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故事,第1张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简谱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什么长征被称为空前绝后的军事奇迹?

长征不只是一次深刻影响了我国历史进程的军事行动,事实上也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空前绝后的军事奇迹。

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是这样评价长征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沒有!每天天上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多年后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党史中是这样评价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这是对长征的国内评价,我们再来看国外的评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罗斯·特里尔是这样评价长征的:“长征曾是一场大退却,而且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命运还是前途未卜。

然而长征具有深远的影响——红军走过的路程相当于美国东西跨度的两倍。

毛泽东之于中国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

长征把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锻造成一种强有力的运动,并且众人对自己的事业深信不疑。

共产主义中国就诞生于长征的汗水、鲜血和冰雪之中,它激发了战士们对新社会的渴望,也培养了他们的使命感。

毛泽东曾是他那个时代的摩西”。

综合国内外对长征的各种评价主要公认长征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长征作为军事行动本身的军事意义;其二是长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长征是在艰难险恶的大环境下展开的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的军事迁移。

事实上红军长征之前整个中国革命的形势是出于低潮时期的:随着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失败实际上已使中央苏区陷于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之中。

这时不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认为共产党气数已尽,事实上包括一部分中共党内的人员也在这一时期因为意志不坚定而出现开小差、叛变投敌等现象。

长征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保存党和红军的实力、保留中国革命的火种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红军这次战略转移的艰辛程度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每天天上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上有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这样的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而红军要完成的是一项怎样的任务呢?长征涉及红一、红二、红四以及红二十五军总共二十多万人的部队,这些部队在分布地域上从南到西再到北几乎涉及大半个中国。

长征期间仅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这些干部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击溃了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长征期间红军一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总计约二万五千里。

像这种几十万有着共同理想和信仰的人在不到两年的短时间内冒着敌军天上的空袭和地上的围追堵截并克服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的军事转移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当罕见的——即使单纯只看红军长征的二万五千里路程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从这些数据上我们能对红军长征的艰辛有一个宏观上的大体感受,但还无法充分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艰难险阻。

红军长征最大的艰难险阻自然首先来自于敌人的围追堵截——这其中对红军造成损失最大的要数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湘江战役:在持续五昼夜的激战期间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在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上有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敌军围困的情况下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自身也在这场战斗中伤亡惨重: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34师在被敌人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d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湘江战役损失之惨重以致于湘江当地的人民群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吃湘江的鱼。

湘江战役之所以损失如此惨重除了敌军实力的强大之外还与党内王明、博古等人执行的错误军事路线有关。

这就涉及到红军长征面临的又一大困难——不只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内部还存在与错误的军事路线的斗争。

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之后才纠正了党内的错误军事路线。

从后来的历史进程来看:正是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我们在谈长征的艰难险阻之时也不要忘记长征的另一面——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他的《长征》一诗中所写的那样“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不能否认这的确反映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诗意情怀。

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除了是中国历史一位杰出的革命军之外还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学家,对此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罗斯·特里尔在他的《毛泽东传》中将毛泽东主席称之为马背上的诗人。

尽管红军长征的路上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有与党内错误路线的斗争,也有自然环境带来的艰难险阻,然而在这长途跋涉之中毛泽东主席却以一个大无畏革命家的气概始终对中国革命的未来抱有乐观态度。

20年后毛泽东主席自己是这么回忆长征岁月的:“在马背上有的是时间,可以找到字和韵脚,可以思索”。

诗词吧大自然和历史融合在一起使他更能感受到脚下土地的气息,也有助于他以开放乐观的心态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

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面临的不只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领略过中华大地的雄奇壮观。

事实上不只是毛主席本人,有相当一部分老红军战士们是将渡过金沙江后的一段路程视为具有诗意的旅程:大西南的雄伟壮丽景色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人文风情令红军战士们充满了新鲜感。

可以说这段路程使战士们在经历长时间的战斗过程后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身心。

然而革命毕竟不是请客吃饭,长征也不是自驾旅游:红军战士们的确曾以一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走过了一段充满诗意的旅程,但不要以为这就是长征的全部内容,事实上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是数不胜数的:自然环境有时恶劣、有时秀美,然而与敌人的战斗却是未曾停止过的。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被收录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飞夺泸定桥:泸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两端分别固定在峭壁上,巨大的铁链上由一块块的木板铺成桥面,而桥下就是湍急的大渡河。

泸定桥高出水面约61米左右,这要换成我们今天上去别说打仗,即使是站在桥上向下望一眼都够令人心跳加速的。

这里是通过大渡河的唯一通道,而桥对岸的国民党守军早已把位于红军一方的半数木板全部拆走,只留下几根光秃秃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铁链。

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双脚在24小时内走完了接近129公里的路程,最终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国民党守军面前。

由于木板已被拆走,所以战士们只能将sld和q捆在背上沿着铁链攀爬到敌军一侧才能展开战斗,而在攀爬到敌方一侧之前他们几乎是完全被动承受敌军的射击。

红军方面先派出22名战士沿着铁链先敌军一侧攀爬,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有不少人中d跌入湍急的河水中而牺牲,只有5名战士成功攀爬到敌军一侧展开战斗,然而就是这5名战士成功为后续部队打开了局面,随后越来越多的红军战士沿着这5名战士的路线攀爬到敌军一侧。

最终红军战士的精神意志力战胜了国民党守军的武器优势,也许是被红军的英雄主义气概震慑住了,以致于大约100名国民党守军就地报名参加了红军。

除了敌人带来的考验之外红军长征路上还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长征沿途的自然环境可并不都是充满诗意的友好状态,也相当一部分自然环境是相当恶劣的:过雪山时很多来自南方地区的战士难以适应高海拔气候条件下的严寒和高原反应。

如果我们今天去红军当年曾翻越过的夹金山仍有可能出现极为严重的高原反应——这是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就连当地藏族群众也将其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这也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在当时红军缺乏足够的医药和医疗设备的情况下严寒和高原反应是足以致命的,也正是在这些的环境下出现了像《丰碑》中所描写的那位军需部长的故事。

高原上气压极低,食物通常都煮不熟,战士们只能吃些半生不熟的东西,有时甚至只能以野菜、树皮等物充饥。

尽管这里属于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可当地一些不了解共产党政策的部落头人仍会给红军战士们制造不小的麻烦,最终红军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思想的指导得以正确处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并顺利通过了这一地区。

除了雪山之外毛尔儿盖的大草地也是很多红军战士的心头之痛: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稍有不慎就会被沼泽吞没。

草甸本来就极难行走,要是碰上下雨不仅增加了行路的难度,更有不少战士丧生在暴雨大水之中。

草地天气一日三变,巨大的温差使红军面临巨大的御寒难题。

在经历一系列艰难困苦后中央红军最终到达陕北时人数已不到一万人,但是留下来的都是精英。

在长征途中锻炼出来的一批指战员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长征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见证了一种新的社会理想是如何逐渐成为现实的——正如罗斯·特里尔所言“共产主义中国就诞生于长征的汗水、鲜血和冰雪之中,它激发了战士们对新社会的渴望,也培养了他们的使命感。

毛泽东曾是他那个时代的摩西”。

同时长征也纠正了党内一度存在过的盲目照搬苏俄经验的错误路线,使中国共产党开始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中。

在红军即将达到陕西的几天前毛泽东主席曾在六盘山上写下一首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苍龙是东方七宿的名称,在这首诗中指的是来自东方的侵华日军,而在之后的十年内抗击日本侵略是全中国压倒一切的任务。

恰恰正是长征为日后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长征的结束恰恰正是一段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

去年,《解放军报》约稿,让我写一篇关于长征的文章,很为难,差点拒绝。

为啥?关于长征的文章和专著实在太多,边边角角都被挖过了,实在很难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最后推不过,定的题目是:《毛泽东:如果长征的是国民党,一定会被消灭》,讲毛泽东对长征的历次评价(至少14次)。

长征胜利后的1936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大学作了一次非常著名的讲演,即《毛泽东军事文集》中那篇鼎鼎大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对学员们表示,现在红军是战略防御和战略退却,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晚轮到国民党军战略退却,并断言其“如果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

这个论断你信吗?反正我信。

你看后来国民党军之败,简直是雪崩式的。

他们完全可以学当年红军长征,但连学习的勇气都没有,连尝试都没有——即使学了,也会被消灭。

因为,红军长征是不可复制的。

其实,红军勇士们不是不怕远征难,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克服这种恐惧和困难,把困难踩在脚下。

这一点,国民党军真的不行。

有人把长征与历史上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相提并论,这恐怕有点机械唯物主义了。

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何况几次重大历史事件,怎么可能机械重复?黄巢妥协过,到广东时提出割据此地称王;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时也提出回陕北称王,只要求崇祯承认;洪秀全定都天京后沉迷于享乐,失去进取心,也妥协了。

最后,这三场农民起义都失败了。

只有长征胜利了,不仅保留了革命的火种,而且越烧越旺,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这个军事奇迹不敢说绝后,但确实空前。

长征之所以被称为军事奇迹,还在于它发生的时间。

历代农民运动,一般都发生在王朝末期或者至少走下坡路的时候,而红军长征的时候,南京政府才正式建立不到10年,正处于上升时期。

结果,以前的农民运动往往被末日王朝绞杀,但长征不仅让红军生存下来,而且形成了越挫越勇,愈折越强的长征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

红军长征之初,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取得胜利,甚至连最终目的地也不明确,而是不断调整。

实际上,长征是一次军事冒险,但它成功了,这样的冒险价值和意义就凸显了。

后来,解放军绝大多数能战敢战之师,几乎有都红军的血脉,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扬。

一句话,长征是一场苦难,更是一次辉煌。

没有经历过长征的洗礼,我军的发展和结果反而可能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27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