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烛之武临危受命看爱国主义 烛之武在郑王坦诚道歉后,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慷慨赴死。
郑国之安危,亦个人之荣辱也。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时代的号角,激励着仁人志士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
从屈原、杜甫、陆游到龚自珍、林觉民、方志敏,历史的天空浮现着多少鲜活的面容,回荡着多少壮丽的诗篇。
在今天,爱国主义回归到平民立场,就是每位公民要满腔热情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添砖加瓦。
2、从烛之武说服秦王看外交家风采 烛之武面见秦王时,镇定自若,慷慨陈辞,丝丝入扣,无懈可击,让秦王听后心悦诚服,立即下令撤军并派重兵驻守郑国以防晋。
一身孤胆闯虎穴,三寸巧舌退强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外交家的独特风采。
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看到,诸葛亮前往江东促成孙刘联盟时,舌战群儒,谈笑风生;顾维均在巴黎和会签字协议上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周恩来在重庆和南京国民政府要人周旋时有理有节,刚柔相济。
外交家的风采,神奇迷人,彪炳史册。
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烛之武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语文老师把这篇课文强调的如此重要?烛之武,虽然对现代中国人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可在历史上,他的地位却并不高。
所谓“烛之武”,意思是“烛地(今河南新郑西南)名叫武的人”,他的真实姓氏却没能流传下来。
身为郑国大夫却只留名而不知姓氏,烛之武在郑国有多么不受重视,可想而知。
然而,长期默默无闻的烛之武,却在郑国遭遇危机时突然出名了。
公元前630年,因为在城濮之战中郑国加入了楚国阵营,晋文公联合秦国前往伐郑。
这次伐郑,晋文公是老账新账一起算了——当年晋文公流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这次也是要对他进行报复。
秦穆公时,秦国国力正处鼎盛;晋文公虽然刚回国数年,但晋国“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已积累了十来年,再加上城濮晋国战胜楚国成功称霸,当前也是如日中天之时。
两大强国携手前来围攻,已堕落成东周二流的郑国肯定无法与之相抗衡。
对郑国更加不利的是,因为郑文公当年得罪晋文公太深,现在就是想主动求和,晋文公也不会轻易答应。
生死存亡之时,究竟该怎么办?这时,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一个人:“国家危险了,如果能让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秦师必定会退!”佚之狐,意思就是“佚地名叫狐的人”。
与烛之武一样,他也是位没有留下姓氏的郑国大夫。
可从这句话得知,早在烛之武走上历史舞台之前,佚之狐就已规划好了化解这次危机的思路了:先分化秦、晋同盟,劝退秦师,再单独来应对晋国。
一位同样不受重视的大夫,在关键时刻能给出有效解决办法,可见郑国从来就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任用人才的机制。
可佚之狐要能得到完美实施,首先就得劝退秦师。
谁才能胜任这一艰巨任务呢?佚之狐所信任的人,正是烛之武。
佚之狐、烛之武,都是郑国大夫,却长期都被边缘化了。
如今危机来临之时,郑国却只能依靠两个边缘化人物来解决危机,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面对大国围城,郑文公这时也不敢再托大,赶忙派人召来了烛之武。
由于长期不受重用,烛之武也有些心灰意冷,拒绝道:“下臣壮年时,都不如他人,如今老了,恐怕就更难有作为了!”烛之武称“老”,那么他的年龄约在五、六十岁;这年是郑文公执政四十三年,也就是说烛之武壮年时正是他在执政。
听了烛之武这番颇带怨气的话,郑文公倒也没有责怪,安抚道:“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时刻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可如果郑国灭亡,对您也有不利啊!”亡国奴的下场,虞公与百里奚就是榜样,烛之武当然不想落到这种地步。
因此,烛之武很快就答应出山了。
从两人这番话可知,郑文公并不是不知道烛之武。
烛之武年轻时,肯定颇有贤名,却很有些傲气。
可能正是因为烛之武的这股傲气,郑文公才从未重用过他。
可当前局势下,不用那些有真才实学之辈实在是无法化解危机了,郑文公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不过,虽然烛之武答应出山,但能否说服秦穆公还是个未知数。
自从晋文公被秦穆公送回国以来,秦、晋两国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公元前635年,为报答秦穆公,晋人协助秦国征服了鄀国,帮秦国占领了武关道在南阳盆地的出口;公元前632年,秦国加入晋国一方,在城濮之战中帮晋人战胜了楚国。
在秦、晋两国正处在联合双赢的蜜月期时,郑人凭借什么来离间他们?不管如何,如今郑国的命运就系于烛之武一人身上了。
当晚,郑人趁夜色偷偷将烛之武放下城墙,把他送到了秦国大营……。
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显得极为坦率,开口就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人知道迟早必将亡国。
如果郑国灭亡有益于秦国,那么就有劳君王属下将士了!然而,跨国去占领边鄙之地,君王您也知道有多困难,怎么还会灭郑国以伴邻国?邻国厚实了,君王您的国家可就单薄了!”从秦国到郑国,其间不但隔有晋国,还隔着周王畿。
即便秦、晋两国商议好,在灭郑之后共分其地,郑国土地也无法与秦国相连。
因此,秦人想占有郑国土地,原本就困难重重。
反倒是晋国,因为拥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大量土地,前几年刚刚与郑国成为邻国。
一旦灭亡了郑国,晋人可以轻松地来往于郑地。
如此而言,灭亡郑国对谁有利,不就显而易见了吗?烛之武提及这点,是提醒秦穆公认清这一现实。
然而,要让秦穆公放弃灭郑,就得先给他许诺一些好处。
因此,烛之武接着提出了有利于秦国的另一选项:“如能放过郑国,作为秦国在东道接待的主人,那么在秦国使者往来经过时,遇到资粮不济时郑人就可供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害!”如果郑国不灭,郑人就承诺向秦国进贡,对秦穆公来说这是一项无风险的收益。
不过,此时秦、晋正处蜜月期,秦穆公或许还不相信晋文公会独吞灭郑之利。
为彻底说服秦穆公,烛之武寄出了杀手锏:“君王您曾经给晋国许多恩惠,晋人也许诺将焦(今河南三门峡西郊)、瑕(今河南灵宝西北)给您作为报答;可晋人早上刚渡河,晚上就在这两地修筑城墙来防范秦国了!晋人哪有满足的时候?既然他们向东夺得了郑地,将来必然会向西扩张;如此一来,不攻打秦国,将从何处取地?请君王您仔细地考虑一下吧!”这番话道出了秦、晋是一对天然战略对手的现实——无论秦穆公对晋人再怎么好,两国都在战略利益上存在必然的冲突:秦要想东扩,就必然要过晋;晋国当前的扩张空间,不是向西就是向北,秦国终将成为晋人未来的目标。
况且晋人向来崇尚权变——晋惠公当年答应送秦焦、瑕之地,一回国就反悔——这就是前车之鉴。
当战略利益出现冲突之时,晋文公会不会是另一个晋惠公?在烛之武的循循诱导之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彻底突破,当场答应撤军。
不但如此,为防止晋军继续攻城,秦穆公还留下一支军队来协助郑人防守!郑国虽已堕落,但毕竟实力犹存。
单凭晋国想攻破郑国都城,实力仍显远远不够。
因此,在秦穆公撤军之后,晋文公也不得不主动撤军了。
趁着晋人泄气之际,郑人又赶紧主动向晋文公示好,迎回公子兰来作太子,顺便向他求和。
公子兰是郑文公之子,早年间被郑文公赶走而逃到了晋国,深得晋文公喜爱。
现在郑人将公子兰迎回来做太子,也就意味着郑人从此投向了晋国阵营——晋文公还能不顺势走下台阶?所以,秦军撤退后,实力不济的晋文公也被迫答应了郑人求和。
从整个过程可见,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师是化解郑国这次危机的关键一步;如果秦穆公不退师,郑国即便想求和,势必将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甚至还有可能灭国。
烛之武的厉害之处在于,面对处在蜜月期的秦、晋二国,他能深入地分析利害得失,诱导秦穆公意识到灭亡郑国对秦国不利,最终成功地分化了秦、晋同盟。
要做到这点,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以及深入地去了解秦、晋二国隐含的矛盾与利益冲突。
可烛之武虽然厉害,规划了危机整体解决方案的佚之狐就更加值得称道。
虽然不是卿士,佚之狐能提出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还举荐了解决危机的合适人选,这充分证明他有相国之才。
遗憾的是,无论这次危机前还是危机解决后,都不见郑人再重用这两人。
郑国走向衰落岂非必然?有人才而不用,郑国怎么能在动荡不安的东周走得更远?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作为课文选入了高一教材之中。
这篇文章很短,文章中的烛之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不出名的人。
他甚至连姓都没有,“烛之武”这个名字的意思,只是说他是“烛”这个地方的一个叫“武”的人。
至于他姓氏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而且,他当的官也不大,在年迈的时候,才当到了一个小小的养马官。
可是这样一个人,却被选入高中教材之中。
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会选入教材之中,当我们在学烛之武的时候,究竟应该学他什么呢?这是因为,烛之武虽然是一个年迈的小小的养马官,但是他干了一个大事。
他干的这件大事就是,当秦国和晋国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围殴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时候,烛之武一番话,就让秦国和楚国退兵了。
(网络配图)那么,烛之武究竟有什么本事,会让秦国和晋国退兵呢?先说秦国。
秦国当时是秦穆公时期。
那时候秦国实际上还并不是很强大,在爵位上,秦国国君还是伯爵。
不过,秦穆公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也是渴望争霸的。
所以,当晋国联合他,让他加入攻打郑国的战争的时候,尽管郑国隔得很远,在晋国的东南方。
也就是说,秦国和晋国还隔了一个晋国,以及一个周天子,但是秦国依然欣然加入进去了。
加入进去,就是要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为自己争霸做准备。
那么烛之武是怎么说服秦国的呢?烛之武从利益出发,帮助秦国考虑了问题。
烛之武首先讲到了,打下郑国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坏处。
理由是郑国与秦国不接壤,只与晋国接壤。
一旦灭亡了郑国,那么获利的只可能是晋国。
而且晋国如果因为获得郑国的土地变强,秦国就只可能变弱了。
同时,烛之武又给秦国讲了不打的好处。
如果不打,那么郑国将和秦国修好关系。
只要把关系修好了,这样郑国将作为盟友,处在晋国的东南方,从两边威胁晋国。
这个话,对秦国当然是很大的利好。
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在国际上闹出声响,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秦国当然要退兵了。
(网络配图)不过,奇怪的是,秦国退兵后,晋国也退兵了。
晋国为什么会退兵呢?难道是他们觉得独自和郑国,打不赢郑国吗?当然不是的。
晋国当初之所以要打郑国,按照一般的说法有两点:一是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郑国的时候,郑国对重耳很不友好,得罪了重耳;二是当年晋国和楚国发生争霸大战的时候,郑国加入到了楚国的阵营。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晋国的真实目的,尤其不是晋文公的真实目的。
晋文公的真实目的,就是要争霸。
晋文公应该怎样争霸呢?当年齐桓公争霸的时候,曾带着中原联军前往攻打教训楚国。
晋国坚持和楚国作战,当然就是一种争霸的表现,也是一种“正义”的表现。
但是迫于楚国的压迫,当时楚国周边的一些小国,都不得不加入楚国的行列,其中就包括郑国。
晋国打郑国,当然不是要灭掉郑国,就是要教训他。
让国际社会看出,只要加入到楚国的阵营,就应该挨打,这就是一个态度。
(网络配图)现在秦国不打了,晋国也退兵。
有人问晋文公为什么要退兵?晋文公的回答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就是说,如果没有秦国就没有我。
秦国不打了我还打,就是不仁的表现。
如果因为打仗,失去了秦国这个盟国,是不智的表现。
郑国已经乱成一团了,再去打他们,是不武的表现。
大家看看,在这里,晋文公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仁义的正义的感恩的宽厚的”人。
可以说,晋文公确实很高明。
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占了便宜。
但是由于晋文公把自己打扮成了“仁义之师”的形象,因此他也并不吃亏。
在国际上有了更好的形象,让他称霸更容易了。
那么,作为高中教材,烛之武教给了我们什么呢?我认为这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要做好足够准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烛之武如果平常没有表现出会说话的才干,也没人把他推荐给郑国国君。
那么,他也永远不会有用武之地。
这说明烛之武平常就是在做准备的,哪怕年迈了也不迟。
二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虽然烛之武只是个小官又年迈了,虽然由于郑国被晋国围困,烛之武是被人用绳子从城墙上放出城去的,非常危险。
但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有很好的担当精神。
三是烛之武说话有相当的技巧,懂得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别人容易接受。
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的。
(参考资料:《左传》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