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有感作文600字初三

读什么书有感作文600字初三,第1张

读什么书有感作文600字初三 怎样读好一本书作文

发现了一本目前感觉伟大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有一个一野心: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读者。

读书挺多年,自己是否真的知道如何读书呢?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包括:昏昏欲睡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棰问题,记忆问题,横向掌握问题等等。

“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但这并不是说他们阅读所有的书。

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在许多例子中,他们所阅读的书比我们在大学念的书还要少,但是他们读得很精。

因为他们精通自己所阅读的书,他们的程度就可以跟作者相匹敌。

他们有权被称作权威人士。

在这种状况下,很自然地,一个好学生通常会变成老师,而一位好的读者也会变成作者。

” 读书的好处时显而易见的。

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要想获得发展或在职位上获得提升,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要想获得高工资,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除 了在工作岗位上磨练以外,更需要读书,依靠读书在提高专业性、权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同时长期的阅读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气质、修炼秉性、提升魅力以及 塑造人格从而提高在职场里的影响力。

1、知识更新非常快,大学一毕业就已经有40%的知识过时,一年不读书80%过时,三年不读书99%过时。

这就要求我们不间断阅读,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都要阅读,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长期阅读,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职场的新鲜感。

2、读书要有选择性, 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

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很多时髦的书籍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阅读价值太小。

经验告 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一本好书抵上一百本烂 书。

3、路上、公交车上、地铁里、吃饭时、睡觉前甚至在厕所里都可以阅读。

阅读也不仅仅限于读书,看报纸、看杂志都可以,只不过那些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最好的阅读方式还是读书,书的知识比较系统而且有深度。

4、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

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

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

5、专业书籍是必须阅读的,可以提升专业性,可光光阅读专业书籍是不够的。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T字型人才。

竖杠代表专业性,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专业性越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价值就越大;横杠代表你知识的广度,如果两个人才专业性差不多,这时候就看谁具有更广的知识,因此多领域多个专业的阅读也能够增强职场竞争力。

6、读书要快,拿到一本书先要看目录,先熟悉一下目录,看看哪些章节是自己不明白的,就看不明白的章节,明白的章节就不用看了。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时间的浪费与提高阅读的效率。

7、读书要做读书笔记,每一本书读完以后都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总结。

看明白了与写出来是两码事,很多朋友不屑于写所以很快忘记。

只有写出来才能加深你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只有写出来,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8、书并不一定要买,可以借也可以与朋友互换。

书价越来越高,每个月都买几本书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借书是个很不错的阅读方式,可以向朋友借、可以向图书馆借,成本是非常低的。

9、读书要坚持下去,要形成一种习惯,要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要让读书成为像吃饭那样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动作,要有不读书浑身就不舒服甚至是半夜醒来找书读的境界。

10、读完一本书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了解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在交流中可以了解更加多元的见解甚至可以碰撞出火化产生新的认识。

周末找三五个朋友在茶馆、咖啡厅或者山上就某本书某个话题展开探讨那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根据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

除了主编《西方世界德经典》,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所作《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论述,读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一、基础阅读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认字——相当于一年级学生典型的学习经验(尽管相当多正常的孩子在某方面来说并非都很“典型,')。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孩子学会了我们称之为第二阶段的阅读技巧,或是一年级的阅读能力,或最初级的读写能力。

第三个阶段——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通常是(但非全面性,就算正常孩子也一样)在四年级结束时就学会的方法,这个阶段的成果可以称作是“四年级读写能力"(fourth grade literacy)或是“功能性读写能力"(functional literacy)也就是有能力很轻易地阅读交通号志,或图片说明,填写政府的有关简单表格等等。

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到这个时期,学生要从小学或初中毕业了。

这个阶段有时候称之为八年级、九年级或十年级的读写能力。

在某方面来说,这个孩子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他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了,但是却还不够老练。

简单来说,他的成熟度是可以上高中的课程了。

无论如何,他还不是 “成熟的”阅读者。

但他已经精通第一层次的阅读,如此而已。

他可以自己阅读,也准备好要学习更多的阅读技巧。

但是他还是不清楚要如何超越基础阅读,做更进一步的阅读。

一般来说,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都有一位老师在旁指导,回答问题,消除在这个阶段会出现的难题。

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他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

只有当他能自己阅读时,才能够自己开始学习。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阅读者。

二、阅读的第二个层次称为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进人阅读的层次。

检视阅读又分为两种情况: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和粗浅的阅读。

(一)所谓“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是指:在——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

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

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其次,让我们假设—常会有这样的状况—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的情况下,做 “略读”(skim)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pre-read)。

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

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

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当你浏览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仅只是对你目前有用而已。

这本书的价值不过如此而已。

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了,或是他到底写的是怎样的一本书。

因此,你花在略读这本书上的时间绝没有浪费。

对于这种阅读状态,作者的建议是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要很快地看过去。

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

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

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

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

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

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

你所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这本书的关键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许多人对广告文案的印象无非是些吹牛夸张的文字。

但这往往失之偏颇,尤其是一些论说性的作品更是如此,大致来说,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

这些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

这些努力不应该被忽视。

当然,如果宣传文案什么重点也没写到,只是在瞎吹牛,你也可以很容易看穿。

不过,这也有助于你对这本书多一点了解,或许这本书根本没什么重要的东西可谈—而这也正是他们宣传文案一无可取的原因。

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现在你都可能会先将这本书放在一边一阵子。

如果不是的话,现在你就准备好要真正地略读一本书了。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很多会有),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

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

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

虽然有时候作者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你不应该错过这个部分。

现在你已经很有系统地略读过一本书了。

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型态的检视阅读。

现在,在花了几分钟,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里,你对这本书已经了解很多了。

尤其,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你也应该比以前更清楚,在脑海中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附带一提的是,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

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

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中,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那几页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跟随着我们提议的步骤来做,就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你始终有一个可以依循作者思路的系统了。

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

随时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让一切状况清楚。

留意我们所提出的建议,会帮助你保持这样的态度。

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节省了更多时间,高兴自己掌握了更多重点,然后轻松地发现原来阅读是比想像中还更要简单的一件事。

我觉得这种类型的阅读就是发现一本书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书本提供的一切可以提供书本内容的信息来读书——目录,序,索引,书籍广告,以至于书本主体一些段落,和书本的结论,这样,书的基本轮廓,架构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在此,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些书评,让别人帮助自己来完成阅读和其咀嚼过程。

即使是略读,也坚持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可以抓住整条鱼,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鳞半爪。

(二)粗浅的阅读 只要找到对的方向,不论是多难读的书,只要原来就是想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那就不该有望之却步的理由。

对的方向?答案是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又有帮助的阅读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如果你容许自己被某个顽固的段落绑住了,你就是被打败了。

在大多数情况里,你一旦和它纠缠,就很难脱困而出。

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

在这里,我发现中国、美国的教育界都是一样的:碰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查资料,问老师,弄明白再说。

可是在这本怎样读书中却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述:如果时候不到就做这些事,却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

因为,这种折磨人的程序首先会剥夺阅读的快乐(有点像中学时学习鲁迅的作品)。

其次是,过多的纠缠于细节,那么就会错过一些清楚的大原则。

样你在任何层次的阅读都不可能很好。

在这个层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 阅读的速度:人们可以读得更快,但是对于书籍阅读来说,速度是根据需要而变化的——天龙八部里,王语嫣听到慕容复练习打狗棒法一味求快就特别着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2、 逗留与倒退:影响速度,浪费脑力 3、 理解问题: 4、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阅读时昏昏欲睡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很多人可以秉烛夜读,不应该简单的解释为他们非常人。

(估计苏秦张仪悬梁刺股式的学习并非是一个好习惯,而凿壁偷光才真正可以说是个主动的阅读者吧?)在阅读的时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获得利益—不论是心灵或精神上的成长—你就得保持清醒。

这也意味着在阅读时要尽可能地保持主动,同时还要做一番努力。

读书不是娱乐性,而是从中获得利益。

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 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

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

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我觉得这四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在理解作者的基础上,把自己和书籍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联系。

1)精力分配法70%的书,略读,翻翻目录挑重点读。

(做补充)20%的书,通读,抓中心,形成个体系架构。

7%的书,把书读薄,再读厚,做笔记。

3%的书,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2)系统读书法围绕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挑选1本~2本主读(7%或20%类),再挑选3~4本副读(20%或70%类)然后做思维图,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3)读书4步(鸟瞰法)1.读书前准备1.1 明确自己阅读动机(如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对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有我有哪些疑问,这本书占我总系统什么地位),选择合适的精力分配。

2.通览初翻一遍书2.1 这本书我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

2.2 每一章的重点问题和概要是什么,哪些需要重点看,哪些不需要看。

我要带着什么问题去看。

2.3 这本书脉络怎么样,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结构是什么样。

3.重点笔记(3块法)3.1 笔记A(脉络思维图)3.2 笔记B(重点和我需要的地方)3.3 笔记C(我的体会和分析)4.归类把这本书的信息放在总的知识结构中。

几个启示,1.不要被细节吓坏,90%的书知道个大概就好了。

剩下10%的书,80%的内容也是知道大概就好了。

2.知识爆炸社会,要想老鹰逮兔子,只取自己需要的知识,马上飞走,不要贪多贪杂。

3.知识不经过系统整理,就像没有编制过的稻草,一冲就散了,白读。

4.记笔记时可以记录章节、页数,避免笔记太细,影响复习。

5.阅读的几个重点1)带问题和目的去读,不迷失。

2)做好脉络整理3)和作者的反馈(读一章问自己,写的对不对,对在哪里,不对在哪里,对自己的问 题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值得向作者学习的地方,有没有自己以后要避免的错误)4)带入知识结构内6.增加阅读速度:中间指扫法。

7.对理解困难的地方,中心词逻辑法。

阅读需要:果断、勇敢、坚定。

(收起)

以书为题目的作文600字,初三自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19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