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原则,第1张

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原则是什么?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权人员如何组成,是政权建设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它既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直接关系到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和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不同,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

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华中根据地实行"三三制"以后,原地方精英与新四军和抗日政权出现了少见的融洽气氛,特别是一些被选进或者聘任为参议员和区代表的乡绅,表现出空前的抗日热情。

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

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三三制”原则是什么?,什么内容?什么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390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