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爱树拾趣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
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亲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楚霸王自幼爱树。
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
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
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 ‘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
”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诸葛亮与桑树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
”他把自己栽种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
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董奉与杏林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
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
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
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医家。
隋炀帝与杨柳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白居易与花木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
他被贬任忠州刺史,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王安石与竹桃柳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对种竹、植桃、栽柳极感兴趣,赋有诗句:“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移柳当门何啻王,穿松作径适成三”。
可见他对树木的热爱程度。
朱元璋与柿树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
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
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核、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
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左宗棠与左公柳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二十六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
清人杨昌溪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远景。
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此后,他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了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除孙中山先生外,历代许多名人与植树有联系,传出了不少趣闻佳话。
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每打一次胜仗后,都要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有一个特别的条件:治好一个普通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症病人,种五株杏树。
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他自己也被人称为“董林杏仙”。
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她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
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
他驻军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
驻军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
与植树有关的名人故事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