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一年级是什么出版

黄山一年级是什么出版,第1张

黄山一年级是什么出版 湖南卫视《一年级》黄山游学是什么时间

他们是10月1日国庆节去的

一年级的那篇课文,第一句是:安徽黄山…谁能帮我查下。徽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什么要改名为黄山呢?

我就是古徽州、今黄山人,我有话说。

徽州改名黄山,是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漠视!拥有近九百年历史的徽州,她的历史厚重,她的文化底蕴不是“黄山”两个字就能代表的。

黄山只是一座山而已,代表不了徽州的全部,但徽州能涵盖黄山的所有!徽州改黄山,是一种无言的伤痛。

她的背后是当时的当政者缺乏战略性目光,缺乏对徽州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推出黄山,做出的最短视的行为!虽然古徽州六县被一分为三,但这也不是改名“黄山”的借口。

杭州不改成西湖,那是因为杭州人知道西湖就只是一座湖,只是杭州的一块名片,涵盖不了杭州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经济不能本末倒置!徽州,古称新安、歙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歙县、黟县,此二县当时的范围很广,隶属古扬州鄣郡;汉武帝时改鄣郡为丹阳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在歙黟的基础上,分出休阳、黎阳、新定、始新,加上歙县、黟县,建立新都郡,隶属扬州。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马炎灭东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改休阳为海宁,仍隶属扬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郡为州,以州统县,新安郡一分为二,歙州诞生,基本奠定了徽州的地域范围;598年,改海宁为休宁。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40年,划休宁回玉乡设婺源县;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划黟县赤山镇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再次调整歙州规划,至此,歙州领六县: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一府六县”制的基础!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宋朝在平定歙州方腊起义后,宋徽宗希望江南能够祥和、安宁;他更希望歙州的百姓能学习隋唐时期的歙州英雄,汪氏第四十四世祖,唐越国公汪华保境安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壮举,遂改歙州为徽州。

至此,一个有明确内涵,一个有明确地域概念的历史地理文化名词,徽州诞生了。

徽,字义:美好、善良!《尔雅·释诂》中对“徽”的解释是:徽,善也。

可见,宋徽宗对徽州人民的厚望!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她创造了特有的土地制度,宗族文化,诞生了独有的历史名人。

她的教育、科技、理学、医学、朴学、戏曲、画派、篆刻、版画、工艺、刻书、文书、建筑、村落、民俗、方言、徽菜、宗教等文化,自成一派,成为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这样的徽州岂是一座山就能代表的吗?永远不能!【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1987年,时任的安徽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为了发展安徽的旅游事业,把“黄山”这块旅游招牌打出去,就在安徽省撤地改市期间,把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同时撤销屯溪市,改为屯溪区,于是就出现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这三个“黄山”。

本人一直认为徽州地区更名黄山市是不妥当的,我认为还是叫徽州市好。

黄山虽然名气很大,但比不上徽州有文化底蕴的丰厚。

我认为徽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大家看,历史悠久的徽杭古道、风味独特的徽菜饮食、底蕴十足的徽派建筑、精雕细琢的徽派木雕、新安医学、朱熹理学,还有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

值得一提的是徽商,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

他们经商致富以后,更加热衷于文化建设,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这一切无一不在“徽”的烙印中。

“徽州”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

黄山的风景确是好,但它只是在徽州里面一座秀丽的山,只是徽州的一部分。

而“黄山市”肯定涵盖不了整个徽州的地域文化,在广大来黄山旅游的人只知道黄山仅仅是一座山。

而当时更改黄山市的领导人却忽略了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徽文化。

现在国家很重视地名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越来越高,曾记否,2016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文艺版高级编辑李辉同志写的。

李辉同志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契机,重提“徽州复名”这个话题,就是想再次努力,恢复徽州市的地名。

李辉同志在该文中写道:“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对于‘徽州’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地名,却值得付出一定代价予以恢复。

安徽取名来自安庆和徽州,没有徽州,哪来‘安徽’?”李辉同志还说,他并不主张所有的地名都恢复,但是对于最重要的、最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地名能恢复还是要恢复。

“既然一个地名改错了,为什么没有勇气承认并且把它恢复过来呢?”本人深信,既然《人民日报》上,有人在呼吁,黄山市恢复徽州市的老地名一定会成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17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