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写这首千古绝唱是在国共两党和谈的大背景下写出,那气势磅礴的诗句,表达了伟人的博大胸怀和英雄气概,词发表后,气得老蒋七窍生烟。
题目中的千古绝唱,说的太好了,《沁园春雪》注定是一首留名千古的诗,这种秒天秒地的句子,没有经历过是写不出来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1945年在重庆谈判时,发表了著名的《沁园春.雪》,可这首词并不是他当时的即兴之作。
那么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创作完成的呢?“他也喜欢抽烟,在烟的这个烟盒上写了,构思了就写了,随手就扔了。
”雄浑的大漠,壮美的高原,奔腾的黄河水,这是一个产生史诗的地方。
那些声名卓著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那些早已久远的历史仿佛可以触摸得到,在陕北,一种豪迈唤起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诗兴,他大笔一挥,书就了气吞山河的诗词《沁园春雪》。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以惊人的胆识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应诗人柳亚子的要求,毛泽东抄录了自己作的词《沁园春雪》相赠。
柳亚子看后大为感动,他即兴和了一首,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后,将词发表了。
正是这首《沁园春雪》,让国统区的人们领略到了毛泽东的文人风采和领袖气概。
1945年11月14日,发表在当时重庆的《新民报晚刊》上,所以当时一发表以后,整个当时的山城为之轰动。
据说,当时蒋介石看到这个报纸以后,震惊得报纸都掉到地下了,所以召集了一帮文人要写诗刊压倒毛泽东,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压倒毛泽东。
所以毛泽东写的这一首词当时在整个中国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
1945年轰动重庆、轰动全国的词《沁园春雪》不是当年作的,而是九年前的1936年,在这个叫袁家沟的地方写下的。
那时的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刚刚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正值抵达陕北后的第一个冬季。
红军在瓦窑堡开了个会,决定东征,把抗日的烈火烧到华北。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路东征到了黄河附近的榆林市清涧县,1936年2月5日,红军进驻了袁家沟。
2月7号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毛主席就当时住在这一孔窑洞里面,住在这块当时那一天可能下得雪很大,所以毛泽东工作了,大概2月6号工作了一个晚上,工作一个晚上,起来散步的时候看到漫天的大雪,毛泽东是湖南人,来到陕北以后看到这么大的大雪,所以他就散步上到那个山顶上,看到当时的整个北国风光,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看到整个黄河里边“顿失滔滔”,所以他诗兴大发。
毛泽东在袁家沟的这孔窑洞里住了十五天,他伏在火炕的小桌上创作了《沁园春雪》,那个原本普通的小炕桌,今天被当作文物保管在延安的博物馆。
窑洞里除了家具是新添的以外,其他都是当年的样子基本没有变。
当时的整个的形势对毛泽东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从他个人的整体,一个南方人来到北方,尤其是到一个冬天,可能从这个生理上也罢,生活上都很不适应。
就是在这么一种非常艰难,从革命上、从身心上、从生活上非常困难的局面,可是他住在这个土窑洞里边,而且尤其是看到这个北国风光以后,他有那么大的气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毛泽东是个坚定又乐观的人,他在陕北写了许多理论著作,也写了许多诗词。
写诗对毛泽东来说是个乐趣,由于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毛泽东有了创作冲动的时候,总是顺手逮着什么东西就写在上边,所以,有很多诗词都遗失了。
说起来,《沁园春雪》也是毛泽东的偶感而发,随意之作。
毛泽东的诗大部分是写于马上,很多都淹没了,很多诗他就是随手,他也喜欢抽烟,在烟的这个烟盒上写了,构思了就写了,随手就扔了。
很多人喜欢他的诗,就把他的这些诗拿到手,最后毛泽东回忆以后,把这些最后完成他的诗。
所以在这块地方,也就是毛主席是他最后指挥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块地方,也是他诗兴大发的一块地方。
毛泽东在榆林的8个县36个村子留下了足迹。
1935年毛泽东进入陕北,1948年他又从陕北东渡黄河走向全中国,在陕北的十三年当中,毛泽东和他带领的队伍,励精图治,诠释着诗词《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一般人眼里,陕北只是一块穷山恶水,大部分地区就是这么丘陵沟壑,可是在毛主席来说,这块地方是一块宝地。
因为他来到这块地方,当时正是处于中国革命最低潮的时期,就是这块地方的最普通的劳动群众养育了他,而且毛主席基本上在十三年时间,他的脚步踏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山山水水。
所以他对这一块土地抱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所以毛主席最后深富感情地说:陕北是块好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