有机会摸手机了。
张某还比较聪明,成绩上升很快,父母也很欣慰。
到了高三下学期后,为了更好的陪伴张某,他的父母实行轮班制,一个负责上半夜,一个负责下半夜,确保在家陪同不间断无死角。
父母的呕心沥血,终于把张某送进了某985大学。
看着张某上了985大学,父母悬了多年的心才放下。
然而一年半后,张某却被学校退学了。
原来在大学期间,他再次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多次挂科。
案例2:学生陈某,今年就读初三。
因为父母工作很忙,对陈某从小疏于管教,从小学起,陈某就是同学眼里的“学渣”。
进入初中后,陈某的母亲工作相对轻松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陈某,也注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
尤其在手机使用上,陈某母亲和陈某约法三章:每周只给周六下午尽情的玩。
另外还规定“三不玩”:期中期末考前半个月不给玩;本周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不给玩;学习退步不给玩。
母子俩严格按照这约定执行,陈某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绩蹭蹭蹭的往上窜,现在已经是班里的前几名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手机本身没有问题,手机不是孩子成长的万恶之源,有问题的只是我们家长的观念。
网络与游戏承载着孩子的童年和欢乐,一味的放任不行,当然完全禁止也不行,孩子不玩手机可以玩平板,不在家玩可以躲到网吧去玩。
堵不如疏,对孩子使用手机问题,我们家长要云淡风轻,勇敢面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