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校改革

为深化学校改革,第1张

为深化学校改革 怎样全面深化学校改革?根据十八大三中全会。什么是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者 是全面推高技的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有哪些困惑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强迫性教育,但我们面向的全体学生是由一个个有很大差异性的个体学生组成。

义务教育不仅仅是“合格教育”,也不能理解为“平均教育”。

理想的义务教育是全面性和差异性、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以人为本,实施班集体下的个性化教育,是现代义务教育应有的新理念。

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人成才,这才是教育本源意义上的真正公平。

因此,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也是总结和推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经验、呼应我省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

要实施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指导意见》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本次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总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本次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总体目标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这一目标是我省基础教育到达一定水准后,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是今后一段时间指导义务教育各项改革的重要指南。

第二,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

各地和学校要认真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

各地和中小学要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开发开设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的长处,为将来选择合适的高中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基础。

第三,改进课程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科目过多、专题教育过多,加上各种形式的“抢跑式”提前教育和过度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统筹课程实施,整合课程内容,让孩子有时间参加自主选择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根本上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

为此,义务教育课程要做到三个“加强”:加强各学段课程的相互衔接;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加强课内外各类课程资源的统筹利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在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强化两个领域:一是强化德育课程。

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

树立“大德育”理念,进一步梳理每个学段的德育目标,把品德课、少先队活动、团活动、各类专题教育等德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

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二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各学校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不仅综合实践活动内部的四大块内容可以整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可整合实施,三者的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统一安排,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尤其要保障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课程计划内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第四,设立课时底线,给学校更多的教学安排自主权。

新修订的2015年版《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给了学校更多的课时安排自主权,学校可根据实际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

但各学校课时安排不能突破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是不得增加周总课时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第二条底线是不得“挪用”品德、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

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增加课时安排灵活性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校的课程改革活力,为中小学走特色办学之路创造条件。

今后允许不同学校可以有自己特色的学期课程安排表,甚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现月课程表、周课程表。

第五,推进教学变革,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指导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的教学改革要求:一要改进课堂教学。

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对话的课堂文化,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要改革教学组织方式。

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创造条件广泛实施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初中阶段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

三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推广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要改进作业布置和批改。

严格控制日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推广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及时反馈批改结果,切实加强个别辅导。

这里特别要对初中的“分层走班教学”探索作进一步说明。

我们提倡“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试验的学校一定要端正教育思想,遵循“学生自愿、教师走教、动态分层”的原则,科学设计分层走班规则和教学方案,切忌以“分层走班”为名,简单地以文化课成绩分“快慢班”。

第六,深化评价改革,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松绑”。

教育评价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二是建立和实施九年一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是积极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四是严格控制区域性“统测”;五是规范校内考试评价。

上述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分类、比较功能的状况,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保障学校课程实施的自主权,创造有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环境氛围。

对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有什么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19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