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意义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编辑本段应用实例 小故事1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
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小故事2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 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分我的命啊!”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
因此,对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小故事3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把我当成你,我把你当成我,这样就换了位,再思考一下…… 一对夫妇坐车去游山,半途中下车。
听说后来车上其余的乘客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结果全部丧命。
女人说:咱们真幸运,下车下的及时。
男人说:不,是由于咱们的下车,车子停留,耽误了他们的行程。
不然,就不会在哪个时刻恰巧经过山崩的地点了……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小故事4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
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坚信自然中的法则。
“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
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
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
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小故事5 过去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更是苦不堪言。
他每天去田里劳动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树阴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
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
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农活做完了,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
”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
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
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吃。
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
我看到你们生活过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这则故事不仅表现农民的妻子聪明贤惠,还有一个换位思考的道理在里面。
换位思考,是自我学习的好方法。
也就是与人处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可防止主观片面;对人要求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态度;对自已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换位思考论点故事和名言求关于换位思考的论点?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